方彝,求西周青銅器矢令方彝 釋文

1,求西周青銅器矢令方彝 釋文

西周青銅盠方彝西周時(shí)期盛酒器,陜西省 眉縣出土。 盠方彝為長方形、圈足、頂式器蓋,象鼻 雙耳,內(nèi)鑄銘文106字。彝身鑄滿文飾, 以夔龍紋為主題文飾,對(duì)稱裝飾,中間有 圓形渦紋,器身角面以三層文飾裝飾,上 下兩層為夔龍紋兩個(gè)一組裝飾,中間層與 蓋主紋相同。蓋為四坡頂,鑄有扉棱為脊 。整器莊重規(guī)范、工藝精湛。 彝是青銅禮器的一種統(tǒng)稱,金文中通常有 “作寶尊彝”的字樣。彝又是一種青銅酒器 的專名,盠方彝是根據(jù)其銘文和形體而定 名的。西周時(shí)期青銅器銘文西周社會(huì)政治 、經(jīng)濟(jì)、軍事、書法的重要實(shí)物資料。青 銅器銘文習(xí)稱

求西周青銅器矢令方彝 釋文

2,彝讀什么

彝 yí
彝族
彝 [本字]彝 [簡體筆畫]18 [部首]彑 [繁體]彜 [繁體筆畫]18 [五行]土 彝 (1) 彜 yí (2) (形聲。從糸(mì),攻(gǒng)持米,彑(jì)聲。為雙手捧絲、米奉獻(xiàn)神靈。據(jù)甲骨文,象雙手捧雞奉獻(xiàn)之意。本義:古代祭祀時(shí)常用的禮器的總稱) (3) 同本義 [sacrificial vessels]
彝 [本字]彝 [簡體筆畫]18 [部首]彑 [繁體]彜 [繁體筆畫]18 [五行]土 彝 (1) 彜 yí (2) (形聲。從糸(mì),攻(gǒng)持米,彑(jì)聲。為雙手捧絲、米奉獻(xiàn)神靈。據(jù)甲骨文,象雙手捧雞奉獻(xiàn)之意。本義:古代祭祀時(shí)常用的禮器的總稱) (3) 同本義 [sacrificial vessels] 官司彝器。――《左傳》 (4)大型盛酒器,并作為禮器以其顯赫的地位和精美的造型著稱,為酒器中所謂的“廟堂之器”。與鼎合稱“鼎彝”,泛指青銅禮器。 方彝是宋人以這類器形體作方形而確定的稱謂,至今沿用。有個(gè)別為長體有肩式,似二方彝合并,稱之為偶方彝。此酒器流行于商周之際,形制多是高四方體,四面坡屋頂形的蓋,有鈕。多直腹,也有鼓腹。 又如:彝俎(泛指禮器);彝鼎(泛指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等禮器);彝斝(泛指古代祭祀用的酒器);彝簋(泛指古代祭祀所用的禮器) “彝”既為大共名,又為盛郁鬯以裸祭之器的總稱,亦可曰小共名;為宗廟之常器,屬禮器之地位較高者;基本形制是:有流,有鋬,或有可把握之提梁,四足或圈足,并常以“畫布巾冪之”(《周禮·天官·冪人》);《周禮·春官·司尊彝》等所謂“六彝”分別是:1、雞彝,即今所謂盉(封頂);2、鳥彝,即今所謂爵,由雞彝分化而來,乃裸器而非飲器;3、斝彝,即今所謂斝。盛鬯或溫鬯之用;4、黃彝,即今所謂觥或觵,俗曰“黃目”;5、虎彝,今所謂觥中作虎首而四足者;6、蜼彝,即今所謂鐎類器。彝類之排序亦大致是由小而大,小而尊,大而卑。 (5) 常規(guī) [cardinal principle]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詩·大雅》 (6) 彝族,中國少數(shù)民族 [the Yi nationality] 彝 yí (1) 常 [ordinary]。如:彝序(亦作“彝敘”。常道);彝典(常典);彝制(常制);彝命(常命。指祖宗遺訓(xùn));彝法(常法,定法);彝軌(常軌);彝章(常典;舊典);彝教(常教);彝理(常理;正道) (2) 不變的,固定的 [permanent]。如:彝監(jiān)(永恒不變之龜監(jiān));彝議(不變之論);彝準(zhǔn)(固定的制度);彝教(永久不變的教化);彝言(指永久傳世之言);彝化(永久的教化) (3) 經(jīng)常 [day-go-day] 皇極之敷言,足彝是訓(xùn)。――《書·洪范》 (4) 又如:彝化(經(jīng)常的教化);彝則(經(jīng)常的制度,準(zhǔn)則);彝酒(謂經(jīng)常飲酒) 彝劇 yíjù 彝族 yízú [Yi nationality] 我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貴州和廣西等地 彝 yí ㄧˊ (1) 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廟常用的祭器:~器?!?。~尊。 (2) 常理,法理:~訓(xùn)(指長輩對(duì)后輩的日常訓(xùn)誨)?!珎悺!??!?。 (3) 中國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于四川省、云南省和貴川?。骸?。~人。 鄭碼:ZMZE,U:5F5D,GBK:D2CD 筆畫數(shù):18,部首:彑,筆順編號(hào):551431234554234132

彝讀什么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