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怎么加尾酒,酒頭酒尾怎么處理

低度白酒泛指白酒中酒度較低的酒類,一般指40度以下的白酒,40度以上則稱高度白酒。頭酒、中酒、尾酒,頭酒和尾酒我們都是處理掉的,留下中間段的酒,低度白酒生產中的勾兌工作比高度酒勾兌難度要大一些,一些名優(yōu)低度白酒要經過數次勾調,要保持低度白酒低而不淡、綿柔、后味凈甜。

1、自釀高度白酒要調出中低度白酒怎么調?

1、自釀高度白酒要調出中低度白酒怎么調?

低度酒和高度酒的分界點是40度,多喝傷身,少喝有益我國白酒的成分,除水以外乙醇是白酒中含量最多的成分。白酒中乙醇含量決定酒度的高低,低度白酒泛指白酒中酒度較低的酒類,一般指40度以下的白酒,40度以上則稱高度白酒。無論是高度白酒或低度白酒,在生產過程中釀制出來的原酒,質量與酒度是參差不齊的,要在淌清真按其質量分段分等入庫貯存一段時間后,再加水(在釀酒工藝中稱“加漿”)降度至標準要求的酒度,

然后再經過一系列的工藝處理,最后才能生產出醇香味美的成品酒。無論是高度白酒或低度白酒,只要是正式廠家生產的正統(tǒng)產品,其質量標準的要求都是相同的,理化指標要求達到國家衛(wèi)生標準,包括甲醇、雜醇油、鉛等含量都有嚴格要求,必須達到“國際”。我國白酒的特點就是甘洌芳香,酒度較高,一旦降度,就會出現以下問題:和原酒的風味、風格有明顯變化,二是降度后出現渾濁(白濁)乃至沉淀,三是口味不協調、易出現水味。

因此,低度白酒的生產要求保持原酒風格,又不能出現渾濁現象,要保證低度白酒“低而不淡”、“低而不雜”、“低而不濁”的質量,并具有典型性,在各酒廠生產低度白酒中采取的措施雖不盡相同,但其過程基本是一致的。低度白酒一般要經過選擇酒基、加水降度、處理渾濁、調香調味、靜置貯存等一系列工藝才能生產出優(yōu)質的低度白酒,

低度白酒生產中的勾兌工作比高度酒勾兌難度要大一些,一些名優(yōu)低度白酒要經過數次勾調,要保持低度白酒低而不淡、綿柔、后味凈甜。而處理降度后的渾濁,其手段多種多樣,但要把出現渾濁的物質適當除去,又不至于使其它香味物質也被同時除去,難度也很大,目前國內處理方式很多,總的概括起來有吸附法、冷凍法和蒸餾法等。

當然,低度白酒“酒度”要合適,有些人士主張最好在32度-38度-40度范圍之內,也有些人主張搞一些“中度”酒,酒度在42度-48度之間,如此所述,酒中微量芳香成分含量不足1%,人的嗅覺和味覺有一定的感覺程度,若酒度過低,酒中微量芳香成分太少,嗅覺和味覺難以辨別其味道,也就說不上什么風格和酒型了,所以為了保持白酒特有香氣和口味,酒度降低要恰到好處,不宜無限降度。

2、酒頭酒尾怎么處理?

在解釋酒頭酒尾怎么處理這個問題之前先了解一下為什么要將處理他們:一般我們將酒分為三段:頭酒、中酒、尾酒,頭酒和尾酒我們都是處理掉的,留下中間段的酒,酒的味道,通常是酒頭香,暴辣味大;酒身比較協調;酒尾甜,但邪雜味大,所以蒸酒時要掐頭去尾。掐頭就是按酒頭單獨接出來,酒頭含有甲醇、雜醇油、低級脂肪酸,醛等含量較多,有一定的香氣,但雜味大、暴燥味大,甲醇對視覺有傷害,須要單獨接出來存放,

掐頭的比例為0.5-1%,即每蒸100斤糧食掐掉0.5斤-1斤的酒頭。去尾即接完酒身后,低于一定度數的酒不要了,尾酒中含有高沸點物質,酒味雜、苦澀、酒體渾濁,不同的地方,喝酒的度數不同,對酒尾的定義不同,比如喝高度酒的地方,接至桶中綜合酒度為50度時,其余酒即單獨接出來了,其實酒頭和酒尾的處理也很簡單:1、可以直接用做勾調。

3、白酒如何降度數?

燒酒作坊與燒瓷器一樣,要有一個把頭,燒窯的叫做“把莊師傅”,不得了的人物!每當出酒的時候,“酒把頭”要坐著小矮腳板凳面對燒鍋冷凝器上的出酒龍頭,右手拿著一只帶把的瓷茶杯,時不時的接上一杯酒,僅憑著觀察酒花的大小及持續(xù)時間的變化就可以判斷酒的度數,不必入口品嘗這個關鍵崗位一般的都是自己人,因為直接關系到本酒坊的產品質量和名聲一鍋燒酒要“掐頭去尾”酒頭度數可達70多度但是口感并不好,酒尾也是味道不正了,且有害物質較多,所以都回收起來拌到酒糟里面重新入池發(fā)酵去了,同樣的配方工藝蒸出來的白酒質量是不一樣的,這在民間燒酒坊來說還有一個季節(jié)的溫度控制問題,一般來說春末夏初的時候燒出來的白酒要好一些在酒鍋上經過掐頭去尾接出來的度數由高到低的白酒,在出廠前需要進行酒度、口感等方面的勾兌,只有這樣才能適口。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