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第一次喝了半斤白酒以后,一發(fā)不可收拾,啤的,紅的越來越能喝[捂臉][捂臉][捂臉]不過相比較而言還是喜歡白酒,一點一點的品特別香,個人喜歡口感比較柔的白酒,喝了不上頭,越品越有味道。喝什么酒與文化的傳承沒有直接的影響,酒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
1、白酒文化是一種什么文化?
酒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歷代詩人都和酒有不解之緣,白酒從醞釀到制作過程都是文化。發(fā)酵用的大米、糯米、玉米等糧食的比例,還有用特有的泉水,釀出的原漿又是如何勾兌出來的白酒,有的酒的釀造過程甚至可以申報非遺文化。賣酒的策劃推銷也要注入文化內(nèi)涵,起的名字和品牌酒的品牌故事典故,多了去的文化內(nèi)容,
酒的飲用更是有文化講究,勸酒令,勸酒詩,頌酒文,祝酒歌,都是文化人絞盡腦汁寫出來的文化作品,有的廣為流傳,有的甚至流傳千古成為經(jīng)典文化作品!唐代詩人很多都在酒杯里找到創(chuàng)作靈感,寫出聞名于世的佳作。有酒仙之稱的李白和杜甫就是無酒不歡的愛酒人士,李白斗酒詩百篇。據(jù)統(tǒng)計,李白和杜甫的詩中提到酒的比例各占17%和20%,
2、有些年輕人更愿意喝紅酒,中國的白酒文化是否會沒落?你如何看待?
謝謝邀請。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關(guān)于酒的典故、千古佳句數(shù)不勝數(shù),酒作為一種文化傳承,有著深遠而廣泛的受眾,也有著堅實的情感基礎(chǔ)。酒文化并不特指中國的傳統(tǒng)白酒,也指米酒、果酒、黃酒等各種酒類,所以,喝什么酒與文化的傳承沒有直接的影響?!氨漆尡鴻?quán)”,“煮酒論英雄”,“李白斗酒詩百篇”,“牧童遙指杏花村”,“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與酒有關(guān)的典故,名句數(shù)不勝數(shù),
武松打虎,井陽崗上豪飲十八碗,其實古代的酒就是類似于米酒非蒸餾類的,類似果汁的低度酒。三國時期,酒作為一種飲品,一種禮儀,一種生活方式存在,酒在古代算得上奢侈品,是達官貴人,豪門貴族的一種待人接物的生活禮儀,酒文化作為中國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有著深刻的含義。古代,出征時要喝壯行酒,凱旋歸來時要喝慶功酒,慶典有慶典酒,過生日有祝壽酒,
現(xiàn)代人更延伸、豐富了酒局的內(nèi)容,髙興時,三五好友小聚,叫借酒祝興。失落時,叫借酒消愁,沒什么事時,喝酒叫打發(fā)時間。但無論怎樣,酒作為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方式,已經(jīng)深入到中華文化之中,喝酒只是一種情感表達方式,重要的不在喝什么酒,而在于喝酒的狀態(tài)和氛圍,因此,紅酒的受眾群體越來越多不會影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
3、中華酒文化趣談,古人如何喝酒?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這是李白著名詩篇《將進酒》的選段,可見酒文化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源遠流長。壹·酒起源的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神仙造酒,就是說酒不是凡間之物,是上天賜予的。神仙在造酒的過程中,酒不能發(fā)酵,需要有三種人的血經(jīng)過七七四十九天,才能釀出來,
神仙先找到一個文人索要了一滴血,隨后又問一個武將要了一滴血。神仙就在想,天地之間文人武將都是人中龍鳳,上哪去找第三滴血去,找呀找等到第49天還沒找到,神仙情急之下,看到一個凡人,拉著往窖子里滴了一滴血,哪知道這人是個瘋子。酒好歹釀出來,但是此后凡人喝了酒以后,剛開始溫文爾雅,再喝一會開始捋起胳膊,喝到最后的時候就耍酒瘋。
第二種說法是原始社會,一個叫夷狄的人物造的酒,但是也沒有具體的考證,第三種說法是杜康造酒。曹操說“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第三種說法是最有歷史典籍依據(jù)的酒文化起源。貳·酒的趣聞·三碗不過崗古人喝的酒都是純糧食釀造的,度數(shù)比較低,叫做米酒,跟現(xiàn)在的啤酒差不多,也就有個十度八度。酒的趣聞最為大家了解的是武松打虎,三碗不過崗,
話說陽谷縣有個壯士叫武松,此人天生豪爽、力氣驚人,而且酒量特別好。有一次武松回家探親,路過一家酒鋪,酒癮上來了,一看門口掛著一個橫幅“三碗不過崗”,武松心想:呵,店家好的口氣,不管三七二十一,小二勸解不成只好上酒,咕嘟咕嘟,連著喝下十八碗,差不多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喝了十八瓶啤酒。拿上行李繼續(xù)趕路,小二說“客觀千萬不可,山上有大蟲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