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比你問茅臺和拉菲哪個好喝一樣。它大概是20世紀中期崛起的,這時馬爹利和軒尼詩已經雄霸干邑鎮(zhèn)近兩個世紀了,說起五糧液和茅臺的區(qū)別,那是一串長篇大論,先說人頭馬吧;人頭馬的崛起遠比馬爹利和軒尼詩晚,人頭馬,軒尼詩,馬爹利,這幾個干邑大品牌如今在國內已經臉譜化了。
1、馬爹利和瑪麗雪萊哪個好喝?
提這樣的問題好無厘頭。馬爹利(Martell)是產自法國干邑地區(qū)的白蘭地酒,屬于烈酒(蒸餾酒),瑪麗雪萊(MaryShelley)是產自匈牙利托卡伊的貴腐酒,屬于甜型葡萄酒,二者不是一個品類,咋比呢?就好比你問茅臺和拉菲哪個好喝一樣,愛喝度數高的烈酒肯定是覺得馬爹利好喝,愛喝甜酒的人自然覺得瑪麗雪萊好喝。
2、飛天茅臺和馬爹利藍帶大家怎么選?
這個問題有點尷尬,明明是兩種酒,而且說實話,國內特別是內陸省份很少喝干邑白蘭地,國內白酒如茅臺五糧液等喝的比較多,而沿海地區(qū)如廣東福建,受到港臺地區(qū)的飲食習慣影響,更加青睞干邑白蘭地,從宴席就看的出(我是粵東海陸豐地區(qū)的,從小吃喜酒除了干邑白蘭地就沒看過用其他的酒),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喝酒這東西還是因當地習俗因人飲食習慣而異,不存在怎么選,茅臺飛天個人品鑒還好,私企個人宴請用酒除了某企還真用不起[捂臉],
3、五糧液和茅臺,哪種好喝?口感有什么區(qū)別?
同為名酒,號稱“國酒”的茅臺和號稱“世界名酒”的五糧液一直是酒友們比較的對象。誰更好喝、誰更有名、誰更有逼格等問題一直以來都爭論不休,其實說起五糧液和茅臺的區(qū)別,那是一串長篇大論。可以說,除了同為白酒,兩者間幾乎沒有共同點,此文就從各方面進行對比,說說這兩款名酒。香型和產地的區(qū)別五糧液是濃香白酒中的翹楚,也是川酒“六朵金花”中數一數二的名酒,
濃香白酒以“芳香濃郁、綿柔甘洌、香味協調、入口甜、落口綿、尾凈余長”等為特點,簡單來說就是香氣突出、口感綿甜、后味干凈。濃香型白酒主要的香氣成分是己酸乙酯,特點是窖香濃郁,香味協調,這種香氣在菠蘿、草莓等水果中比較常見。茅臺酒則是醬香型號白酒的老大,基本代表了貴州白酒最高水平,醬香型白酒的特點則是“醬香突出,幽雅細致,酒體醇厚,回味悠長”。
這個“醬香”是有醬酒大師李興發(fā)所定義,和醬油的香氣類似,另外醬香型白酒的香氣分成三種典型:醬香、窖底、醇甜,取酒時不同香型的要分別存放避免混淆,在后續(xù)的勾調中,正是這三種典型給予了醬香酒無限的搭配可能,由此顯得更加復雜。原料和工藝的區(qū)別五糧液,顧名思義其原料是五種糧食,分別是高粱、玉米、大米、糯米、小麥,
這五種糧食粉碎之后,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再與一定比例的陳年老母糟(糟醅)配料,以包包曲為糖化發(fā)酵劑,在古老的窖池中發(fā)酵70天以上。五糧液的釀造工藝遵循跑窖循環(huán)、續(xù)糟發(fā)酵、分層起糟、分層蒸餾、量質摘酒、按質并壇的等程序,再經過分級入庫、陶壇長期陳釀、篩選組合,最終釀成,茅臺酒的原料是基礎原料是本地糯高粱,破碎率要低于20%。
輔助糖化發(fā)酵的則是由優(yōu)質小麥制成的“中間高、四周低”的龜背狀大曲,酒曲和糧食按照1:1的比例投放,茅臺酒的生產工藝也十分復雜。簡單概括的幾個字是“一二九八七”,也就是一年一個生產周期,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fā)酵、七次取酒,這其中,需要經過多次的堆積發(fā)酵、窖池發(fā)酵,而投料過程中還要進行拌曲、攤涼等流程。
4、馬爹利、人頭馬、軒尼詩誰更好喝?
人頭馬,軒尼詩,馬爹利,這幾個干邑大品牌如今在國內已經臉譜化了,對普通消費者,大家除了覺得這些酒都象征著財富、奢華,對它們之間口感,品牌特點有什么區(qū)別,通常都摸不著頭腦。一方面這些酒太貴,別說拿軒尼詩·李察和人頭馬路易十三對比,就是拿人頭馬XO和軒尼詩XO對比品鑒,花費也挺高,更何況普通消費者即使喝得出味道不同,也很難以品鑒方式去分析它們的具體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