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臺有什么吃的
湘菜精選 紫龍脫袍 麻辣子雞 組庵魚翅 發(fā)絲百葉 水煮豬雜 煎連殼蟹 干鍋臘味河蚌 金魚戲蓮 瀟湘豬手 麻辣田雞腿 辣椒炒肚片 炸八塊 芙蓉鯽魚 葵花蝦餅 酸辣雞丁 風(fēng)情羊柳 翠竹粉蒸魚 東安雞 臘味合蒸 浪花天香魚 好絲百葉 玻璃鮮墨 口味蝦 酸辣肘子 黔味大蝦 老媽子帶魚 清湯柴把鴨 馬蹄白果蛋花湯 東安子雞 酸辣狗肉 辣椒魚 洞庭金龜 麻仁香酥鴨 開屏柴把桂魚 干鍋手撕包菜 菊花青魚 火腿炒茄瓜 剁椒魚頭 冰糖湘蓮 更多 ? 閩菜精選 銀耳川鴨 一品鯧 爆炒羊肚 蛋拌豆腐 龍須燕丸 炸雞排 生炒海蚌 七星丸 沙鍋鱔魚 什錦豆腐煲 香油石鱗 干貝水晶雞 肉米魚唇 蟶溜奇 白焯響螺 油條西舌 閩生果 金錢干貝 銀杏芋泥 香露全雞 一品鮑魚 醉排骨 苦中作樂 玟瑰大蝦 馬蹄雞丁 椒鹽肚尖 太極芋頭 佛跳墻 廈門薄餅 沙司牛尾 八生火鍋 水晶蹄膀香肴肉 炒芙蓉蟹 龍身鳳尾蝦 魚腩煲 彩色肉絲 葷羅漢 糟片鴨 西瓜盅 干燒牛肉片 芝麻豆腐 拉糟魚塊 更多 ? 浙菜精選 香橙糕 酥炸牛肉卷 藕香芹味 海米燒菜花 紅燒猴頭蘑 糖醋雞塊 餛飩香蕉卷 油燜春筍 鐵扒仔雞 麻醬白菜絲 拌雞塊 三蝦豆腐 糟熘魚片 拌萵筍 南肉春筍 菜心炒豬肝 瑞士排骨 糖拌菜心 糟油青魚劃水 菠蘿龍眼魚 麻醬拌豆腐 蝦米拌豆腐 更多 ? 蘇菜精選 揚州干絲 清燉蟹粉獅子頭 拆凍鯽魚 魚羊鮮 肴肉 珊瑚桂魚 更多 ? 徽菜精選 鴨黃豆腐 李鴻章雜燴 茶葉熏雞 徽式雙冬 玉兔海參 花菇田雞 板栗仔雞 更多 ? 家常菜視頻 糖醋排骨 魚香肉絲 水煮魚 宮保雞丁 麻婆豆腐 紅燒肉 夫妻肺片 回鍋肉 棒棒雞 醋熘雞 圓籠粉蒸肉 東坡肉 東坡魚 泡菜魚 雞豆花 瓤蓮藕 板栗燒雞 水煮肉片 可樂雞翅 烤小雞 雪梨肘棒 素鍋烤鴨 鍋塌雞簽 鍋燒雞 烤花攬桂魚 紙包雞 泰安三美豆腐 芝麻魚球 拔絲蘋果 熬黃花魚 紅燒魚唇 龍鳳雙腿 四喜鴨子 泰山赤鱗魚 酥炸春花肉 炸豆腐丸子 胡椒海參湯 雙烤肉 奶湯銀肺 換心烏賊 餾魚片 炸菠菜脯 麻粉肘子 雙味蹄筋 荷葉肉 福山燒小雞 素火腿 冬菇燒蹄筋 砂鍋三味 奶湯鮮核桃仁 什錦蜂窩豆腐 山東菜丸 燒羅漢面筋 鍋燒鴨 整魚兩吃 燜大蝦 蜜汁金棗 龍眼鳳肝 蜜汁梨球 鳳尾金魚 蒜苗火雞排 烤花攬鱖魚 楊梅蝦球 酒香椒鹽肘子 奶湯蒲菜 清湯柳葉燕菜 油爆雙脆 瑪瑙銀杏 炒豆腐腦 番茄松鼠魚 珊瑚金鉤 扒釀海參 落葉琵琶蝦 南煎丸子 龍?zhí)夺炗衽啤 ≤洘垢?炸灌湯丸子 紫桂燜大排 更多 ? 川菜精選 醋溜黃瓜 金錢口蘑湯 一品豆腐湯 釀青椒 烤扁擔(dān)肉 冬菜肉末 干煸鱔背 醬爆鴨塊 干燒魚翅 生爆鹽煎肉 芪蒸鵪鶉 雞絲米粉 籮粉魚頭豆腐湯 炒雞什件 川西肉豆腐 水晶南瓜 泡菜炒肉末 軟炸蝦糕 龍眼甜燒白 吉利大蝦 鍋巴肉片 苦瓜釀肉 糖醋紅柿椒 芹黃燒魚條 炸班指 網(wǎng)油腰卷 百仁全鴨 荔枝魷魚卷 軟燒仔鲇 玉竹心子 魚香碎滑肉 巴國玉米糕 生燒筋尾舌 白果燒雞 鴨掌包 雙色玫瑰魚 酥皮龍蝦 鷹揚虎視 七星魚丸湯 魚香肉片 鮮花豆腐 荷花豆腐大蝦 復(fù)元湯 沸騰羊肉 辣炒魷魚絲 麻辣白菜 油淋筍雞 網(wǎng)油包燒雞 碎米雞丁 家常雞塊 豆苗炒雞片 醬酥桃仁 醬爆肉 荷包魷魚 沙參心肺湯 鹽水肫花 火爆荔枝腰 羊耳雞塔 原籠玉簪 銀杏蒸鴨 一品海參 椒鹽八寶雞 荷包豆腐 燴鴨四寶 麻辣豬肝 戀愛豆腐 菠餃魚肚 鮮椒嫩仔雞 蟲草鴨舌 回鍋肉 爆炒腰花 參麥團(tuán)魚 成都蛋湯 叉燒魚 炒面線 南排雜燴 炸蒸肉 牛膝蹄筋 川味牛肉 荷葉鳳脯 果仁排骨 苕菜獅子頭 蒲江蟹羹 白汁魚肚 瓤甜椒 麻油雞 魚香腰花 豆豉魚 紅油耳片 手撕雞 黃燜雞塊 鹽煎肉 珍珠圓子 紅椒爆鮮蝦 正宗重慶辣子雞 海鮮拼盤 魚香荷包蛋 艄公號子魚 香辣蝦 貴妃雞翅 毛肚火鍋 紅燒蹄筋 豆腐鯽魚 生炒蒜苔肉 干煸四季豆 紅燒獅子頭 蔥辣魚條 雪花雞淖 羊肉湯鍋 紅棗煨肘 燉牛掌 網(wǎng)油魚包 炒豌豆夾 紅燒牛腩 蠶豆炒蝦仁 涼粉鯽魚 紅油抄手 干煸鱔魚絲 糊涂雞 連理雙味魚 南薺燒鴨丁 蓉城鴛鴦卷 蝦須牛肉 辣椒蟹 四川家常酸辣湯 泡菜肉末 陳皮牛肉 更多 ? 粵菜精選 辣拌血蛤 香煎茄片 炒桂花魚翅 蒜子燜酣魚 廣式鹵鴨翅 西汁乳鴿 客家釀豆腐 甘菊豬肚 燒瓤鮮沙蟲 子蘿鴨片 金陵片皮鴨 口福雞 花雕雞 果汁鵪鶉 打邊爐 金龍乳豬 紅斑二吃 蜜汁叉燒 清燴海參 古法扣全端 乳酸菌果汁醬 京乳藕片 枸杞豬肝瘦肉湯 古老肉 紅燒豬手 三色龍蝦 三皮絲 嘉禾雁扣 蒜香鯰魚 牛蒡香羹 雪花片湯 靈芝雞湯 干炒牛河 金銀菜東菇墨魚煲豬踭 香蕉百合銀耳湯 涼拌海蜇 蘭度鴿脯 炸子雞 茄汁明蝦 脆薯鳳尾蝦 魚膠圓肉燉水鴨 海參燉瘦肉 秘制國藥中華鱉 西檸蜜糖乳鴿 皺紋圓蹄 蓮子山藥粥 劍花蜜棗豬肺湯 園林香液雞 酸湯龍骨面 紅扒羊肉 蜜椒蝴蝶片 五柳脆皮魚 白玉翡翠 梅菜蒸魚尾 馬鈴薯筍燜雞 肉釀生麩圓 豆泥紅棗 蘋果牛肉燉煮 羅漢果燜瓜子雞 椰盅?;省 ±ゲ己T枋萑鉁?青蒜鯉魚湯 粟米香菇排骨湯 三蛇羹 爆人參雞片 雙菇燉南蛇 蠔油生菜 黑雞拆燴老貓公 芥菜咸蛋魚頭湯 香荽魚松釀銀蘿 梨花豆腐湯 蘿卜泡菜 蘋果燉魚 貝絲扒菜膽 鳳梨燴排骨 可口的葡萄醋 牛蒡沙拉 沙丁魚烙 淳安辣椒醬 溜肝尖 西柚三文魚 鮮竹牛肉 涼瓜浸田雞 舒心駐顏老火湯 八珍鯇魚 清湯銀耳 玉須泥鰍湯 什錦燴飯 花生紅米飯 蝦膠龍鳳卷 檸檬雞 芙蓉煎滑蛋 車前子油燜蝦 瓜薏米淡菜湯 羅漢果西洋菜豬踭湯 菜干鴨腎蜜棗湯 蠔皇鳳爪 番茄蛋花湯 猴頭菇燉竹絲雞 銀耳杏仁百合湯 葛根清肺湯 生魚葛菜湯 雪花魚翅 香酥鳳腿 西紅柿肉片湯 雜豆小麥粥 芥蘭炒香腸 槐花豬腸湯 荷葉雞 潤燥黃豆肉排湯 白汁鯧魚 咖喱海鮮鍋 酥鹽雞塊 潮州肉凍 紅棗燉蠶蛹 梅干菜燒肉 油豆腐鑲?cè)?鹿角菜蛤蚧水魚湯 石榴雞 三菇浸魚云 西式蘆筍湯 秘制鴛鴦雞 蘆筍煎黃菜 淺色海鮮豉油 煎丸子 桑杏燉豬肺 扁豆薏米燉雞腳 姜絲肉蟹 板栗燜仔雞 鮮粟子雞肉湯 豆腐咸魚頭湯 芡實豬肚湯 銀杞明目湯 蜜豆魚片 菊花豬肝湯 韭菜炒肉 奶味蘆筍湯 麻仁當(dāng)歸豬踭湯 生炊麒麟魚 涼瓜肉排湯 潤肺菜干湯 燕窩燉雪梨 羅漢果八珍湯 山楂核桃茶 番茄海蜇 沙參玉竹老鴨湯 雪梨豬踭湯 淡菜紫菜瘦肉湯 米茸芋絲蝦煲 七彩瓤豬肚 烏骨雞歸黃湯 密汁牛蒡 參果燉瘦肉 玉米羹 五彩牛肉絲 更多 ?
多
2,介紹梅州的一種特產(chǎn)小吃
梅州出名的小吃店 1、寬婉醫(yī)院旁的“德記”魚湯類(魚泡、面、粉等) 2、西橋頭晚上才有的豬粉腸煮腰花(不過現(xiàn)在好象差了很多) 3、中山街侯記炒粉 4、文保路尚記旁邊側(cè)巷內(nèi)吳記湯丸 5、更樓下的牛腩和老電影院下崗邊的牛腩面 6、元城路阿張的餃淹面 7、老城吳屋巷和輔庭路的魚丸 8、燕龍和漢興的燉品 9、海石花的炒田螺和炒粉 10、老縣府和“啃的雞”之間有個比較清凈的西餐館 11、魚燜飯在梅城我知道的有三家,都算不錯 12、在長樂和生輝可以吃五華魚生 13、梅龍路的餃子館有幾樣比較好吃,比如麻辣豆腐和土豆燉牛肉,烤羊肉串 14、西橋市場和程江橋之間有個海鮮夜排擋,便宜到我不敢相信 15、文化路上蘭州拉面,面不怎么樣,湯倒上真好喝 16、火車站旁邊的湖南餐館,招牌菜是血鴨,真是好吃 17、玉英醫(yī)院往上的腸粉,可能是正宗的客家腸粉,皮比較厚但是很有嚼勁,梅州僅此一家,別的地方做不出來,(那些皮薄放青菜的都是屬于潮州或者廣州腸粉),醬非常香,很稠。店門是深蘭色的,很好認(rèn)。 18、勤力苑市場里面的燒賣。旅游團(tuán)都帶到那里去吃,梅州最出名的燒賣,我曾經(jīng)見過一大群外國人去吃,皮比較干,筍很香。 19、金利來大街的燒賣(油羅街直下,幸運兒對面),原先是開在三角塘市場里的,后來擴業(yè)了就搬到金利來,跟勤力苑的燒賣一樣也是做了幾十年,燒賣特點是皮比較薄,肉比較嫩,但沒那么香,味道較甜; 20、凌風(fēng)西路末段的魚頭煮粉,幾十年的品質(zhì)保證; 21、五洲城晚上9點多才有的粉腸煮豬腰湯,粉腸正,超大個超脆; 22、西橋圓盤蘋果家私門口晚上10點才出攤的牛腩煮粉,(要老張推出來的那家),蘿卜超入味,不過貴了點 23、梅江橋底下的“老火湯”淹面以及燉品,淹面放豬油和魚味,比旁邊那家要香,燉品2元到8元不等,一般胡椒豬肚豬心之類的才4元,價格適中而且味道好 24、馬石下中國銀行附近的炒面,就窩在一個小巷里面,鍋子擺在巷口,桌子擺在更樓下。侯記炒粉換了老板以后已經(jīng)炒的不好吃了,油多而且面太軟,可能客人多的關(guān)系,有時候真的覺得很難吃,但是這個很不起眼的炒面店炒的面很香,而且面比較大條,也是開了許久,老梅城就懂得找去吃。 25、仲元路郵局旁邊的“鳳記”褒仔飯。梅城開了最久的褒仔飯,那里再往下有好幾家賣褒仔飯的(這家原先也開在這一排,但后來因擴店裝修等原因搬下來)。 26、梅江三路司法局門口晚上9點半才有的的淹面,淹粉加三及第湯,很好吃。在往上(新中派出所附近)有一家狗肉店,坤記狗肉店,衛(wèi)生還可以,那里五塊錢一大碗狗肉煮粉,很好吃。
一、五華釀豆腐
原料:幼嫩豆腐三十二角(切成的小塊),五花瘦肉300克,大烏咸魚100克,魚肉100克、薯粉20克、鹽8克、醬油5克。
制法:大烏咸魚去骨,下鍋用油炸香,五花肉切粒與咸魚混合,調(diào)入味料,加入薯粉、少量水拌撻成富有彈性肉餡,釀進(jìn)每角豆腐內(nèi),然后肉面朝底放進(jìn)鍋里,用慢火煎至金黃色轉(zhuǎn)入沙煲放入味料,用中慢火燜制剛熟,撒上蔥花,原煲上桌,食時跟上生菜,紫金椒醬作佐料,用生菜包豆腐蘸上紫金椒醬食用。
歷史:
據(jù)說這道菜源于北方餃子,因南方少麥,客家人便用釀豆腐寄托對北方餃子、中原文化的感情。每逢時節(jié)喜慶,或者閑忙之余,它是農(nóng)村客家人的最愛。
此品系梅州市(其中五華縣的釀豆腐最出名)等客家地區(qū)的風(fēng)味傳統(tǒng)名菜,逢年過節(jié)或招待賓客,常用此菜。
二、梅菜扣肉
原料:帶皮豬五花肉l000克,梅干菜200克,醬油20克,清油l000克。
制法:
1. 五花肉刮洗干凈,用清水煮至僅熟,取出;
2. 以老抽涂勻煮熟的肉皮;
3. 辣椒炒香晾涼,浸入米酒中成川椒酒;
4. 中火燒熱炒鍋,下油燒至微沸,將肉放入加蓋炸至無聲,撈出,瀝油;
5. 瀝油晾涼的肉切成長形塊狀,每塊約長8 厘米、寬0.5 厘米,排放在碗內(nèi),皮向下,成風(fēng)車形;
6. 將豆豉、蒜頭、紅腐乳壓爛成茸,放入碗內(nèi),加姜片、精鹽、老抽、川椒酒、白糖調(diào)成味汁;
7. 將調(diào)好的味汁倒入肉內(nèi),然后整碗放入蒸籠先用旺火后用慢火蒸約40 分鐘取出;
8. 梅菜洗凈,切成每片長3 厘米、寬1 厘米;
9. 切好的梅菜用白糖、油拌勻,放在肉上,續(xù)蒸5 分鐘取出,潷出原汁;
10. 將肉復(fù)扣在碟中,將原汁燒沸,加濕淀粉調(diào)成稀芡淋上,便成。
傳說:
梅菜是惠州傳統(tǒng)特產(chǎn),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濕不熱,被傳為“正氣”菜,而久負(fù)盛名,據(jù)說它與鹽焗雞、釀豆腐同時被稱為“惠州三件寶”?!懊凡丝廴狻睋?jù)傳還有一段美好的傳說,北宋年間,蘇東坡居惠州時,專門選派兩位名廚遠(yuǎn)道至杭州西湖學(xué)廚世,兩位廚師學(xué)成返惠后,蘇東坡又叫他們仿杭州西湖的“東坡扣肉”,用梅菜制成“梅菜扣肉”,果然美味可口,爽口而不膩人,深受廣大惠州市民的歡迎,一時,成為惠州宴席上的美味菜肴。
三、鹽焗雞
材料:三黃雞(1只)、沙姜(1小塊)、香菜(2棵)、米酒(1/2杯)、粗海鹽(3包,共3斤)、廚房紙(4張)、深底瓦煲(1只)
制法:
1. 雞洗凈抹干,吊起風(fēng)干至越干越好。
2. 將兩只雞腳從尾部插入肚內(nèi),用紗紙包好,以牙簽穿過雞頸及雞尾固定位置,以防紗紙散開。
3. 錫紙裁至較所用的煲為大,鋪于底部。
4. 鑊燒熱,放入粗鹽至黃色。將約1/3粗鹽平均鋪于煲底,放入煲雞只,將余下的粗鹽鋪面。蓋煲以慢火焗6分鐘,將雞雙反轉(zhuǎn),再焗6分鐘,最后熄焗12分鐘即成。
歷史:
鹽焗雞是中國各大菜系最具特色的烹調(diào)技藝,它的形成與客家人的遷徙生活密切相關(guān)。在南遷過程中,客家人搬遷到一個地方,經(jīng)常受異族侵?jǐn)_,難以安居,被迫又搬遷到另一個地方。在居住過程中,每家每戶均飼養(yǎng)家禽、家畜。在“逃亡”、遷徙過程中,活禽不便攜帶,便將其宰殺,放入鹽包中,以便貯存、攜帶。到搬遷地后,這些貯存、攜帶的原料可以緩解原料的匱乏,又可滋補身體。鹽焗雞就是客家人在遷徙過程中運用智慧制作,并聞名于世的菜肴。起初,客家人將宰凈后的原只雞先用鹽堆腌制、封存,要食用時,直接蒸熟即可,即現(xiàn)在的“客家咸雞”。
由來:
最早的鹽焗雞是300多年前惠州東江海邊鹽場的鹽工們?yōu)榱朔奖阗A存食物,偶爾發(fā)明的。后來,惠州的廚師又將鹽腌改為用炒熟的鹽把雞燜熟,成菜香膿、鮮美、嫩滑,故稱鹽焗雞。后來,鹽焗雞經(jīng)過不斷的加工、改進(jìn),又產(chǎn)生了許多新品種。
在繼承傳統(tǒng)鹽焗雞制作工藝的基礎(chǔ)上,去掉了用鹽焗制的過程,將各種分散的制作工藝和多種中草藥、四大自制配方等像用鋦子連接分散的金屬、陶瓷一樣,有機的連接、融合到一起,保留了雞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外表澄黃油亮,雞香清醇,而且香而不膩,爽滑鮮嫩,老少皆宜。經(jīng)常食用有涼血潤燥,滋腎通便、溫脾暖胃的功效。由于這些工藝和配料的完美結(jié)合,鹽鋦雞不僅口味獨特,而且營養(yǎng)豐富,令人贊口不絕,入齒難忘。
我是梅州人。梅州最出名的特產(chǎn)其實是柚子
3,你知道啥好吃嗎
餓
家常菜視頻
糖醋排骨 魚香肉絲 水煮魚 宮保雞丁
麻婆豆腐 紅燒肉 夫妻肺片 回鍋肉
棒棒雞 醋熘雞 圓籠粉蒸肉 東坡肉
東坡魚 泡菜魚 雞豆花 瓤蓮藕
板栗燒雞 水煮肉片 可樂雞翅
烤小雞 雪梨肘棒 素鍋烤鴨 鍋塌雞簽
鍋燒雞 烤花攬桂魚 紙包雞 泰安三美豆腐
芝麻魚球 拔絲蘋果 熬黃花魚 紅燒魚唇
龍鳳雙腿 四喜鴨子 泰山赤鱗魚 酥炸春花肉
炸豆腐丸子 胡椒海參湯 雙烤肉 奶湯銀肺
換心烏賊 餾魚片 炸菠菜脯 麻粉肘子
雙味蹄筋 荷葉肉 福山燒小雞 素火腿
冬菇燒蹄筋 砂鍋三味 奶湯鮮核桃仁 什錦蜂窩豆腐
山東菜丸 燒羅漢面筋 鍋燒鴨 整魚兩吃
燜大蝦 蜜汁金棗 龍眼鳳肝 蜜汁梨球
鳳尾金魚 蒜苗火雞排 烤花攬鱖魚 楊梅蝦球
酒香椒鹽肘子 奶湯蒲菜 清湯柳葉燕菜 油爆雙脆
瑪瑙銀杏 炒豆腐腦 番茄松鼠魚 珊瑚金鉤
扒釀海參 落葉琵琶蝦 南煎丸子 龍?zhí)夺炗衽?
軟燒豆腐 炸灌湯丸子 紫桂燜大排 更多 ?
粵菜精選 辣拌血蛤 香煎茄片 炒桂花魚翅 蒜子燜酣魚
廣式鹵鴨翅 西汁乳鴿 客家釀豆腐 甘菊豬肚
燒瓤鮮沙蟲 子蘿鴨片 金陵片皮鴨 口福雞
花雕雞 果汁鵪鶉 打邊爐 金龍乳豬
紅斑二吃 蜜汁叉燒 清燴海參 古法扣全端
乳酸菌果汁醬 京乳藕片 枸杞豬肝瘦肉湯 古老肉
紅燒豬手 三色龍蝦 三皮絲 嘉禾雁扣
蒜香鯰魚 牛蒡香羹 雪花片湯 靈芝雞湯
干炒牛河 金銀菜東菇墨魚煲豬踭 香蕉百合銀耳湯 涼拌海蜇
蘭度鴿脯 炸子雞 茄汁明蝦 脆薯鳳尾蝦
魚膠圓肉燉水鴨 海參燉瘦肉 秘制國藥中華鱉 西檸蜜糖乳鴿
皺紋圓蹄 蓮子山藥粥 劍花蜜棗豬肺湯 園林香液雞
酸湯龍骨面 紅扒羊肉 蜜椒蝴蝶片 五柳脆皮魚
白玉翡翠 梅菜蒸魚尾 馬鈴薯筍燜雞 肉釀生麩圓
豆泥紅棗 蘋果牛肉燉煮 羅漢果燜瓜子雞 椰盅?;?
昆布海澡瘦肉湯 青蒜鯉魚湯 粟米香菇排骨湯 三蛇羹
爆人參雞片 雙菇燉南蛇 蠔油生菜 黑雞拆燴老貓公
芥菜咸蛋魚頭湯 香荽魚松釀銀蘿 梨花豆腐湯 蘿卜泡菜
蘋果燉魚 貝絲扒菜膽 鳳梨燴排骨 可口的葡萄醋
牛蒡沙拉 沙丁魚烙 淳安辣椒醬 溜肝尖
西柚三文魚 鮮竹牛肉 涼瓜浸田雞 舒心駐顏老火湯
八珍鯇魚 清湯銀耳 玉須泥鰍湯 什錦燴飯
花生紅米飯 蝦膠龍鳳卷 檸檬雞 芙蓉煎滑蛋
車前子油燜蝦 瓜薏米淡菜湯 羅漢果西洋菜豬踭湯 菜干鴨腎蜜棗湯
蠔皇鳳爪 番茄蛋花湯 猴頭菇燉竹絲雞 銀耳杏仁百合湯
葛根清肺湯 生魚葛菜湯 雪花魚翅 香酥鳳腿
西紅柿肉片湯 雜豆小麥粥 芥蘭炒香腸 槐花豬腸湯
荷葉雞 潤燥黃豆肉排湯 白汁鯧魚 咖喱海鮮鍋
酥鹽雞塊 潮州肉凍 紅棗燉蠶蛹 梅干菜燒肉
油豆腐鑲?cè)?鹿角菜蛤蚧水魚湯 石榴雞 三菇浸魚云
西式蘆筍湯 秘制鴛鴦雞 蘆筍煎黃菜 淺色海鮮豉油
煎丸子 桑杏燉豬肺 扁豆薏米燉雞腳 姜絲肉蟹
板栗燜仔雞 鮮粟子雞肉湯 豆腐咸魚頭湯 芡實豬肚湯
銀杞明目湯 蜜豆魚片 菊花豬肝湯 韭菜炒肉
奶味蘆筍湯 麻仁當(dāng)歸豬踭湯 生炊麒麟魚 涼瓜肉排湯
潤肺菜干湯 燕窩燉雪梨 羅漢果八珍湯 山楂核桃茶
番茄海蜇 沙參玉竹老鴨湯 雪梨豬踭湯 淡菜紫菜瘦肉湯
米茸芋絲蝦煲 七彩瓤豬肚 烏骨雞歸黃湯 密汁牛蒡
參果燉瘦肉 玉米羹 五彩牛肉絲 更多 ?
川菜精選 醋溜黃瓜 金錢口蘑湯 一品豆腐湯 釀青椒
烤扁擔(dān)肉 冬菜肉末 干煸鱔背 醬爆鴨塊
干燒魚翅 生爆鹽煎肉 芪蒸鵪鶉 雞絲米粉
籮粉魚頭豆腐湯 炒雞什件 川西肉豆腐 水晶南瓜
泡菜炒肉末 軟炸蝦糕 龍眼甜燒白 吉利大蝦
鍋巴肉片 苦瓜釀肉 糖醋紅柿椒 芹黃燒魚條
炸班指 網(wǎng)油腰卷 百仁全鴨 荔枝魷魚卷
軟燒仔鲇 玉竹心子 魚香碎滑肉 巴國玉米糕
生燒筋尾舌 白果燒雞 鴨掌包 雙色玫瑰魚
酥皮龍蝦 鷹揚虎視 七星魚丸湯 魚香肉片
鮮花豆腐 荷花豆腐大蝦 復(fù)元湯 沸騰羊肉
辣炒魷魚絲 麻辣白菜 油淋筍雞 網(wǎng)油包燒雞
碎米雞丁 家常雞塊 豆苗炒雞片 醬酥桃仁
醬爆肉 荷包魷魚 沙參心肺湯 鹽水肫花
火爆荔枝腰 羊耳雞塔 原籠玉簪 銀杏蒸鴨
一品海參 椒鹽八寶雞 荷包豆腐 燴鴨四寶
麻辣豬肝 戀愛豆腐 菠餃魚肚 鮮椒嫩仔雞
蟲草鴨舌 回鍋肉 爆炒腰花 參麥團(tuán)魚
成都蛋湯 叉燒魚 炒面線 南排雜燴
炸蒸肉 牛膝蹄筋 川味牛肉 荷葉鳳脯
果仁排骨 苕菜獅子頭 蒲江蟹羹 白汁魚肚
瓤甜椒 麻油雞 魚香腰花 豆豉魚
紅油耳片 手撕雞 黃燜雞塊 鹽煎肉
珍珠圓子 紅椒爆鮮蝦 正宗重慶辣子雞 海鮮拼盤
魚香荷包蛋 艄公號子魚 香辣蝦 貴妃雞翅
毛肚火鍋 紅燒蹄筋 豆腐鯽魚 生炒蒜苔肉
干煸四季豆 紅燒獅子頭 蔥辣魚條 雪花雞淖
羊肉湯鍋 紅棗煨肘 燉牛掌 網(wǎng)油魚包
炒豌豆夾 紅燒牛腩 蠶豆炒蝦仁 涼粉鯽魚
紅油抄手 干煸鱔魚絲 糊涂雞 連理雙味魚
南薺燒鴨丁 蓉城鴛鴦卷 蝦須牛肉 辣椒蟹
四川家常酸辣湯 泡菜肉末 陳皮牛肉 更多 ?
湘菜精選 紫龍脫袍 麻辣子雞 組庵魚翅 發(fā)絲百葉
水煮豬雜 煎連殼蟹 干鍋臘味河蚌 金魚戲蓮
瀟湘豬手 麻辣田雞腿 辣椒炒肚片 炸八塊
芙蓉鯽魚 葵花蝦餅 酸辣雞丁 風(fēng)情羊柳
翠竹粉蒸魚 東安雞 臘味合蒸 浪花天香魚
好絲百葉 玻璃鮮墨 口味蝦 酸辣肘子
黔味大蝦 老媽子帶魚 清湯柴把鴨 馬蹄白果蛋花湯
東安子雞 酸辣狗肉 辣椒魚 洞庭金龜
麻仁香酥鴨 開屏柴把桂魚 干鍋手撕包菜 菊花青魚
火腿炒茄瓜 剁椒魚頭 冰糖湘蓮 更多 ?
閩菜精選 銀耳川鴨 一品鯧 爆炒羊肚 蛋拌豆腐
龍須燕丸 炸雞排 生炒海蚌 七星丸
沙鍋鱔魚 什錦豆腐煲 香油石鱗 干貝水晶雞
肉米魚唇 蟶溜奇 白焯響螺 油條西舌
閩生果 金錢干貝 銀杏芋泥 香露全雞
一品鮑魚 醉排骨 苦中作樂 玟瑰大蝦
馬蹄雞丁 椒鹽肚尖 太極芋頭 佛跳墻
廈門薄餅 沙司牛尾 八生火鍋 水晶蹄膀香肴肉
炒芙蓉蟹 龍身鳳尾蝦 魚腩煲 彩色肉絲
葷羅漢 糟片鴨 西瓜盅 干燒牛肉片
芝麻豆腐 拉糟魚塊 更多 ?
浙菜精選 香橙糕 酥炸牛肉卷 藕香芹味 海米燒菜花
紅燒猴頭蘑 糖醋雞塊 餛飩香蕉卷 油燜春筍
鐵扒仔雞 麻醬白菜絲 拌雞塊 三蝦豆腐
糟熘魚片 拌萵筍 南肉春筍 菜心炒豬肝
瑞士排骨 糖拌菜心 糟油青魚劃水 菠蘿龍眼魚
麻醬拌豆腐 蝦米拌豆腐 更多 ?
蘇菜精選 揚州干絲 清燉蟹粉獅子頭 拆凍鯽魚 魚羊鮮
肴肉 珊瑚桂魚 更多 ?
徽菜精選 鴨黃豆腐 李鴻章雜燴 茶葉熏雞 徽式雙冬
玉兔海參 花菇田雞 板栗仔雞 更多 ?
其他 酸菜魚 可樂雞翅 酸辣土豆絲 東坡肘子
蒜燒排骨 醋熘土豆絲 彩椒鮮蝦仁 香菇豆腐餅
百合炒魚片 魚香豆腐 雞蛋炒西紅柿 客家小炒
涼拌茄子 熗三絲 青椒肉片 椒鹽排骨
醬燜鯽魚 酸辣口水雞 土豆燉豆角 雙菜炒素雞
脆炒南瓜絲 芋頭扣肉 糖醋魚 皮蛋豆腐
食物
4,秋季有哪些養(yǎng)生食譜
秋季從立秋開始,經(jīng)過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到立冬的前一天為止。秋三月萬物成熟,草木蕭條,四季由陽轉(zhuǎn)陰,此季節(jié)怎樣生呢?《內(nèi)經(jīng)、素問》指出:“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懼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yīng),養(yǎng)收之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餮渠,奉藏者少”。秋季多風(fēng),氣候干燥,養(yǎng)生保健尤要注意衣食住行的調(diào)節(jié)。體質(zhì)虛弱、抵抗力較差的人在此時尤易產(chǎn)生感冒、打噴嚏、流鼻涕、咽干、口干等呼吸道癥狀,因此適當(dāng)?shù)剡M(jìn)行“秋補”,使身體機能能夠順利適應(yīng)從夏熱至秋涼的過程。不過,體質(zhì)不同“秋補”的方法也有差異。按照我國傳統(tǒng)的養(yǎng)生方法,秋天人們都習(xí)慣于通過進(jìn)補,來彌補夏季酷暑損耗的養(yǎng)分,但對于脾胃功能較弱的老年人來說,進(jìn)補之前必須先調(diào)脾胃,才能使進(jìn)補發(fā)揮效果。并且還應(yīng)根據(jù)胃寒、胃熱、胃實、胃虛四種類型采取不同的方法來調(diào)理。胃寒體質(zhì)常因過食生冷或脘腹受涼所致,表現(xiàn)為胃脘冷痛、口淡無味、嘔吐清水、舌質(zhì)淡、苔白滑等癥狀??刹捎盟幧艁頊匚赋?,化濕健脾。參棗粥:海參2只、大棗10枚、大米250克,將海參發(fā)透后切片,與大棗、大米同煮粥,加鹽調(diào)味食用,有溫胃健脾、補腎養(yǎng)血、暖中祛寒之功效。胃實體質(zhì)常因飲食不節(jié)、暴飲暴食、食積不化所致,表現(xiàn)為脘腹脹滿、厭食、嘔吐酸腐、大便不爽、舌質(zhì)淡紅等癥狀。可采用按摩點穴的方法來消食除脹。①轉(zhuǎn)乾坤:雙手相疊,放在肚臍上,先逆時針,從小到大摩脘腹30圈,然后再順時針,從大到小摩動30圈。②蕩胃腑:坐或臥位,用右手掌按置于中脘穴(臍上4寸)上,先用掌根稍用力將胃脘向左推蕩,然后再用五指將胃脘稍用力向右推蕩,來回共做10次。③疏肋間:坐位,兩手掌橫置于兩脅下,手指張開,指距與肋間隙等寬,先用右掌向左分推至胸骨,再用左掌向右分推至胸骨,由上而下,交替分推至臍水平線,重復(fù)10次。④理三焦:坐或臥位,兩手指相交叉,橫放在膻中穴(兩乳頭連線中點),兩掌根按兩乳內(nèi)側(cè),自上而下,稍用力推到下腹處,共推20次。⑤按三里:雙手食、中指相疊,按揉足三里穴(髕骨向下3寸,脛骨旁開1寸)50次。胃虛體質(zhì)多因熱病耗傷胃陰所致,表現(xiàn)為口唇干燥、饑不欲食、干嘔、大便干燥等癥狀??刹捎盟幉璇煼▉眇B(yǎng)陰生津,理氣健脾。白芍烏梅湯:將蒲公英15克、木香6克、白芍12克、紅棗10枚、黃連6克、炙甘草6克、烏梅10克,放入砂鍋中加水300毫升,煮沸10~15分鐘后取汁過濾,代茶頻飲。秋天,燥則潤之如果評選一年四季哪個季節(jié)最干燥,秋天首當(dāng)其沖。肺、大腸及胃在這個季節(jié)容易“燥”,尤其是肺及大腸。因為燥氣通于肺,所以在食補上則應(yīng)遵循“燥則潤之”的原則。其實,大自然很知道體貼我們?nèi)祟?,在秋季許多‘潤食’成熟,可以幫助緩解干燥癥狀”,“比如白梨,是最潤肺的,還有核桃,因為含油脂多,也起到了滋潤的作用。此外,還有其他一些秋天成熟的“潤食”:藕粉,營養(yǎng)與藥用價值很高,具有生津、開胃、清熱、養(yǎng)血、補肺、滋陰等多種功效;秋蜜,有補脾胃、潤腸、潤肺、解毒等功效;甜杏仁,有潤肺、止咳、通便、抑菌、養(yǎng)顏美容等功效;蘋果,味甘、酸,入肺、脾二經(jīng),有補心益氣、生津止渴、解毒除煩、健脾和胃、潤肺、醒酒諸功效;香蕉,生食止渴潤肺,解酒毒,又為緩和滋養(yǎng)潤腸劑,有降血壓作用。不過,以上食物適應(yīng)于秋季普遍癥狀,如常見的口干、鼻干、咳嗽、大便干、皮膚皺、皮膚裂紋等,而在實際生活中,許多人體質(zhì)有差異,癥狀表現(xiàn)也要嚴(yán)重一些,在選擇食物及食法上都要有所改變。五種體質(zhì),秋補不同法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體質(zhì),最為常見的有五種:火體、陰虛體、氣虛體、寒體、燥體,這五種體質(zhì)的人秋季出現(xiàn)的癥狀有所不同,解決方法也有差異?;痼w這類人比較多,多以年輕人為主。這類人在秋季會口臭、口干、唇干、上火、口角爛、牙齦爛、便秘。普通的秋季“潤食”已不能緩解這些癥狀,因此需要喝一些中藥泡飲,可以選擇金銀花3克、黃苓3克、麥冬3克、桔梗3克、甘草3克、菊花3克沖泡,癥狀如還不能緩解可以再加大黃1~3克。另外,在飲食上可以吃杏仁,還可以吃帶苦味的蔬菜如苦瓜、油麥菜、白蘿卜、黃瓜等。陰虛體此類人在這個季節(jié)除有“秋燥”的普遍癥狀外,還伴有五心煩熱(胸心、手心、腳心)、心煩、傍晚臉紅等。這類人平常要加養(yǎng)陰的藥:枸杞5克、麥冬5克、黑玄參5克、桔梗5克、甘草3克,泡水喝。氣虛體這類人除了有“秋燥”等普遍癥狀外還伴有氣弱、脈弱的現(xiàn)象??梢杂蒙硡?克、麥冬5克、桔梗3克、甘草3克,再加西洋參片2~3克,泡水喝。寒體此類人除了有“秋燥”癥狀外,還會有胃寒、舌苔白、怕寒、怕冷,不能吃涼食,皮膚干裂。因此這類人不能吃涼藥、涼食,要吃白色潤肺的食品如豆?jié){、牛奶、甜杏仁、銀耳、百合、白梨,但寒體的人在吃百合、白梨時一定要煮一下,這樣能達(dá)到不寒而潤的效果。另外可以多喝銀耳百合小米粥。在藥飲方面,可以采用西洋參3克、桔梗3克、麥冬3克、生姜3片、干草3克,泡水喝。燥體這類人肺胃燥熱,表現(xiàn)癥狀鼻子干、嗓子干、大便干,沒有口臭,牙齦不爛,可以多吃潤肺,養(yǎng)陰生津的食物,如藕粉、冰糖銀耳、秋梨、香蕉、蜂蜜??梢圆删栈?克、麥冬5克、桔梗5克、甘草3克,泡水喝。秋季養(yǎng)生最宜喝粥秋天喝粥特別養(yǎng)人。每天早起,空腹胃虛,可以喝一大碗粥,使腸胃得到滋養(yǎng),不會增加消化系統(tǒng)的負(fù)擔(dān),也不會導(dǎo)致肥胖。晚間喝粥,還能幫助睡眠,與喝牛奶有異曲同工之妙。甘蔗粥用新鮮甘蔗,榨取汁約100~150毫升,兌水適量,同粳米煮粥。此粥清熱生津、養(yǎng)陰潤燥,適用于熱病恢復(fù)期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煩口渴、肺燥咳嗽、大便燥結(jié)等。黃精粥選用洗凈的黃精10~30克,煎取濃汁時去渣或用新鮮黃精30~60克,洗凈后切成片,煎取濃汁,去渣后同粳米煮粥,粥成時加入白糖適量即可。此粥能補脾胃,潤心肺。適用于脾胃虛弱、體倦乏力、飲食減少、肺虛燥咳或干咳無痰。玉竹粥先將新鮮玉竹50克洗凈,去掉根須,切碎煎取濃汁后去渣,或用干玉竹20克煎湯去渣,加入粳米,再加水適量煮為稀粥,粥成后放入冰糖,稍煮沸即可。此粥可以滋陰潤肺、生津止渴,適用于肺陰受傷、肺燥咳嗽、干咳少痰或無痰、高熱病后、煩渴、口干舌燥、陰虛低熱不退。沙參粥先取沙參15~30克,煎取藥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粥成時加入冰糖同煮為稀薄粥;或用新鮮沙參30~60克,洗凈后切片,煎取濃汁同粳米、冰糖煮粥服食。可養(yǎng)胃、潤肺、祛痰、止咳,適用于肺熱肺燥、干咳少痰或肺氣不足、肺胃陰虛的久咳無痰及咽干,或熱病后津傷口渴。珠玉二寶粥先把生薏苡仁60克煮至爛熟,而后將生山藥60克搗碎、柿霜30克,同煮成糊粥。此粥能補肺、健脾、養(yǎng)胃,適用于陰虛內(nèi)熱、干咳、大便瀉泄、食欲減退等脾肺氣虛的病癥。秋風(fēng)勁急,地氣清肅萬物色變,人們應(yīng)早睡早起,以避免肅殺之氣對人體產(chǎn)生不良響。養(yǎng)生者思想意識要清靜、安寧,神氣漸收,以適應(yīng)秋季寒之氣候,不讓意志外馳,保持肺氣清靜,這就是調(diào)養(yǎng)秋收之氣道理。如果違反這個道理,就會損傷肺氣,到了冬天發(fā)生頑固小化的泄瀉,使人體適應(yīng)冬季潛藏之的能力降低。秋季是夏轉(zhuǎn)冬的過渡季節(jié),由涼而漸寒,就是說秋天陽氣始下降,所以說“天氣以急”。一般說來,人的陽氣不足,就以借助夏天陽熱之氣以溫養(yǎng)陽氣、陰精不足的人也可借助秋冬收藏之氣以涵養(yǎng)陰精。秋雖涼而寒將至,衣被要逐漸添加,不可一下加得過多,俗話說:“春捂秋凍”。常言道:“出門須防三、九月”,因為北方的九月凄風(fēng)苦雨,冷空氣勢力日漸增強,容易使用使人感冒,這不僅僅指出門人而言,在家的人也誚注意不可著涼。“若要安逸,勤脫勤著”,特別是老年人代謝低,循環(huán)差,既怕冷,又怕熱,對于氣候變化很敏感,應(yīng)及時增減衣被。老人的手腳等末梢循環(huán)差而易冷,所以更應(yīng)注意保暖。所謂“不治已病治未病”重在預(yù)防,病而服藥,不如隨時調(diào)攝,使陰平陽秘,身體安康。有的年分秋應(yīng)涼而反熱,這就是所謂至而不及的氣候反?,F(xiàn)象,對此尤宜加倍謹(jǐn)慎,避免感受瘟疫。老人尤不可自傳身體強健而不順及天氣變化。所謂“順則和,從之則苛疾不起,違則逆,逆之則災(zāi)害生”就是這個道理。秋季天高氣爽,氣候干燥。燥是秋天的主氣,應(yīng)“防秋燥”。秋燥之氣有溫、涼之分,如久晴無雨,秋陽暴烈,這屬溫燥性質(zhì);秋深初涼,西風(fēng)肅殺,這屬涼燥性質(zhì)。無論溫、涼,總是以皮膚干燥,體液缺乏為其特征。因此,老人秋天應(yīng)該以少洗澡為宜,以避免皮膚干燥,而發(fā)生瘙庫證。由于秋天秋高氣爽,氣候干燥,所以容易發(fā)生咳嗽或干咳無痰,口舌干燥等癥,最好吃些雪梨,鴨梨,生食能清火,蒸熟能滋陰,有條件的不妨吃些秋梨膏、養(yǎng)陰清肺膏等滋陰潤肺之品,對于防燥均有益處。秋季瓜果大量上市,要特別注意“秋瓜壞肚”。立秋之后不論是西瓜還是香瓜,菜瓜都不能您意多吃,否則會損傷脾胃的陽氣。一般說來,各種水果有益于健康,如蘋果含有多種維生素(A、B、C等),含有多量的鉀,對于心血管患者有益,而且有止瀉作用。香蕉含有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P有利于血管壁的彈性,維生E能增加細(xì)胞的分裂次數(shù),所以對健康有益。香蕉還有止咳、潤腸、降壓作用。菠蘿有利尿作用,對腎炎、高血壓患者有益,對治療支氣管炎也有功效。柑桔有鎮(zhèn)咳、調(diào)肺、健胃的作用。柿子能清熱、去煩、生津、潤肺化痰、澀腸止瀉和降壓作用等。梨可潤肺、消痰止咳、治便秘。龍眼有滋補、強壯、安神、補血等作用,對夜間失眠的老人尤宜。葡萄可以預(yù)防疲勞,有益氣、補血、利筋骨、健胃、利尿等作用。但是水果除少數(shù)(如龍眼、葡萄、荔枝等)外,其性味均偏于寒涼,食用應(yīng)該適量,不可您意縱腹,以免傷害脾胃陽氣。2)傳統(tǒng)秋季飲食養(yǎng)生三大誤區(qū)立秋之后,再像盛夏一樣飲食,身體很容易出問題。關(guān)于秋天飲食注意事項,有不少流傳下來的養(yǎng)生之道。不過在現(xiàn)代科學(xué)看來,這些傳統(tǒng)做法有些有道理,有些卻也有謬誤。誤區(qū)一:秋不食姜過去有句老話:“一年之內(nèi),秋不食姜;一日之內(nèi),夜不食姜。”營養(yǎng)專家表示,秋季并非絕對一點也不能吃姜,關(guān)鍵是不能“多食”和“夜間勿食”。根據(jù)中醫(yī)理論,生姜辛溫?zé)o毒,歸五臟,益脾胃,除風(fēng)邪寒熱,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止嘔吐,去痰下氣,散煩悶等等?,F(xiàn)代醫(yī)學(xué)認(rèn)為,生姜含揮發(fā)油,可加速血液循環(huán);同時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道、促進(jìn)消化的功能,還有抗菌作用;生姜還含有姜酚,可減少膽結(jié)石的發(fā)生。然而,生姜的好處雖然多,吃起來也有不少講究,季節(jié)和時間就是其中之一。由于生姜屬辛辣之品,屬于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了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秋天氣候干燥、燥氣傷肺,再加上吃辛辣的生姜,更容易傷害肺部,加劇人體失水、干燥,加重秋燥對身體的危害。所以秋天以少吃姜為宜。所謂“夜不食姜”,則主要是因為生姜的辛溫發(fā)散作用會影響人們夜間的正常休息,且晚上進(jìn)食辛溫的生姜還很容易產(chǎn)生內(nèi)熱,日久出現(xiàn)“上火”的癥狀。不過,這個問題需要辯證對待,當(dāng)有病需要用姜時應(yīng)照常用,如秋季治風(fēng)寒咳嗽經(jīng)常用姜。中醫(yī)認(rèn)為應(yīng)該“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即熱病用寒涼藥物治療,寒病用溫?zé)崴幬镏委??;己约膊〉娜?在夜間因受涼而加劇咳嗽、腹痛、嘔吐,此時雖是半夜也應(yīng)該急服熱的生姜湯,可以起到溫肺暖胃、散寒止咳、止嘔止痛的良效。另外,將少量的蔥、姜、辣椒作為調(diào)味品,問題并不大,但不要一次吃太多。誤區(qū)二:秋瓜壞肚民諺“秋瓜壞肚”是指立秋以后繼續(xù)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fā)胃腸道疾患。夏天吃西瓜是消暑的,但進(jìn)入秋天后如果吃多了,很容易發(fā)生嘔吐、腹痛或腹瀉等癥狀。這主要是因為,夏天大量食瓜已經(jīng)讓人的脾胃處于虛弱狀態(tài),加之天氣轉(zhuǎn)涼,吃多了陰寒性質(zhì)的瓜果腸胃自然會不舒服。老人、小孩以及胃腸功能不好的特殊人群尤其要注意。“秋瓜壞肚”,提醒的是在秋天里瓜類水果要少吃,但并不是說完全不能吃,只要不過量,不會對人體造成大的損害。另外秋天里,也有一些水果是可以適當(dāng)多吃的。比如梨可潤肺,能夠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蘋果富含多種維生素和鉀,不但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還可止瀉。龍眼有滋補、強壯、安神、補血等作用,對夜間失眠的老人尤為適宜。葡萄可以預(yù)防疲勞,有益氣、補血、利筋骨、健胃、利尿等作用。總之,市民在挑選水果時應(yīng)盡量選擇當(dāng)季的水果,順著大自然的節(jié)氣吃當(dāng)令的水果,最符合人體脾胃的運化。誤區(qū)三:貼秋膘立秋之后,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說,以補償入夏以來的虧空,其中首選吃肉,“以肉貼膘”,所以叫“貼秋膘”。但貼秋膘也要講究科學(xué)搭配。經(jīng)歷了漫長的酷熱夏季,人們由于頻飲冷飲,常食凍品,多有脾胃功能減弱的現(xiàn)象,如果吃太多的肉類等高蛋白食品,會增加脾胃負(fù)擔(dān),導(dǎo)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亂。因此吃肉要適當(dāng),最好等到天真正涼下來以后。另外,貼秋膘也要分人。天氣轉(zhuǎn)涼,人們食欲大增,飲食會不知不覺地過量。這對于本身就肥胖的人來說更是一種威脅,所以,肥胖者秋季更應(yīng)注意減肥。秋季容易出現(xiàn)口干唇焦等秋燥癥候,進(jìn)補應(yīng)選用“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這類食品有銀耳、百合等。而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患者,進(jìn)補前不妨適度吃點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蓮子、茯苓餅、芡實、山藥等。
具有生津 潤肺 清燥 滋陰食療功效的秋季養(yǎng)生食譜 主要有 雞鴨牛肉 黃鱔魚 紅薯 山楂 銀耳 核桃仁 按照飲食宜忌合理搭配的養(yǎng)生食譜 清燉雞鴨牛肉 清蒸黃鱔魚 紅薯玉米粥 山楂銀耳湯 核桃仁薏米飯
5,跪求調(diào)味配方
1麻辣味汁 【配方】(配制20份菜) 紅油海椒30克(或紅油100克),花椒粉20克,紅醬油30克(如老抽需加水稀釋),精鹽30克,味精20克(碾粉),白糖30克,料酒50克,姜末20克,小麻油等味料加開水750克(或鮮湯)調(diào)制而成。 【配制說明】 本配方味重,口感麻辣、咸鮮、略帶回甜,屬四川口味??烧{(diào)制成味汁澆淋涼菜,也可將以上調(diào)料直接拌制肚絲、鹵牛肉等。此味型紅油、花椒粉(或花椒油)要重。 2紅油味汁 【配方】(配制20份菜) 紅油100克,醬油50克,味精20克,白糖30克,料酒75克,蒜泥50克,精鹽約20克,姜末20克,五香粉15克等味料加開水750克(或鮮湯)調(diào)制而成。 【配制說明】 本配方屬四川口味,以咸鮮香辣味為主,紅油味較重,略帶回甜??烧{(diào)制成味汁澆淋涼菜,也可直接拌入鹵牛肉片,夫妻肺片等涼菜中。3五香味汁 【配方】(配制30份菜) 八角10克,桂皮5克,丁香2克,草果2克,甘草2克,香葉2克,沙仁2克,山奈2克,小茴3克,精鹽約20克,料酒50克,醬油50克,白糖10克,味精10克,姜末20克,小麻油100克等。 【制法】 將以上香料加清水或鮮湯1200克,小火燒開5分鐘后加入味料并倒入容器中,用小麻油封汁燜泡15分鐘后即可使用。 【配制說明】 本配方以五香咸鮮味為主,可直接淋入切好的涼碟中,也可將香料渣去掉,將汁直接拌入鹵菜,另外可適量加入紅油。一般適宜拌肉類鹵制品。 4棒棒味汁 【配方】(配制15份菜) 芝麻醬50克,生抽100克,白醋50克,精鹽20克,紅油30克,蔥花5克,味精15克,小麻油20克,花椒油10克,白糖10克。 【制法】 將以上調(diào)料入碗碟調(diào)勻即成,如口味過重可適當(dāng)兌入清水,調(diào)勻后淋入涼菜中或拌入肚絲、雞絲中即成。 【配制說明】 棒棒味近似怪味,特點是芝麻醬味略濃,可拌雞絲、肚絲、白肉等,口感香辣酸甜。 5蒜泥味汁 【配方】(配制30份菜) 蒜泥250克,精鹽50克,味精50克,白糖30克,料酒50克,白胡椒20克,色拉油100克,小麻油50克。 【制法】 將以上調(diào)料加入清湯或涼開水750克攪拌均勻,然后放入色拉油及小麻油拌均即成。 【配制說明】 此配方汁可直接淋入裝盤的雞絲、肚絲、拌白肉等涼菜中,也可拌入原料然后裝盤。蒜泥味汁一般多用于白煮類涼菜,所以不用醬油,其口味特點是蒜香濃郁,咸鮮開味。 6茄汁味汁 【配方】(配制20份菜) 蕃茄醬200克,白糖300克,精鹽15克,白醋50克,蒜泥30克,姜末10克,色拉油200克。 【制法】 將色拉油入鍋燒熱后下蒜泥及蕃茄醬炒香,再加入清水500克及以上調(diào)料炒勻即成。 【配制說明】 此茄汁可淋澆魚絲、里脊絲等絲狀涼菜中,如遇馬蹄、魚條、藕條則將原料炸制后再入鍋中同茄汁炒入味,炒制時不能勾芡,要以茄汁自芡為主。味型酸甜、蒜香。 7陳皮味汁 【配方】(配制30份菜) 陳皮50克,碎干椒20克,花椒末15克,碎八角15克,精鹽30克,白糖15克,料酒30克,姜片15克,蔥白15克,紅油100克。 【制法】 將陳皮剁成碎末,與以上香料放入鍋中略炸后加入清水750克燒開。將鹵汁倒入容器并淋入紅油,燜泡30分鐘后去掉碎渣物即成。 【配制說明】 本味汁可直接拌入或淋入裝盤的涼菜中。而陳皮牛肉、陳皮白肚丁等涼菜可直接在鍋中收汁上味,但要注意炒出紅油味。味型特點是麻辣鮮香,陳皮味濃。 8糖醋味汁 【配方】(配制15份菜) 白糖250克,大紅浙醋150克,精鹽8克,蒜泥20克,姜末10克,醬油10克,色拉油50克,小麻油50克。 【制法】 將以上調(diào)料加清水250克在鍋中熬化后淋入小麻油即成。 【配制說明】 此糖醋汁常用于涼菜中的糖炙骨、熏魚等,一般是將腌制入味的原料炸熟后用糖醋汁在鍋中收上鹵,出菜時再淋入此汁,糖醋汁在鍋中熬制時一定要有濃稠感為佳。 9姜汁味汁 【配方】(配制20份菜) 去皮凈姜250克,白醋100克,精鹽50克,白胡椒15克,味精25克,色拉油100克,小麻油50克。 【制法】 將凈姜剁成姜茸,加涼開水750克及以上調(diào)料攪拌呈姜汁狀后調(diào)入色拉油和小麻油即成。 【配制說明】 此姜汁最好在食品攪拌器中攪成茸汁,如澆淋涼菜可只用其汁,如拌制雞絲、肚絲、口條等,可連姜茸一起拌均勻。味型特點是開味解膩,略帶辛香味。 10果汁味汁 【配方】(配制15份菜) 果醬100克,棉白糖200克,白醋50克,酸梅醬50克,精鹽5克,檸檬香精1克。 【制法】 將以上調(diào)料加少許果汁飲料調(diào)拌均勻即成。如拌水果丁用可不加果汁飲料,因水果透水。如制魚球、魚點、肉丁等涼菜,可將原料掛糊炸熟,然后在鍋中收汁。 【配制說明】 果汁味常用于春夏季涼菜,并多制為無腥膩的水果黃瓜,一般不加蒜泥,如需作收汁類的魚球、魚點等可適當(dāng)加入姜末。味型特點是酸甜、解油膩、果香濃郁。 11魚香味汁 【配方】(配制15份菜) 姜末50克,蔥白50克,泡紅椒末50克、蒜泥50克,精鹽15克,白糖20克,香醋30克,生抽50克,味精30克,紅油100克,小麻油50克。 【制法】 將以上調(diào)料拌和均勻后再加入白煮的涼菜中,如熟雞片、肚片、毛肚、白肉絲等。 【配制說明】 魚香味型咸鮮、酸辣、回甜,并要重點突出姜蔥味。 12咸鮮味汁 【配方】(配制20份菜) 生抽500克,味精20克,姜末 30克,碎八角15克,碎花椒5克,料酒50克,白糖10克,色拉油50克,小麻油50克,蔥白30克。 【制法】 將以上調(diào)料加清湯或開水250克調(diào)拌均勻后浸泡15分鐘即成。如用老抽只需50克左右,另要多加約500克水或湯汁兌成。 【配制說明】 此味水多用于肉類、雞鴨及腑臟鹵制涼菜的調(diào)味,如果澆淋白肚、白雞之類涼菜,即可用白醬油調(diào)制而成,亦稱“白汁味”。 13怪味味汁 【配方】(配制30份菜) 白醬油300克,姜茸30克,蒜茸30克,花椒粉10克,白糖15克,香醋75克,蔥白30克,芝麻醬50克,味精20克,十三香粉(或五香粉)10克,小麻油75克,料酒50克,紅油100克。 【制法】 將以上調(diào)料加開水250克調(diào)勻即成。此汁可直接澆淋涼拌菜也可拌制涼菜。 【配制說明】 此配方有去腥、解膩、提味的作用,多適用于雞、鴨、野味類鹵制品的調(diào)味。此味型可將原料在鍋中收汁,如肚丁、鴨丁、口條丁、牛肉丁等。味型咸甜、麻辣、酸香兼?zhèn)洹? 14香糟味汁 【配方】(配制10~15份菜) 福建紅糟100克,紹興酒100克,精鹽20克,味精20克,花椒末5克,姜末10克,蔥白末20克,白糖10克。制法】 將以上調(diào)料加鮮湯200克在鍋中燒開晾涼即可,燒制時料酒、蔥白出鍋后再放入。 【配制說明】 此配方可直接澆入切好的涼菜中,如果為整塊白雞、白肉等,可將原料用此味汁浸泡入味后再解刀裝盤。浸泡原料的味汁,可將花椒、姜、蔥等整塊放入。 15麻醬味汁 【配方】(配制15份菜) 芝麻醬100克,精鹽15克,味精15克,白糖10克,蒜泥15克,五香粉5克,色拉油50克,小麻油50克。 【制法】 先將芝麻醬用色拉油調(diào)開,再將以上調(diào)料加入調(diào)勻即成。 【配制說明】 此配方常用于拌白肉、拌雞絲、拌白肚、口條等腥味較小的動物性鹵制品調(diào)味。味型特點是醬香、咸鮮。 16椒麻味汁 【配方】(配制15份制) 花椒30克(去籽),小蔥150克,香醋30克,白醬油150克(如用鹽可加少量涼開水將鹽化開),味精15克,小麻油30克,色拉油50克。 【制法】 將花椒斬成粉末,小蔥切末后與花椒粉同斬成茸,然后加入以上調(diào)料拌勻即成。 【配制說明】 此味汁多用于動物性涼菜的拌制調(diào)味,其干炸制品的涼菜則用于味碟。味型特點是麻、香、咸鮮。 17芥末味汁 【配方】(配制15份菜) 芥末粉200克,精鹽30克,味精15克,白醋50克,料酒50克,白糖10克,小麻油50克。 【制法】 將芥末用熱水化開,再加入以上調(diào)料攪拌后直接淋入原料中。 【配制說明】 芥末味汁常用于拌白肉、雞絲、肚絲等涼菜,并多在夏季使用。北方芥末常與芝麻醬配合調(diào)味,其味型特點是提神、解膩、開味等。 18蔥油味汁 【配方】(配制20份菜) 香蔥末150克(要蔥白),洋蔥末100克,精鹽30克,味精20克,白胡椒10克,白糖10克,料酒50克,花生油200克。 【制法】 將以上調(diào)料入容器中拌勻,再將花生油燒熱淋入調(diào)料中即成。 【配制說明】 蔥油味汁常用于白雞、白肚絲、白肉絲的調(diào)味,其味型特點是蔥香、咸鮮、解腥、提味等,多用于春夏季節(jié)。 19咖喱味汁 【配方】(配制20份菜) 咖喱粉75克,精鹽30克,洋蔥末100克,味精15克,料酒30克,花生油200克。 【制法】 用花生油將洋蔥末略炸后再倒入咖喱粉及以上調(diào)料拌勻即成。 【配制說明】 牛肉、咖喱雞絲等,也可將腌制的魚塊、雞塊炸熟后收汁,其味型特點是咸辣、鮮香、開味。 20色拉味汁 【配方】(一)(配制10份菜) 色拉醬2支(塑料管裝,每支約50克),卡夫奇妙醬約30克,煉乳30克同置碗內(nèi)攪拌均勻即成。 【配方】(二)(配制10份菜) 卡夫奇妙醬100克,蜂蜜30克共同攪拌均勻即成。 【配方】(三)(配制10份菜) 用生雞蛋黃4個,色拉油150~200克,白醋20克,白糖20克,芥末粉10克,共置碗內(nèi)調(diào)制均勻即成。注意調(diào)制時將蛋黃置入碗中,先加少許色拉油,并用筷子攪拌,待蛋黃與油融合后再加油攪動,最后用白糖、白醋、芥末等調(diào)料攪拌均勻即成。 【配制說明】 以上(一)配方是在有色拉醬的情況下的調(diào)配方法;以上(二)配方粵菜中使用較多,但成本較高;以上(三)配方為傳統(tǒng)配制方法,成本較低。 色拉味汁常用于各種水果丁,黃瓜丁,土豆?。ㄐ璩┑陌栉妒褂?,能起到增味、增香、增鮮、增色的效果。 21咸香味汁 【配方】(配制30份菜) 蒜茸200克,姜末50克,十三香粉20克,精鹽約30克,味精粉20克,白糖10克,白胡椒粉10克。 【制法】 將以上配方置碗中,再將色拉油250克入鍋燒熱,倒入調(diào)料中拌勻即成。 【配制說明】 此咸香汁常用于涼菜咸香雞、白切雞、白肚的拌制調(diào)味。此制法是根據(jù)粵菜方法調(diào)制。 22蒜茸油汁 【配方】(配制30份菜) 蒜茸250克,精鹽約50克,味精粉30克,白糖15克,料酒50克,白胡椒10克,花生油300克。 【制法】 將以上調(diào)料及蒜茸同置一容器中拌勻,再用花生油或色拉油燒六成熱后倒入調(diào)料中攪拌均勻即成。 【配制說明】 此蒜茸汁是油汁型味汁,常用涼菜的白雞、金錢肚、白肚、鹽水口條等涼菜的拌制,屬咸鮮蒜香味型。 23姜茸油汁 【配方】(配制30份菜) 姜茸200克,精鹽約50克,味精30克,白糖10克,料酒50克,色拉油或花生油250克,白醋50克。 【制法】 把姜茸置于食品攪拌器并加入涼開水200克攪拌2分鐘,讓其呈姜茸汁狀,然后加入以上調(diào)料攪勻后裝入容器中,花生油燒六成熱后倒入茸汁中即成。 【配制說明】 油水混合汁,常用于白肚、心頭、口條、鴨塊等涼菜的拌制。 24酸辣味汁 【配方】(配制20份菜) 野山椒2小瓶,白醋100克,精鹽20克,味精15克,小麻油50克。 【制法】 將野山椒同辣水用攪拌機打成茸,再加入以上調(diào)料及涼開水500克調(diào)拌均勻后入容器,并淋入麻油即成。 【配制說明】 此配方常用于酸辣白肚絲,酸辣鹵牛肉,酸辣白雞等涼菜調(diào)味之用。 25京醬味汁 【配方】(配制30份菜) 甜面醬400克,味精15克,白糖30克,色拉油100克,小麻油50克。 【制法】 將以上調(diào)料入容器調(diào)拌均勻后蒸10分鐘或者入鐵鍋炒制而成。 【配制說明】 此配方咸鮮回甜,適合于京醬拌白肉、京醬拌雞絲、京醬拌里脊絲,京醬拌豆芽等涼菜。 26麻香京醬汁 【配方】(配制30份菜) 甜面醬200克,芝麻醬200克,白糖30克,味精15克,色拉油100克。 【制法】 將甜面醬用色拉油在鍋中炒香后再加入芝麻醬白糖、味精拌勻即成。 【配制說明】 此醬香咸回甜,適合于拌北方?jīng)霾?,如白肉、鹵腸、鴨丁等。 27白汁味汁 【配方】(配制20份菜) 姜片20克,蒜片20克,花椒2克,八角5克,精鹽25克,蔥白20克,味精5克,白胡椒2克,露酒10克,清湯500克,色拉油50克。 【制法】 將以上調(diào)料入容器中,湯燒沸后沖入調(diào)料中攪勻后冷卻浸泡2小時后瀝去渣,并拌入色拉油即成。 【配制說明】 此配方咸鮮本味,適用于各種花碟及白雞白肚的調(diào)味。 28椒麻油味汁 【調(diào)制】(配制20份菜) 將嫩一點的鮮姜250克入攪拌器攪打成末(攪時可加少量水),然后擠去水后加蔥白200克,精鹽50克,味精30克,糖少許入容器中,淋花生油400克,小麻油100克攪拌成油汁即成。 【配制說明】 此味料為咸鮮姜汁蔥香味,常用于椒麻白肚絲、椒麻雞等涼菜拌味,也可單獨作味碟使用。 29沙姜雞味汁 【調(diào)制】 將沙姜粉、精鹽、味精、白糖(少許)、料酒等味料加花生油攪拌均勻呈油味汁即成。 【配制說明】 此味型香辣咸鮮、去腥解膩,常用于白雞、白肚、白肉等涼菜拌味。 30蔥油雞味汁 【調(diào)制】(配制20份菜) 將洋蔥末150克、蒜泥150克、精鹽50克、味精30克,白胡椒10克,白糖10克等調(diào)料共同拌勻,然后用花生油250克入鍋炒制成油汁即成。 【配制說明】 此蔥油汁咸鮮蔥香,常用于蔥油雞、蔥油肚絲、蔥油蜇皮等調(diào)味,也可作為涮菜味碟之用。 31燒鴨京醬汁 【配方】(配制30份菜) 甜面醬500克,豆瓣醬100克(剁碎),芝麻醬100克,花生醬100克,五香粉20克,白糖30克,味精30克。 【制法】 將以上調(diào)料置于容器中加適量色拉油攪拌均勻后上籠蒸10分鐘即成(炒制也行)。 【配制說明】 此配醬不但用于烤鴨,也可用于油淋乳鴿,脆皮肥腸香酥全鴨,香酥雞等味碟使用。 32川式香辣醬 【配方】(配制20份菜) 甜面醬100克,花生醬50克,荊沙豆瓣醬50克(剁碎),海鮮醬50克,牛肉松50克,紅油100克。 【制法】 將以上調(diào)料共置于容器中攪拌均勻或用少量色拉油在鍋中炒至均勻即成。 【配制說明】 此配方常用于香辣鳳爪、香辣鳳翅、香辣白肚片等,屬香辣醬香型口味。 33川式香油 【配方】(配制20份菜) 菜籽油2500克,八角50克,桂皮50克,京蔥段200克。 【制法】 將菜籽油入鍋燒六成熱,下八角、桂皮、京蔥段炸香后倒入容器中,去掉香料及蔥渣即成。 【配制說明】 此香油用于川式?jīng)霭璨酥?,屬藥料香型,適宜調(diào)制心頭、口條、鹵肚、鹵雞、鹵鴨、鹵腸。 34川式紅油 【配方】(配制20份菜) 干碎紅辣椒2500克,八角100克,桂皮100克,紫草100克,大蔥200克,菜籽油或用過余油10千克以上。 【制法】 將碎紅干椒先用溫油泡漲吸盡油份,再將大部分油燒熱后投入八角、桂皮、紫草、大蔥等,待炸香后將香料撈出,將凈油倒入辣椒中即成。(香料如未炸盡可另作他用)。 【配制說明】 此紅油加了香料后呈香辣川式紅油,可用于各種涼菜及鹵制品的調(diào)味。 35燒烤酸梅醬 【配方】(配制40只烤鵝) 冰花酸梅醬8瓶,白醋1瓶,玫瑰露酒1瓶,白糖約500克,味精20克。 【制法】 將以上調(diào)料共置于凈鍋熬制呈蜂蜜狀后去掉酸梅渣,倒入容器中即成。如果感覺稠度不濃,可適當(dāng)加糖稀調(diào)制。 【配制說明】 此酸梅醬為廣東風(fēng)味,可作為燒鵝仔,烤乳鴿,烤鴨,油淋鴨,琵琶鴨等燒烤的味碟。 36川式香辣味汁 【配方】(配制20份菜) 海椒末100克,芝麻20克,精鹽25克,味精15克,紅油50克等拌和均勻后加適量涼開水兌成。 【配制說明】 此味水辣椒粉較多,呈辣椒醬狀,常用于拌制涼菜的鹵味制品或者辣椒味碟。 37涼菜各種油碟 (1)花椒油碟:用花椒油、生抽、精鹽、白糖、味精調(diào)拌而成。 ?。?)紅油味碟:用紅油、白糖、精鹽、味精調(diào)拌而成。 ?。?)蒜泥油碟:用大蒜泥、色拉油、小麻油調(diào)拌而成。 ?。?)姜汁油碟:用生姜絲(末)、紅醋、色拉油、小麻油調(diào)拌而成。 ?。?)麻辣油碟:用花椒油、紅油調(diào)拌而成。 ?。?)芥末油碟:芥末加胡蘿卜茸、紅椒末、洋蔥末,淋七成熱油而成。 ?。?)五香油碟:八角、桂皮、草果、小茴,陳皮等碾碎后,淋七成熱油而成。 (8)咖喱油碟:用咖喱油、紅油、洋蔥末調(diào)拌均勻即成。此姜茸呈用咖喱味汁可直接淋入熟制的動物性原料涼菜,如咖喱。
溫馨提示:勸你不要做這些油炸食品來危害國人來,辦個其他營養(yǎng)食品加工廠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