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光瓶酒有哪些,各省最火的光瓶酒

文東之前說過,百元以下的酒盡量別選醬香,要選可以選茅臺的迎賓酒、王子酒,習酒的紅習醬,郎牌郎酒等品牌酒。而北大倉酒的輝煌在研制之后,1962年北大倉在東北白酒質(zhì)量比賽中被評為“東北白酒第一”。嚴格意義來講,就是食用酒精勾兌的酒,并不能稱為醬香酒。

你喝過哪些小瓶裝的白酒?

喝過的小瓶酒多了去了:二鍋頭、雙溝同花順、江小白、小瓶天之藍等等。 雙溝同花順小瓶酒在酒水場上種類繁多,但是調(diào)研走訪后,可以形成主導或著是趨勢的酒水產(chǎn)品不多,當我們在運作酒水市場的時候我們都會配備一定的小瓶酒,但是作為小瓶酒的作用我們是怎樣看待的呢? 小瓶天之藍買贈、刮獎、贈飲還是其他?小瓶酒、大作為,如何能通過小瓶酒來撬動酒水市場或這是增加核心酒水消費者的口感培育,如何把小瓶的作用發(fā)揮到底,并且占領(lǐng)酒水消費者的味蕾,這是當前酒水招商企業(yè)需要考慮的,下面通過一些案例以及策略解讀小瓶酒的成功運作。

一、小瓶酒的定位小瓶酒顧名思義是容量比較小,但是酒水銷售量卻不能小視,主要是白酒招商企業(yè)賦予小瓶酒怎樣的使命,定位不同,其責任固然不同。 小瓶天之藍(左)夢之藍手工班(右)二、小瓶酒的現(xiàn)象小瓶酒的崛起主要凸顯在蘇酒以及東北酒之間,蘇酒擁有良好的名酒基因,而東北酒擁有較好的成本優(yōu)勢,但是從整個的運作上來看,蘇酒塑造的一直都是小瓶酒、高品位,而東北酒塑造的一直是小瓶酒、親民化。

買的有些醬香白酒怎么有臭味?

買的醬香酒為什么會有臭味?這個應該題主心知肚明吧~是不是在某購物網(wǎng)站上買的十幾塊錢一瓶的?是不是在某個新聞網(wǎng)站彈出來的某到付的“醬香酒”?是不是聽說電視廣告、電臺上的某醬香酒廠家大放血?又或者是哪個美食街地攤賣的“茅臺酒”?······究其原因,還是買的酒的品質(zhì)有問題。估計你買的醬香酒有臭味,估計是串沙酒,串沙酒指的是坤沙蒸煮9次以后剩下的酒糟加上食用酒精蒸餾出來的酒,叫做串沙酒。

嚴格意義來講,就是食用酒精勾兌的酒,并不能稱為醬香酒。醬香酒指的是純糧食釀造出來的酒,工藝分為坤沙、碎沙、翻沙,品質(zhì)分別由高到低。俗稱的茅臺酒,正是坤沙工藝。要說茅臺酒有什么異味,就可能會有點漆香味讓小部分人有點不適應,其他的味道,都讓人舒心舒適。還要一些其他醬香的香味,一般市面上的酒也聞不到,那就是醬香老酒有種特殊的味道,我們貴州人稱為:枇杷蟲味。

至于說是臭味,很顯然不會是好酒。文東也經(jīng)常品嘗過一些市面上的低端酒,大部分的臭味來自于酒糟味,很顯然就是串酒的味道,刺鼻、雜陳,聞起來讓人有點惡心,喝起來卻又能入得了口,更有甚者,能明顯感覺到添加劑的味道。這種酒,少喝為妙。文東之前說過,百元以下的酒盡量別選醬香,要選可以選茅臺的迎賓酒、王子酒,習酒的紅習醬,郎牌郎酒等品牌酒。

要不就選其他香型,清香汾酒、濃香等。百元以下的醬香酒,賭的成分很大,賭你運氣好不好能買到純糧的,更不用提三十元以下的醬香酒,這種酒看得不是酒質(zhì),看得是體質(zhì),體質(zhì)好的應該沒事。酒這行水很深,連“陳靜替父賣酒”的情懷酒都火了好多年,剛開始出來的時候在淘寶上火得不行,這不前陣子報道出來才被端了。所以買酒,一定要擦亮雙眼。

北大倉和汾酒有什么區(qū)別?哪個更好?

北大倉和汾酒,幾乎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酒類,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比以下來說說兩者的差距。從工藝和香型上看:北大倉酒屬于麩曲醬香酒,而汾酒屬于大曲清香酒,兩者在工藝和香型上幾乎完全不同。按曲種來分,一個是麩曲、一個是大曲,本身清香酒的出酒率就很高,而麩曲酒的出酒率則是更高、制作周期短、損耗率低。這就注定了無論是大曲清香還是麩曲醬香酒,他們部分產(chǎn)品的成本并不高。

汾酒采用傳統(tǒng)的“清蒸二次清”、地缸、固態(tài)、分離發(fā)酵法。所用原料和輔料分別用蒸汽常壓清蒸,然后使用。一般原料蒸煮后,加曲放入陶缸中發(fā)酵28天,再取出蒸餾,把蒸過的醅再加曲發(fā)酵28天,再蒸餾,充分利用了原料中的淀粉,然后把酒糟作為飼料。北大倉最早的時候是引進了茅臺系列的釀造工藝,但是因為當?shù)氐臍夂虻茸匀粭l件不適宜,所以只能改革工藝。

例如增加麩曲醬酒勾調(diào)等,成為與茅臺不同的麩曲醬香酒,北大倉酒也是國內(nèi)最早的麩曲醬香酒。另外在制曲中加入了大豆,減少發(fā)酵和制曲輪次,克服了地理環(huán)境帶來的劣勢,同時也節(jié)省了成本。從釀造歷史來看:在這一點上汾酒無疑是遠超北大倉酒。汾酒有著4000年左右的歷史,早在1500多年前的汾清酒還是北齊的宮廷御酒。杜牧后來有詩寫到“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但是古代的這些汾清酒之類的均屬于黃酒。

到了明清時期,汾酒便衍生出了白酒的產(chǎn)品,此時正值晉商鼎盛時期。晉商四處江上青,也將汾酒的制作技藝帶到了全國各地,汾酒的技藝和思想影響了一大批酒類,包括像后來的茅臺、黃鶴樓等名酒。1948年汾陽市解放,杏花村汾酒收歸國有,并且還成為了開國大典上的國宴用酒。而北大倉酒的歷史就要短很多了。北大倉酒前身為創(chuàng)制于民國三年(1914年)的“聚源永”燒鍋,采用醬香型白酒傳統(tǒng)工藝技術(shù)創(chuàng)建的一家酒坊。

1946年聚源永燒鍋成為公私合營,1951年正式收歸國有。現(xiàn)代意義上的北大倉酒是1958年正式開始研制成功的。當時是為了紀念開墾北大荒的官兵、學生、知青、黨員干部等等,正式將這款酒命名為北大倉。從白酒界的地位來看:在這方面北大倉也比不過汾酒。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鼻祖,與茅臺有著國酒之爭,1915年汾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甲等金質(zhì)大獎章,在建國后的五屆名酒評選上均被評委國家級名酒。

而且在改革開放后,憑借著巨大的產(chǎn)量蟬聯(lián)數(shù)年中國白酒第一。目前汾酒仍然是國內(nèi)清香型白酒的領(lǐng)頭羊,其擁有汾酒和竹葉青兩大國家級名酒。而北大倉酒的輝煌在研制之后,1962年北大倉在東北白酒質(zhì)量比賽中被評為“東北白酒第一”。在1984年的輕工業(yè)部酒類質(zhì)量大賽中榮獲銀獎,被譽為“北國茅臺”。北大倉在東北地區(qū)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是放到全國的知名度就不太高了。

在產(chǎn)品結(jié)構(gòu)上:汾酒的產(chǎn)品結(jié)構(gòu)比較完善,從百元以下有著很多品質(zhì)不錯的口糧酒,像黃(紅)蓋玻汾、乳玻汾、出口汾、出口瓷汾、地球汾等等。在中端酒以老白汾十年、十五年、商務汾等等。在次高端、高端領(lǐng)域有青花汾系列,例如青花汾二十、三十、四十、中國龍、五十等等。汾酒的產(chǎn)品全國化推進加快,在許多省市都能買到。北大倉的產(chǎn)品主要分布在中低端領(lǐng)域,百元以下尤其以北大倉部優(yōu)經(jīng)典、北大倉部優(yōu)50度、北大倉全家福、大大部優(yōu)等最為著名。

中檔酒有北大倉部優(yōu)十年、北大倉君妃50度最為著名;在高檔酒方面以北大倉君妃二十年、北大倉國標優(yōu)級為主,但是銷售量較小。北大倉在中低端不缺乏性價比高的好酒,但如果要是高端酒的話,性價比和認可度確實比不上青花汾。在口感上:撇開高端的青花汾,從傳統(tǒng)的中低端汾酒來看,汾酒從香氣上就十分干凈利落,糧香和酒糟香特別明顯。

汾酒喝起來清香雅致,不艷麗,干凈利索,回甘明顯,入口綿、勁而甜、咽下去就是一股清流,層次遞進上沒有迂回,但不失婉轉(zhuǎn)。汾酒是清香正宗,口感上是典型的一清到底,是白酒世界里一股低調(diào)、不奢華、有內(nèi)涵的清流。有人說黃蓋汾太過猛烈,但其實放個一年左右酒體就會醇和很多了。北大倉部優(yōu)酒體微黃,酒花豐滿,但消散速度有點快。

北大倉部優(yōu)香氣主體香突出且香氣獨特,其香氣是醬香、酸香、酒海氣息、蜜香、糟香的復合香氣,整體香氣缺乏幽雅。入口醇厚,但是落口以后,舌頭上能感受到濃一些的酸感,就像發(fā)酵過了一樣,尾段的焦糊感也不錯,整個酒體表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還是比較不錯的。但是北大倉唯一的缺點就是醬味淡了一些,跟真正的大曲醬香酒還有一點差距。

最后:其實北大倉跟汾酒本來就有著巨大的差距,但是也并不是一定要推薦汾酒。汾酒幾乎象征了清香酒中的最高水平,而北大倉只是醬香酒中較為基礎(chǔ)的一款。無論是你想喝哪個層次和價格帶的清香酒,汾酒無論在質(zhì)量還是性價比上幾乎都能滿足。而如果想要嘗一嘗醬香酒,尤其是買中低端的醬香口糧酒,北大倉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如果要買高端醬香酒,建議還是選一些更好的大曲醬香酒。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