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誰知道沁河的發(fā)源地
沁河,黃河支流。發(fā)源于山西省太岳山東麓平遙縣境,自北而南,過沁潞高原,穿太行山,進入沖積平原,于河南省武涉縣境入黃河,河長485公里。流域面積1.29萬平方公里,其中石質山林占53%,山高坡陡林密;土石丘陵占35%,地形多寬墚大峁,有不少草地和零星林地;河谷盆地占10%,晉城、高平為有名的澤州盆地,土層深厚,為主要的農業(yè)區(qū)。沁河河源至五龍口河道,谷深流曲,尤其自潤城至五龍口段,河道斬切太行山,蛇曲特甚,岸壁陡立,水流湍急,水力較豐。沁河出五龍口,流經沖積平原之上,兩岸筑有堤防,河床高出兩岸地面2~4米,和黃河下游河道相似,也是“地上河”。沁河下游的灌溉相傳始于秦代,盛唐時曾達2.3萬公頃。清康熙時在丹河上筑“九道堰”,除濟衛(wèi)通航外,還可灌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已建成中型水庫5座,流域水利建設發(fā)展很快,灌溉面積達13.7萬公頃。丹河上建有青天河水電站。
2,沁河的水文特征
沁河流域屬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0~14.4℃,無霜期173~220天。年降水量自南而北遞減,上中游平均為617毫米,下游600~720毫米。小董站年平均天然徑流量為17.8億立方米,其中,82%來自五龍口以上,其余來自丹河。年徑流的年際變化及年內分配很不均衡,小董站1965~1966年實測年徑流量為2億立方米,僅為多年平均徑流量的13%。7~10月徑流量約占年徑流量的60%以上,而春灌期3~6月徑流量僅占17%。年平均輸沙量為720萬噸,80%集中在7~8月。沁河流域是黃河三門峽至花園口間洪水來源區(qū)之一。沁河洪水約有60%~70%來自五龍口以上,據調查考證,1482年(明成化十八年)陽城九女臺曾發(fā)生洪峰流量14000立方米每秒。 河道曲折率(彎曲度)為1.95。沁河流域面積13532平方公里(含支流丹河在內),其中河南省境內僅1228平方公里,占沁河全流域的10.2%。沁河在五龍口以上,河谷深切50~60米,多急流瀑布,谷底礫石廣布,僅局部地段,坡度較緩;出五龍口后,坡度猛降,接納北來的丹河,流行于平原上,兩岸有堤束水。在省境沁河干流長125公里。落差194米,平均比降1.55‰。沁河水資源比較豐富,1953~1979年,沁河控制性水文站小董站的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為17.8億立米,五龍口為14.3億立米。丹河山路平站為322億立米。沁河約90%以上的徑流量來自山西省,河南省來水量很少。沁河多年平均汛期6~9月天然徑流量占全年總水量的50~60%,最大年徑流量為最小年徑流量的四倍左右。沁河洪水由暴雨形成,多發(fā)生在每年七、八月間。五龍口站實測最大洪峰流量為4280立米/秒。小董站1982年8月2日洪峰流量為4130立米/秒,五龍口歷史最大洪峰流量出現在1895年8月8日,為5940立米/秒。沁河含沙量少,全流域平均的侵蝕模數每平方公里為619噸(小董站1951~1979年),屬水清沙少的河流。多年平均輸沙量為798萬噸(小董站),年際變化較大,歷年最大在1954年,為3130萬噸,歷年最小為1965年45.8萬噸,年內分配不均,汛期6~8月輸沙量占年輸沙量的86%。沁河河水質好,受污染輕微。
沁河是黃河一級支流。 發(fā)源于山西省平遙縣黑城村。自北向南,流經山西高原的沁源縣、安澤縣等地,于山西晉城市沁水縣、陽城縣潤城鎮(zhèn)切穿太行山,自山西省晉城市郊區(qū)的拴驢泉進入濟源市紫柏灘出山西省境,流入河南省,經濟源、沁陽、博愛、溫縣,于武陟縣城南方陵村流入黃河。總流域面積12900平方公里。全長485公里。沁河的水文特征:沁河流域屬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0~14.4℃,無霜期173~220天。年降水量自南而北遞減,上中游平均為617毫米,下游600~720毫米。河道曲折率(彎曲度)為1.95。在五龍口以上,河谷深切50~60米,多急流瀑布,谷底礫石廣布,僅局部地段,坡度較緩;出五龍口后,坡度猛降,接納北來的丹河,流行于平原上,兩岸有堤束水。落差194米,平均比降1.55‰。沁河水資源比較豐富,沁河多年平均汛期6~9月天然徑流量占全年總水量的50~60%,最大年徑流量為最小年徑流量的四倍左右。沁河含沙量少,屬水清沙少的河流。多年平均輸沙量年際變化較大,年內分配不均,汛期6~8月輸沙量占年輸沙量的86%。沁河河水質好,受污染輕微。
黃河一級支流沁河流域屬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0~14.4℃,無霜期173~220天。年降水量自南而北遞減,上中游平均為617毫米,下游600~720毫米。小董站年平均天然徑流量為17.8億立方米,其中,82%來自五龍口以上,其余來自丹河。年徑流的年際變化及年內分配很不均衡,小董站1965~1966年實測年徑流量為2億立方米,僅為多年平均徑流量的13%。7~10月徑流量約占年徑流量的60%以上,而春灌期3~6月徑流量僅占17%。年平均輸沙量為720萬噸,80%集中在7~8月。沁河流域是黃河三門峽至花園口間洪水來源區(qū)之一。沁河洪水約有60%~70%來自五龍口以上,據調查考證,1482年(明成化十八年)陽城九女臺曾發(fā)生洪峰流量14000立方米每秒。[5] 河道曲折率(彎曲度)為1.95。沁河流域面積13532平方公里(含支流丹河在內),其中河南省境內僅1228平方公里,占沁河全流域的10.2%。沁河在五龍口以上,河谷深切50~60米,多急流瀑布,谷底礫石廣布,僅局部地段,坡度較緩;出五龍口后,坡度猛降,接納北來的丹河,流行于平原上,兩岸有堤束水。在省境沁河干流長125公里。落差194米,平均比降1.55‰。沁河水資源比較豐富,1953~1979年,沁河控制性水文站小董站的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為17.8億立米,五龍口為14.3億立米。丹河山路平站為322億立米。沁河約90%以上的徑流量來自山西省,河南省來水量很少。沁河多年平均汛期6~9月天然徑流量占全年總水量的50~60%,最大年徑流量為最小年徑流量的四倍左右。沁河洪水由暴雨形成,多發(fā)生在每年七、八月間。五龍口站實測最大洪峰流量為4280立米/秒。小董站1982年8月2日洪峰流量為4130立米/秒,五龍口歷史最大洪峰流量出現在1895年8月8日,為5940立米/秒。沁河含沙量少,全流域平均的侵蝕模數每平方公里為619噸(小董站1951~1979年),屬水清沙少的河流。多年平均輸沙量為798萬噸(小董站),年際變化較大,歷年最大在1954年,為3130萬噸,歷年最小為1965年45.8萬噸,年內分配不均,汛期6~8月輸沙量占年輸沙量的86%。沁河河水質好,受污染輕微。望采納
沁河流域屬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0~14.4℃,無霜期173~220天。年降水量自南而北遞減,上中游平均為617毫米,下游600~720毫米。小董站年平均天然徑流量為17.8億立方米,其中,82%來自五龍口以上,其余來自丹河。年徑流的年際變化及年內分配很不均衡,小董站1965~1966年實測年徑流量為2億立方米,僅為多年平均徑流量的13%。7~10月徑流量約占年徑流量的60%以上,而春灌期3~6月徑流量僅占17%。年平均輸沙量為720萬噸,80%集中在7~8月。沁河流域是黃河三門峽至花園口間洪水來源區(qū)之一。沁河洪水約有60%~70%來自五龍口以上,據調查考證,1482年(明成化十八年)陽城九女臺曾發(fā)生洪峰流量14000立方米每秒。[5] 河道曲折率(彎曲度)為1.95。沁河流域面積13532平方公里(含支流丹河在內),其中河南省境內僅1228平方公里,占沁河全流域的10.2%。沁河在五龍口以上,河谷深切50~60米,多急流瀑布,谷底礫石廣布,僅局部地段,坡度較緩;出五龍口后,坡度猛降,接納北來的丹河,流行于平原上,兩岸有堤束水。在省境沁河干流長125公里。落差194米,平均比降1.55‰。沁河水資源比較豐富,1953~1979年,沁河控制性水文站小董站的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為17.8億立米,五龍口為14.3億立米。丹河山路平站為322億立米。沁河約90%以上的徑流量來自山西省,河南省來水量很少。沁河多年平均汛期6~9月天然徑流量占全年總水量的50~60%,最大年徑流量為最小年徑流量的四倍左右。沁河洪水由暴雨形成,多發(fā)生在每年七、八月間。五龍口站實測最大洪峰流量為4280立米/秒。小董站1982年8月2日洪峰流量為4130立米/秒,五龍口歷史最大洪峰流量出現在1895年8月8日,為5940立米/秒。沁河含沙量少,全流域平均的侵蝕模數每平方公里為619噸(小董站1951~1979年),屬水清沙少的河流。多年平均輸沙量為798萬噸(小董站),年際變化較大,歷年最大在1954年,為3130萬噸,歷年最小為1965年45.8萬噸,年內分配不均,汛期6~8月輸沙量占年輸沙量的86%。沁河河水質好,受污染輕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