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道文化(禮道的意思)

1. 禮道文化

古代沒有專門教育幼兒的公立學校,有的只是地方私立學校,也叫私塾、蒙學,蒙學相對于小學簡單,但也是講究正襟危坐、符合禮教的。

私塾有多種:有塾師自己辦的教館、學館、村校,有地主、商人設(shè)立的家塾,還有屬于用祠堂、廟宇的地租收入或私人捐款興辦的義塾。私塾產(chǎn)生于春秋時期,作為私學的一種,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除秦朝曾短暫停廢外,2000余年延綿不衰,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搖籃,它與官學相輔相成,并駕齊驅(qū),共同為傳遞中華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人才,勤苦耕耘,不懈奮斗,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蒙學教室布置

蒙學教室和小學私塾其實區(qū)別不大,進入正堂,先入眼簾的是先師孔子行教像,以及香爐、神位之類。學生第一次拜師時,需要先向孔子神位行禮,再向老師行禮,一板一眼,在這樣的禮道引導和氣氛熏陶下,幼兒會不自覺形成對知識的尊重和對老師的敬畏之心?,F(xiàn)在很多國學教室,孔子的畫像都僅僅是作為裝飾畫掛在一旁,不是正統(tǒng)的國學教育思想。

一般教室正堂內(nèi)有教師桌居中或居右,下面是一張張學生桌和蒲團,宋代以前多用矮桌和蒲席,學生和老師都跪坐教學。宋代以后出現(xiàn)太師椅和長椅,才逐漸改為正坐教學。國學教育,教的就是一個“禮”字,或說“理”字,宇宙之理、社會之禮、為人之理,就需要正襟危坐、屏氣細聽,如果從那里搖搖晃晃、大聲喧嘩,就失去了國學教育的氛圍和作用了。

一間合格的國學教室,需選用具有古風味道的桌椅教具,而且要統(tǒng)一風格,不能摻雜使用,也不能就放幾張木制甚至塑料桌椅充數(shù),這樣既沒有濃郁的國學教育氛圍,也沒法讓學生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應(yīng)該追求正統(tǒng)國學教育,讓孩子們體會到知識是需要尊重的,獲得知識是需要勤奮和感恩的。

2. 禮道的意思

1.禮道的意思是指蘇州禮道商貿(mào)有限公司。

2.公司經(jīng)營范圍是:一般項目:辦公用品銷售;勞動保護用品銷售;建筑裝飾材料銷售;建筑材料銷售;汽車裝飾用品銷售;汽車零配件零售;汽車零配件批發(fā);新能源汽車電附件銷售;新能源汽車換電設(shè)施銷售;新能源汽車生產(chǎn)測試設(shè)備銷售(除依法須經(jīng)批準的項目外,憑營業(yè)執(zhí)照依法自主開展經(jīng)營活動)。

3. 禮樂文化和禮儀文化

周禮分為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

《周禮》中記載先秦時期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風俗、禮法諸制,多有史料可采,所涉及之內(nèi)容極為豐富,無所不包,堪稱為中國文化史之寶庫。

《周禮》是儒家經(jīng)典,十三經(jīng)之一,是西周時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周公旦所著。《周禮》、《儀禮》和《禮記》合稱“三禮”,是古代華夏禮樂文化的理論形態(tài),對禮法、禮義作了最權(quán)威的記載和解釋,對歷代禮制的影響最為深遠。

4. 禮道文化繪畫

西施-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

西施(生卒年不詳,一說卒于前473年),一作先施 ,本名施夷光 ,春秋時期越國美女,一般稱為西施,后人尊稱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國句無苧蘿村(今浙江省諸暨市苧蘿村) 。出身貧寒,自幼隨母浣紗江邊,故又稱"浣紗女"。她天生麗質(zhì)、秀媚出眾,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越王勾踐在對吳國戰(zhàn)爭中失利后,采納文種"伐吳九術(shù)"之四"遺美女以惑其心,而亂其謀",于苧蘿山下得西施、鄭旦二人。并于土城山建美女宮,教以歌舞禮儀,飾以羅 ,教以容步,習于土城,臨于都巷。三年學成,使范蠡獻于吳王。吳王夫差大悅,筑姑蘇臺,建館娃宮,置二女于椒花之房,沉溺酒色,荒于國政,而寵嬖西施尤甚。勾踐滅吳后,西施隨范蠡泛五湖而去,不知所終。一說沉江而死,一說復歸浣江,終老山林。

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huán)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之美譽,其中的"沉魚",講的就是"西施浣紗"的經(jīng)典傳說。

人物介紹

西施西施,名夷光,春秋時期越國人,出生于浙江諸暨苧蘿山村。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稱西子。天生麗質(zhì)。當時越國稱臣于吳國,越王勾踐臥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救國,與鄭旦一起被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亂吳宮,以霸越。

施夷光世居越國苧蘿。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苧羅山下臨浣紗溪,江中有浣紗石,傳說西施常在此浣紗,西施灘因而得名。西施天生麗質(zhì),稟賦絕倫,相傳連皺眉撫胸的病態(tài),亦為鄰女所仿,故有“東施效顰”的典故。越王勾踐三年(公元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蘇省吳縣西南)擊敗越國,越王勾踐退守會稽山(今浙江省紹興南),受吳軍圍攻,被迫向吳國求和,勾踐入?yún)菫橘|(zhì)。釋歸后,勾踐針對吳王淫而好色的弱點,大夫文種獻滅吳九策,其中最毒辣的便是美人計。與范蠡設(shè)計:“得臨浦苧蘿山賣薪女西施、鄭旦”,準備送于吳王。大夫范蠡奉命巡行全國勘察美女。他來到苧蘿村,遇到了鄭旦和西施一對姊妹花。他愛鄭旦,更愛西施,一次假面舞會的誤會中,他向西施坦露了真情,西施也愛上了這位范郎。然而文種的到來結(jié)束了這段芬芳纏綿的愛情,他將鄭旦和西施帶回會稽,教習歌舞,準備獻給吳王夫差。越王寵愛的一宮女認為:“真正的美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體態(tài)。”西施只具備了第一個條件,還缺乏其他兩個條件。于是,越王花了三年時間,教以歌舞、步履、禮儀等。

西施發(fā)憤苦練,在悠揚的樂曲中,翩躚起舞,婀娜迷人,進而訓練禮節(jié),由一位浣紗女成為修養(yǎng)有素的宮女, 馮寶寶版西施舉手投足間,均顯出體態(tài)美,待人接物,十分得體。然后,又給她制作華麗適體的宮裝,方進獻吳王。吳王夫差大喜,在姑蘇建造春宵宮,筑大池,池中設(shè)青龍舟,日與西施為水戲,又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歡宴的館娃閣、靈館等,西施擅長跳“響屐舞”,夫差 又專門為她筑“響屐廊”,用數(shù)以百計的大缸,上鋪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鈴,放置起來,鈴聲和大缸的回響聲,“錚錚嗒嗒”交織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癡,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終于走向亡國喪身的道路。

結(jié)局西施的結(jié)局一共有三種說法。

西施根據(jù)傳說在吳亡后和心愛的人范蠡駕扁舟,入太湖,不知所終;還有一種是吳亡后被沉溺于江中,其實由于史書沒有明確記載,西施的歸宿也只好千古存疑了。但人們普遍流傳的版本更傾向于前者,那么,西施無疑是四大美女中最幸福的一位。

也有人認為西施最后愛上了吳王,在吳王死后追隨他而去。

名字由來

苧蘿有東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西施的父親賣柴,母浣紗,西施亦常浣紗于溪,故又稱浣紗女。

西施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事實上,“沉魚落雁”是個成語,通常認為出自《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糜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痹馐钦f動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

也有人認為唐代宋之問歌詠西施的《浣紗篇》:“鳥驚入松蘿,魚畏沈荷花?!笔沁@個成語的出處,故認為沉魚代表西施。

西施浣紗

西施,原名無人所知,原姓王,浙江諸暨人,出生于浙江諸暨苧蘿村,苧蘿有東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施姓后裔生活在浣紗溪畔。其父賣柴,母浣紗,西施亦常浣紗于溪,故又稱浣紗溪。在當年西施浣紗之處。系一巨大方石,古樸蒼褐。上鐫“浣紗”二字。為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手筆。南北朝劉宋孔靈符《會稽記》云:諸暨苧蘿山,有西浣紗石?!遁浀刂尽贰ⅰ妒乐尽?、《嘉泰會稽志》亦載:“勾踐索美女以獻吳王,得諸暨苧蘿山賣薪女,曰西施。山下有西施浣紗石”。歷代文人學士喜作歌驪之行,唐大詩人李白《送祝八之江東賦得浣紗石》云:“西施越溪女,明艷光云?!慈?yún)峭鯇m殿時,浣紗古石今猶在。”浣紗石現(xiàn)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吨袊麆俎o典》列有條目。1964年原《人民日報》社社長范長江,游覽苧蘿后時,寫有“浣紗石上留蹤跡,越女英名傳四方”長律一首。如今在浣紗石上方,重修了古色古香的浣紗亭,又修建了游步道和棧橋,還有著名書法家沙孟海題寫的“西施浣紗處”摩崖。

歷史典故

沉魚西施天生麗質(zhì),婀娜迷人,浣紗時魚見其美而忘記了游水,漸沉于水底,故譽其有“沉魚”之美。

事實上,“沉魚落雁”是個成語,通常認為出自《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糜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痹馐钦f動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

也有人認為唐代宋之問歌詠西施的《浣紗篇》:“鳥驚入松蘿,魚畏沈荷花?!笔沁@個成語的出處,故認為沉魚代表西施。

西施賣相據(jù)說,當年越國選美,西施名列榜首。在進京途中,行人爭相圍觀,結(jié)果造成交通堵塞,寸步難行。護送西施的越國相國范蠡,見此盛況,心生一計,索性叫西施住進路旁旅社的一幢華麗小樓,而后四處張榜:欲見美女者,付金錢1文。

告示貼出,四下轟動。西施登上朱樓,憑欄而立,飄飄然似仙女下凡。觀賞者排成長龍,為一睹西施芳容,慷慨解囊,有的竟付兩三次之多,真是百看不厭。3天下來,范相國所得金錢無數(shù)。進京后,他把這些錢都交到國庫。西施因此仰慕范蠡的才智和品德,兩人遂結(jié)為生死之交。范蠡的舉措,不折不扣地為后代的“美女經(jīng)濟”開了先河。

西施與珍珠珍珠被人類利用已有數(shù)千年的歷史,傳說她是西施的化身。

西施本是月宮中嫦娥的掌上明珠,她奉玉帝之命,下凡來拯救吳越兩國黎民百姓脫離連年戰(zhàn)亂之苦,珍珠便是她的化身。西施

原來嫦娥仙子有一顆閃閃發(fā)光的大明珠,十分逗人喜愛,常常捧在掌中把玩,平時則命五彩金雞日夜守護,唯恐丟失。而金雞也久有把玩明珠的欲望,趁嫦娥不備,偷偷將明珠含在口中,躲到月宮的后面玩賞起來,將明珠拋上拋下,煞是好玩。但一不小心,明珠從月宮滾落下來,直飛人間。金雞大驚失色,為逃避責罰,也隨之向人間追去。

嫦娥得知此消息后,急命玉兔追趕金雞。玉兔穿過九天云彩,直追至浙江諸暨浦陽江邊上空。正在這一天,浦陽江邊山下一施姓農(nóng)家之妻正在浦陽江邊浣紗,忽見水中有顆光彩耀眼的明珠,忙伸手去撈,明珠卻像長了翅膀似的徑直飛入她的口中,并鉆進腹內(nèi)。施妻從此似有了身孕。

一晃十六個月過去了,女子只覺的腹痛難忍,但就是不能分娩,急得她的丈夫跪地禱告上蒼。忽一日只見五彩金雞從天而降,停在屋頂,頓時屋內(nèi)珠光萬道。恰在這時,只聽哇的一聲,施妻生下一個光華美麗的女孩,取名為西施。故有“嘗母浴帛于溪,明珠射體而孕?!敝f。

西施長大后,化解了吳越兩國的仇怨之后,就化作珍珠留在人間,為黎民百姓的健康長壽、養(yǎng)顏美容繼續(xù)做出貢獻。自此諸暨變成了世代養(yǎng)殖珍珠之鄉(xiāng)而馳名中外,這一傳說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美中不足

西施大腳。素有“沉魚”之譽的西施雖然美麗,但是腳卻比一般人的大,于是她想方設(shè)法地掩蓋這個缺點,因為她喜歡跳舞,所以她經(jīng)常穿長裙,又為自己特制了一雙木屐,結(jié)果因為鞋子高了一塊,不但看不出來腳大,還因為走路時左右搖擺,加之長裙飄飄,反而格外地突出了娉婷身材,翩翩風姿。

西施與舞蹈

西施是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人之一,也是人們所熟悉的著名美人計的主角。但是大家并不一定知道西施同時還是歷史上著名的舞蹈家。 西施是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時期著名的宮廷舞蹈家。越王勾踐為了顛覆吳國的政權(quán),設(shè)計把美麗的西施姑娘當作禮物送給了吳王夫差。吳王首先為西施的美貌所傾倒,當知道西施擅長舞蹈時,命人將御花園的一條長廊的地下挖空,然后放進大缸(如同現(xiàn)代的共鳴箱),上面再鋪好漂亮的木板。西施在裙邊綴滿了小巧的鈴鐺,穿上木屐,每當她的木屐在地板上跺步時,腳下就會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叮叮塔塔”的回聲,裙邊的小鈴鐺也會跟著響起“叮叮鐺鐺”的清脆悅耳聲音,加上她的美貌和優(yōu)美的舞姿,迷倒了吳王。吳王擁著美人,

把西施跳的舞蹈稱為“響屐舞”,并把這個長廊命為“響屐廊”。

東施效顰原文:西施病心而顰其里,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

譯 文: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見她手捂胸口,雙眉皺起,流露出一種嬌媚柔弱的女性美。當她從鄉(xiāng)間走過的時候,鄉(xiāng)里人無不睜大眼睛注視。

這一天,東施看到西施捂著胸口、皺著雙眉的樣子竟博得這么多人的青睞,因此回去以后,她也學著西施的樣子,手捂胸口,緊皺眉頭,在村里走來走去。哪知這丑女的矯揉造作使她樣子更難看了。結(jié)果,鄉(xiāng)間的富人看見丑女的怪模樣,馬上把門緊緊關(guān)上;鄉(xiāng)間的窮人看見丑女走過來,馬上拉著妻、帶著孩子遠遠地躲開。人們見了這個怪模怪樣模仿西施心口疼,在村里走來走去的丑女人,簡直像見了瘟神一般。

素描《西施》這個丑女人只知道西施皺眉的樣子很美,卻不知道她為什么很美,而去簡單模仿她的樣子,結(jié)果反被人譏笑。每個人都要根據(jù)自己的特點,揚長避短,尋找適合自己的形象,盲目模仿別人的做法是愚蠢的。

寓 意

比喻不了解人家真正長處,而去生搬硬套,結(jié)果事與愿違。也泛指機械的模仿者愚蠢可笑。

歷史考證

范蠡與西施的愛情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盡人皆知。但在歷史文獻中卻找不到蹤跡。專記越史的《國語·越語》、《越絕書》、《史記·越世家》以及《吳越春秋》、《史記·貨西施殖列傳》均不見范蠡與西施的戀愛關(guān)系。從史實考察,范蠡故里在楚國三戶(河南南陽境內(nèi)),西施家住越國諸暨苧羅村,年輕時范蠡與西施都沒離開過家鄉(xiāng),不可能有見面的機會,更不能成為情侶。范蠡入越后,身居高官,也不可能去諸暨去見浣沙女西施。勾踐為了腐化吳王夫差獻美女西施、鄭旦于吳,此時范蠡有見到西施的機會,但范蠡也不會從中插上一腳,去和西施談戀愛。

關(guān)于是誰把西施獻給夫差的,史書記載不一?!对浇^書》說是文種送去的,范蠡就成了局外人。《吳越春秋》說是范蠡送去的,在此國難當頭之際,范蠡只會敬佩西施為國獻身精神,哪里還有心思去和西施談戀愛。但小說戲劇為什么把范蠡與西施的關(guān)系,描繪的那樣情意綿綿,溫情脈脈,難舍難分,甚至還說范蠡離越后,攜帶西施遨游四海。筆者認為這主要是文學家們對西施的同情,《西施浣紗》想給西施找一個理想的歸宿,而這個理想的歸宿,則非范蠡莫屬,但這只能是個美好的愿望而已。據(jù)史書記載范蠡確實有一位夫人,生了三個男孩,但這位夫人絕不是西施,盡管我們在感情上希望她就是西施?;谕瑯痈星?,希望戲劇中范蠡與西施的情侶關(guān)系,永遠演下去,小說中的范蠡與西施的愛情,永遠傳下去。

臧勵龠樂的《中國人名大辭典》設(shè)有“西施”條目,說“越王勾踐敗于會稽,范蠡取西施獻于吳王夫差。吳亡,復歸范蠡,從游五湖,或云吳亡,沉西施于江,以報鴟夷,未知孰是。”這是根據(jù)傳說而采取存疑態(tài)度。其實由于史書沒有明確記載,西施的歸宿也只好千古存疑了。(重點本人可不知。。。)

吳國滅亡

說吳越爭霸,不可不提西施;說勾踐從奴仆到霸主的曲折而又輝煌的奮斗史,也不可不提西施。這倒不是西施為勾踐滅吳獻上了什么錦囊妙計或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而是因她乃勾踐實施文種亡吳九術(shù)中的一件重要工具,并且是個名滿天下,流芳百世的絕色美女。

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huán),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而西施又名列四美之首。其實,這四個姑娘,既未留下照片,也未留下畫家寫真,別說她們美到什么程度,連鼻子眼睛嘴巴是啥樣兒,都沒誰見過。咱們對這幾位美女的認識,全靠后世文人墨客的文字描寫,或一些畫家憑借自己的想象所作的四美肖像。西施等人之美,其實已經(jīng)成為一個符號,成為一個中國人公認的美的名牌。

西施只因吳國終被越國所滅,而且西施是被越國派往吳國的,她肩負著讓吳王夫差荒淫腐敗沉湎色欲與刺探吳國政治軍事機密的光榮使命,因此,被后世贊之為巾幗英雄、愛國女杰……然而,若勾踐復仇并未成功,吳國乃為晉、齊、魯、楚等國所滅,西施恐怕就不會有上述美名,而很可能被正統(tǒng)史學家、文學家打入“禍水”的行列。

西施入?yún)呛?,夫差被她迷得神魂顛倒,春秋宿姑蘇臺,冬夏宿館娃宮,整天與西施玩花賞月,鳴琴賦詩。靈巖山上有一眼清泉,夫差常讓西施對泉水梳妝,他親為美人梳理秀發(fā),想那為西施梳理秀發(fā)的鏡頭,恐怕與周潤發(fā)、劉德華做的“百年潤發(fā)”洗發(fā)膏的廣告相似。他又與西施泛舟采蓮,或乘畫船出游,或騎馬打獵,總之沉醉于美色,以姑蘇臺、館娃宮為家,把國家大事丟在腦后。伍子胥求見,往往被拒之門外,惟太宰伯嚭常侍左右。因此他所能聽到的,皆阿諛奉承之聲。無數(shù)史例證明,大家伙一旦到此地步,也就離垮臺不遠矣。

西施既然與夫差形影不離,對于吳國的政治斗爭、軍事機密,也就無所不知,且伺機向越國傳遞她所得到的情報,以致被今天一些精于考證的史學家稱之為中國歷史上的頭號色情間諜。她挑撥吳國的君臣關(guān)系,特別是夫差與伍子胥的關(guān)系,只要稍微吹一吹枕頭風,殺傷力比伯嚭說上一大堆讒言譖語不知大上多少倍。夫差賜劍令伍子胥自殺,恐怕也少不了她一份功勞。勾踐的大軍能長驅(qū)直入,直抵吳國都城,讓夫差無還手之力,與西施小姐把夫差迷得暈頭轉(zhuǎn)向荒廢軍政密切相關(guān)。因此可以說,西施是勾踐滅吳雪恥的功臣之一。明代西施祠有楹聯(lián)云:“越錦何須衣義士,黃金祗合鑄嬌姿?!北闶菍ξ魇┰谠絿鴾鐓侵械墓诘目隙?。

相關(guān)作品

西施是中國美女的代表,有關(guān)她的詩詞和繪畫作品多。

西施詠——王維

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班嘉佳版西施(3張)

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態(tài),君憐無是非。

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韻譯

艷麗的姿色向來為天下器重,

美麗的西施怎么能久處低微?

原先她是越溪的一個浣紗女,

后來卻成了吳王宮里的愛妃。

平賤時難道有什么與眾不同?

顯貴了才驚悟她麗質(zhì)天下稀。

曾有多少宮女為她搽脂敷粉,

她從來也不用自己穿著羅衣。

君王寵幸她的姿態(tài)更加嬌媚,

君王憐愛從不計較她的是非。

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紗的女伴,

再不能與她同車去來同車歸。

奉告那盲目效顰的鄰人東施,

光學皺眉而想取寵并非容易!

簡析

這是一首借詠西施,以喻為人的詩?!俺癁樵较?,暮作吳宮妃”寫出了人生浮沉,全憑際遇的炎涼世態(tài)。詩開首四句,寫西施有艷麗的姿色,終不能久微。次六句寫西施一旦得到君王寵愛,就身價百倍。末了四句寫姿色太差者,想效顰西施是不自量力。語雖淺顯,寓意深刻。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集》中說:“寫盡炎涼人眼界,不為題縛,乃臻斯詣。”此言頗是。

西施——羅隱

家國興亡自有時, 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歷來詠西施的詩篇多把亡吳的根由歸之于女色,客觀上為封建統(tǒng)治者開脫或減輕了罪責。羅隱這首小詩的特異之處,就是反對這種傳統(tǒng)觀念,破除了“女人是禍水”的論調(diào),閃射出新的思想光輝。

沉魚醉—— 翎翼

玉指撥弦萬籟衰,姑蘇臺外水波開。

美人笑靨驚天色,惹醉魚兒沉下來。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中的“沉魚”指的就是西施。西施的美能讓魚兒如喝醉一般,沉入湖底。翎翼的這首七言絕句通過對沉魚如醉的描寫,形象的表現(xiàn)了西施的美,給人一種清新豁然之感。

現(xiàn)代人詠西施君子愛做西施夢,未見月貌賞花容。

今日女郎來效顰,惹得游客心驚恐。

——(江蘇)選自《讀月樓詩存》

范蠡審美世間無,管莊名篇早記述。

若問西施有多美,夢露戴妃總不如。

——(上海)張志真

西施一心救國赴吳營,歸來卻懷夫差種。

縱使將功能補過,怎料越人冷血性。

——(李昭偉,山東大學)

西施——林振

越溪魚猶在,西施曾再來?

秀色不可餐,不見吳王???

西施去不返,夫差同塵埃。

吳宮砌猶在,一一生蒼苔。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西施傳說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人物死因

對于西施的結(jié)局,歷來也有不同的說法。第一種說法是:她隨范蠡歸隱于五湖。西施和范蠡本來是情侶,后來西施為了救國,兩人只能為國犧牲自己的愛情。待到西施功成歸國后,范蠡認為勾踐可以共患難而不可以共安樂,再待下去會有危險,建議西施隨他一起逃走,歸隱江湖,不知所終。因為有范蠡泛于江湖的傳說,或許是后人不忍這位絕代佳人遭到悲慘的結(jié)局,就流傳出西施和范蠡歸隱五湖的美滿姻緣的故事,以寄托對他們的同情。

這種說法似乎有一定的根據(jù)。根據(jù)歷史記載,勾踐這個人很有心計,早在他被吳國俘虜做人質(zhì)之時,一次夫差生病,勾踐前往探病,竟口嘗了夫差的糞便。夫差很奇怪勾踐的這種做法,忙問其故,勾踐說:“臣聞嘗糞便之類,可知病情的發(fā)展;味甘則不佳,味苦則漸愈,今味苦,知大王之圣躬無礙也。”通過勾踐這些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心狠手黑、陰險毒辣的人。范蠡輔佐勾踐幾十年,對勾踐算是看透,所以等到越國滅吳復國之后,范蠡便退隱江湖,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縱觀中國歷史上的許多統(tǒng)治者,功成以后就殺功臣,這似乎是一個規(guī)律,所以勾踐不會輕易地放過西施。

但是問題的關(guān)鍵在,即使是西施逃走,為什么會一定跟范蠡一起逃走呢?唐朝的《吳地記》轉(zhuǎn)引東漢《越絕書》這樣記載:“吳之后,西施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唐代詩人杜牧在所作《杜娘詩》這樣寫道:“西子下姑蘇,一舸逐鴟夷?!保ㄟ@里的“鴟夷”代指范蠡,《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有關(guān)于范蠡這樣的記載“浮海出齊,變姓名,自謂鴟夷子皮”。)根據(jù)這些記載,明代的戲曲作家梁辰魚編成了頗具影響的《浣紗記》。他說:“范蠡和西施早已定情。吳亡后,立下了汗馬功勞的范蠡卻認為越王雄猜陰狠,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于是激流勇退,在一個風清月白的夜晚,帶著西施,駕著一葉扁舟,泛五湖而去?!鄙虾G皫啄瓿霭娴摹掇o?!罚ㄐ抻啽荆┮策@樣說:“西施一作西子,春秋末年越國苧蘿人,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夫差最寵愛的妃子。傳說吳亡后,與范蠡偕入五湖”。據(jù)說范蠡和西施歸隱五湖后,每天早上,西施對著青銅鏡梳妝,隨手將脂粉水倒入湖中,以致湖中螺呈五色。宋有張堯曰詩云:“少伯曾居此,螺紋吐彩絲,一奩秋境好,猶可照西施?!鼻迦酥煲妥鹨矊戇^這么一首詩:“落花三月葬西施,寂寞城隅范蠡祠。水低盡傳螺五色,湖邊空掛網(wǎng)千絲?!闭f的也就是這件事。西施

然而今傳的《越絕書》卻并無“同泛五湖去”這段文字,另外幾段關(guān)于范蠡和西施歸隱江湖的記載都是根據(jù)唐朝版本的《越絕書》,這是歷史更迭的時間鏈中的佚文還是唐朝人自己杜撰的美好的愛情故事,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第二種說法是西施被沉水而死。這種說法最早見于記載的是《墨子?親士》記載說:“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賁之死,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吳起之裂,其事也?!边@句話的意思是把西施被沉于水中解釋為是因為她的美麗。《修文御覽》轉(zhuǎn)引東漢趙曄所撰《吳越春秋》有關(guān)西施的記載說:“越浮西施于江,令隨鴟夷以終。”這句話的意思是,吳國滅亡后,越王把西施裝到皮囊里沉到江里去了。

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和柏楊先生的《皇后之死》根據(jù)《吳越春秋》這段史實附會了如下情節(jié):越王把西施擄回了越國,第一天晚上勾踐就叫她侍寢:“夫差能夠與你同床共枕,我為什么與你不能?”越王妻子大發(fā)醋勁,妒而生恨,背著越王把西施沉入水中,還說:“此乃禍水,豈可久留?”當了“美人計”的工具,事成之后,被人棄之,還是合乎情理的。

同為苦命人的林黛玉也支持西施沉水的說法,她在《西施》詩中寫道: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效顰莫笑東村女,頭白溪邊尚浣紗。詩中后兩句意思是:不要去笑東鄰那個效顰的丑女,她卻能平平安安地在溪邊浣紗直到白發(fā)。這詩的主旨就是是說,靚女命短,丑女長壽。絕色美女的生命之所以逐浪花而去,是因為往往被政治家用作“美人計”,成為男人爭權(quán)奪利的犧牲品。而在事情大功告成之時,也就是這些薄命女子的壽終之日了。

當然,還有人認為西施被沉水并非皇后所為,而是她的戀人范蠡。這種說法頗為殘酷,說吳國滅亡以后,越王因為西施的美貌想要將她留在身邊,但是范蠡堅決反對,他要越王吸取吳王教訓,不能被美色誘惑。他設(shè)下計策,派人用越王的車把西施騙到太湖,又把她騙上船,到湖心的時候把西施從船上推下,西施就溺死于太湖中了。這種說法是經(jīng)不起推敲的,越國滅吳之后,范蠡不辭而別,改名叫“鴟夷子皮”,“鴟夷子皮”意思就是皮袋子。為什么在越國時候范蠡姓范名蠡,后來離開越國到陶(今山東定陶)的時候又改姓朱,卻偏偏在離開越國的時候改名叫“鴟夷子皮”,這件離奇的舉動發(fā)生在西施沉江之后,因此是范蠡和西施相戀的鐵證。范蠡并非無情無義之人,既然他已決意離開越國,他對于自己的戀人還不至于下此毒手。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西施沉水是勾踐吃醋而為。《吳越春秋》記載,越王“乃使相者國中得苧蘿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鄭旦,飾以羅榖,教以容步,習于土城,臨于都巷,三年學服而獻于吳”,西施在宮中三年學習期間,與范蠡之間深深埋下了愛情的種子。越王勾踐顯然也被西施的美貌打動,但他為了成就自己的偉業(yè),只能將西施獻于吳王。為了使西施死心的替他完成使命,勾踐和范蠡約定:滅吳之后,將西施賜于范蠡,不僅可成全二人的一番相戀,同時也穩(wěn)住了西施的心,才能身在吳宮,心存越國。但是滅吳之后,陰險的勾踐變了卦。他不會讓自己心愛的女人落到別人的手中,于是下令將西施鴟夷沉江。

另外還有西施不慎落水而卒的說法。人們并不希望西施這位無辜的弱女子有個悲慘結(jié)局,于是找出初唐詩人宋之問《浣紗》詩:“一朝還舊都,靚妝尋若耶;鳥驚人松夢,魚沉畏荷花”為依據(jù),認為吳國滅亡后西施回到故鄉(xiāng),在一次浣紗時,不慎落水而死。今天位于諸暨城南苧籮山麓的西施故里,唐朝時就建有浣紗廟,1986年重修,建筑群包括西施殿、鄭旦亭、古月臺等。浣紗江畔,有西施浣紗處,臨江巖石上有王羲之所書“浣紗”二字。唐朝詩人李商隱曾作《景陽井》絕句一首:“景陽宮井??氨?,不盡龍鸞誓死期;腸斷吳王宮外水,濁泥猶得葬西施”。另一詩人皮日休也有詩題《館娃宮懷古》共五絕,第五首是:“響屟廊中金玉步,采蘋山上綺羅身;不知水葬今何處,溪月彎彎欲效顰”。從這兩首詩可以看出,唐代也流傳過西施被沉于水的說法,可是都沒有談到西施與范蠡有什么關(guān)系。西施不慎落水而卒的說法似乎最理想,可是最缺乏證據(jù),只是人們的一種猜測罷了。

顯然,這幾種說法盡管存在分歧,但是都是認為西施被沉水中是可信的?,F(xiàn)在此沿海的泥沙中有一種似人舌的文蜊,大家都說這是西施的舌頭,所以稱它為“西施舌”。三十年代著名作家郁達夫在福建時,亦稱贊長樂“西施舌”是閩菜中最佳的一種神品。

自古紅顏多薄命,西施本是農(nóng)家女子,只是因為天生麗質(zhì),做了越王政治斗爭中的工具,事成之后,“兔死狗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至于西施到底是隨范蠡歸隱五湖還是被沉江底,只能由后人自己評說了。

相關(guān)古跡西施有“沉魚”之貌,相傳西施在溪邊浣紗時,水中的魚兒被她的美麗吸引,看得發(fā)呆,都忘了游泳,以至沉入水底。所以后世用“沉魚”來形容女子的美貌。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沉魚為先。國色天香四大美女,西施居首。“父鬻薪,母浣紗”,西施幼承浣紗之業(yè),故世稱“浣紗女”。

后人為紀念這位忍辱負重,以身許國的絕代佳人,就在諸暨修建了西施殿。唐開成年間(公元836-840 年)著名詩人李商隱曾寫下“西子尋遺殿,昭君覓故村”的詩句。1986年,諸暨請中國美術(shù)學院傅維安教授在諸暨火車站創(chuàng)作西施塑像;同時,還刷新了浣江邊王羲之所題的‘浣紗’兩字的摩崖石刻。

西施是我國古進時候一位絕代佳人,她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很廣,西施原名夷光,是戰(zhàn)國時代越國苧羅山施姓樵夫的女兒,因家住西村,所以叫西施。她長得紅顏花貌,芙蓉之姿。

當時,吳王夫差為報殺父之仇,領(lǐng)兵打進了越國。越軍被打敗,越王勾踐作了戰(zhàn)俘,越國大夫范蠡作為人質(zhì)跟隨越王夫婦到吳國做奴隸。三年以后,吳王夫差放回了勾踐夫婦和范蠡,勾踐回國以后,臥薪嘗膽,準備十年生聚,力圖報仇雪恥。他采用范蠡所獻美人計,把西施獻給吳王夫差。西施憑她傾國傾城之貌和高超的琴棋歌舞,致使吳王日日深宮醉不醒,沉迷酒色,不理朝政,在她的內(nèi)應(yīng)下,勾踐終于滅吳復國。

歷來,由于在評書、文學作品、民間傳說及戲劇中,把影視劇中西施西施作為愛國愛民、勤勞樸實、美麗動人的古代婦女形象廣為傳頌。特別是把西施塑造成春秋末期吳越關(guān)系史上起過重大作用的一位女性加以渲染后,西施的優(yōu)美傳說在民間更是世代流傳不衰。

但是,近年來,有些史學工作者撰文認為,歷史上實無西施其人,他們的依據(jù):在先秦諸子著作中就已屢見“西施”之說。如《管子·小稱》篇中就載有“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也”。該書作者管仲系春秋初期人,可見,“西施”至少比勾踐早出生200多年,管仲怎么能夠說到200多年后的西施呢?又據(jù)《莊子·齊物論》云:“故為為是舉莛與楹,歷與西施,恢詭譎怪,道通為一?!睆乃抉R彪注文看來,這個“西施”又比吳越交戰(zhàn)早100多年。據(jù)此,“西施”一詞是古代對美女的艷稱,并非專指某一個人,漂亮女子都可稱為西施,如樂府中多處出現(xiàn)的“羅敷”一樣。先秦諸子之后,賈誼《新書·勸學篇》、劉向《說苑·尊賢篇》、陸賈《新語》以及《淮南子》中雖然也都提及西施,但僅僅把她作為一個美女的形象,而且多與毛嬙雙雙并出,一點也看不出西施與吳越兩國的政事有什么糾葛。

那么在吳越交戰(zhàn)中是否也有個“西施”呢?《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與《貨殖列傳》都提到范,但沒有講起西施,更不用說她與范蠡有什么關(guān)系。西漢人的著作中出現(xiàn)西施,但也未涉及西施參與吳越交戰(zhàn)之事。如賈誼《新書·勸學篇》“夫以西施而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钡搅藮|漢,才有勾踐報仇用美人計的記載,袁康的《越絕書》云:“越乃飾美女西施、鄭旦,使大夫種獻之于吳王……”《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文種陳述破吳謀略,第四就是“遣美女以惑其心而亂其謀”,于是勾踐“使相者國中,得苧羅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鄭旦,飾以羅縠,教以容步.習于土城,臨于都巷,三年學服而獻于吳”。西施身吳心越,為越國雪恥滅吳作出了卓越貢獻的故事,主要是根據(jù)袁康的《越絕書》的記載逐步演變而來的。

用史學的眼光看,一個國家的興亡,自有它歷史的必然性,有它深刻的經(jīng)濟、政治、軍事、外交原因,不是一兩個人能左右得了的。

對西施的結(jié)局,歷來也有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是西施后來被投水殺身,這種說法最早見于記載的是《墨子·親士》篇,其中說:“西施之沈,其美也?!保ā俺痢?,古作“沈”)這句話的意思說西施是被沉于水中的,她的死是因為她的美麗?!缎尬挠[》轉(zhuǎn)引東漢趙曄所撰《吳越春秋》有關(guān)西施的記載說:“吳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隨鴟夷以終。”這里的“浮”字也是“沉”的意思?!傍|夷”,就是皮袋。這句話的意思是,吳國滅亡后,越王把西施裝在皮袋里沉到江里去了。

唐朝詩人李商隱曾作《景陽井》絕句一首:“景陽宮井??氨?,不盡龍鸞誓死期;腸斷吳王宮外水,濁泥猶得葬西施”。

另一詩人皮日休也有詩題《館娃宮懷古》共五絕,第五首是:“響屟廊中金玉步,采蘋山上綺羅身;不知水葬今何處,溪月彎彎欲效顰”。

從這兩首詩可以知道,唐代也流傳過西施被沉于水的說法,可是都沒有談到西施與范蠡有什么關(guān)系。

另一種說法是,西施跟隨范蠡歸隱于五湖?!对浇^書》有這樣的記載:“吳之后,西施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碧拼娙硕拍猎谒鳌抖拍镌姟分杏芯湓疲骸拔髯酉鹿锰K,一舸逐鴟夷?!边@里的“鴟夷”不作皮袋解釋,而指的是范蠡?!妒酚洝ぴ酵豕篡`世家》說范蠡亡吳后,“浮海出齊,變姓名,自謂鴟夷子皮”。因為有范蠡泛于江湖的傳說,或許是后人不忍這位絕代佳人遭到如此可悲的結(jié)局,就流傳出西施和范蠡皆隱五湖的美滿姻緣的故事,以寄托對他們的同情。

上海前幾年出版的《辭海》(修訂本)也這樣說:“西施一作西子,春秋末年越國苧蘿人,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夫差最寵愛的妃子。傳說吳亡后,與范蠡偕入五湖”。并沒有提到她被沉于水的傳說,大概也是愿意西施有一個完美的歸宿吧。

總之,歷史上有無西施其人,以及她的結(jié)局如何,尚待史學界進一步去探索。

一個人幸福不幸福,只有自己知道,就好像是你的鞋是不是合腳一樣。沒人說她幸福,也沒人說她不幸福。

西施,名夷光,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苧蘿村。天生麗質(zhì)。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句踐臥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的作用。表現(xiàn)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吳國終被句踐所滅。傳說吳被滅后,與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終。一直受到后人的懷念。西施與楊貴妃、王昭君、貂嬋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字

戰(zhàn)國末年。群雄逐鹿,戰(zhàn)火四起。西施

江南。

苧蘿村。

三月的清晨,薄薄的白霧籠著整個小村,小河邊的垂柳靜而妖嬈地站著。杏花蕊中滾動著晶瑩的水珠,像姑娘朦朧的媚眼兒。

遠遠的有細碎的腳步聲,一個裊裊婷婷的女子分花拂柳而來。她的身條兒比垂柳還要柔美,她的眼波兒比露珠還要晶瑩。她放下手中的竹籃,用纖白的手指梳理著潔白的紗線。

“夷光(西施小名),今天這么早!”清脆的話聲傳來,柳枝后閃出一個苗條的身影,美若春花的臉上掛著嬌嬌的笑。

“是??!”西施笑道,“旦兒,你這只小懶蟲,睡到現(xiàn)在才起來吧?!?/p>

被叫做旦兒的少女偷偷地吐了吐舌頭,放下手里的紗籃,和西施并肩浣起紗來。

太陽越升越高。

“西施、鄭旦,你們都在這兒?。 币粋€青年出現(xiàn)在河邊。

“東戟哥,有什么事嗎?”鄭旦站起身笑盈盈地問道。

“我……我要參軍了?!睎|戟低著頭說。

“什么?”鄭旦吃了一驚,“你們家就剩你一個壯丁了,你再走了,越老伯怎么辦?”

“唉?!睎|戟嘆了口氣,“越國節(jié)節(jié)敗退,大王有令,全國所有十五到五十的男人一律上戰(zhàn)場抗敵救國?!?/p>

三個人都沉默了。

過了一會兒,西施說道:“東戟,你安心去吧,我們會替你照顧好越老伯的?!?/p>

鄭旦也搶著說:“是啊,東戟,你一定要快點回來。”她宛若秋波的眼里流動著絲絲情意。

東戟深深地看了一眼西施,毅然掉頭而去。

第二天,東戟與村里其他年輕人一起,離開了苧蘿村,踏上了漫漫征程,從此沓無音訊。

不久。

越國戰(zhàn)敗投降,越王勾踐作為人質(zhì)被吳王夫差帶回吳國當馬夫,越國大夫范蠡伴隨其左右。勾踐在吳國忍辱負重,表現(xiàn)出對吳王的一片忠誠。

三年后,夫差相信了勾踐的忠心,決定放越王回國。相國伍子胥百般阻攔無效,暗中派人追殺勾踐,均被機智的范蠡一一化解。

勾踐安全回到越國后,立志復國,臥薪嘗膽,勵精圖志,越國逐漸強盛起來。

又是三月,江南風景,花紅柳綠,草長鶯飛。

勾踐和范蠡便裝沿著碧清的小河信步而行。這半年來,他們一直在民間微服私訪,探察民心。

兩人走入一片杏花林中,茫茫然迷失了方向。

遠遠看見河邊有人,便走了過去。

見是位少女,范蠡輕聲說道:“打擾姑娘了?!?/p>

少女起身回頭,范蠡和勾踐頓如強光耀眼般有短時間的眩暈。少女見二人呆樣,抿嘴一笑,頓如百花齊放,風華絕代。

范蠡先回過神來,施了一禮道:“在下兩人迷路于此,還望姑娘指點迷津?!?/p>

少女見他文縐縐的樣子,又抿嘴一笑問:“你們想去哪里?”

范蠡一怔,只好說:“在下與主人外出踏青,不想在此迷路,請姑娘指點回城的路?!?/p>

少女伸出纖纖細手指了方向,轉(zhuǎn)身準備繼續(xù)浣紗,卻發(fā)出一聲驚叫:“呀,我的紗!”

范蠡和勾踐抬眼看去,原來說話時少女的紗順水飄走了??粗倥櫭嫉臉幼?,范蠡毫不猶豫跳進了水中。當他全身濕淋淋地把紗遞給少女時,少女用大大的眼睛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又抿嘴笑了笑,然后轉(zhuǎn)身云一樣地飄走了。

“姑娘,你叫什么名字?”見范蠡在發(fā)愣,勾踐趕緊大聲喊了一句。

“我叫西施?!鄙倥穆曇暨h遠地飄過來,林里的杏花紛紛往下掉。

此后,勾踐和范蠡前后多次前往苧蘿村,與村民們盡皆相熟了。兩人發(fā)現(xiàn),苧蘿村中出美女,村中其他少女雖不如西施出色,卻也都是秀麗絕倫。西施的好友鄭旦更是清麗無比,與西施的嬌艷是春蘭秋菊,各擅勝場。

在這些日子里,英俊而氣質(zhì)不凡的范蠡深得西施好感,兩人感情逐漸升溫,直到海誓山盟,卿卿我我。這讓傾心于西施的勾踐心中大為不快。

一日,勾踐與范蠡在住所談復國計劃。

勾踐說:“我有一個新的計劃。美人計!”

范蠡有些發(fā)愣。

勾踐笑笑,用手撥弄著柴薪堆上方吊著的苦膽說道:“吳王好色,如果我們以絕色美女獻之,吳王必色心大動,荒廢朝政,為越復國制造機會?!?/p>

范蠡心中大震:“大王的意思是?”

“西施、鄭旦!”勾踐一個字一個字地說。

“不!”范蠡本能地退了一步。

“范將軍,復國大計為重啊?!惫篡`兩眼直勾勾地盯著范蠡,范蠡痛苦地低下了頭。

苧蘿村。

西施靜靜地站在杏花林中,美麗絕倫的臉上滿是悲肅。

勾踐告訴她,范蠡失手殺死欲強凌越國女子的吳國大使伍良,吳王夫差率大軍前來討伐,越國陷入又一次遭滅亡的危機。

“只有你能救他,否則,我就只好把他交給吳王。我不能眼看著越國的百姓受戰(zhàn)亂之苦?!惫篡`滿臉悲傷。

“好,我答應(yīng)?!蔽魇┢D難地說。有風吹過,長發(fā)飛揚。

杏花林中,落花如雨。

勾踐臉上露出勝利者的微容。

站在勾踐身后的范蠡痛苦地仰起了頭,空中陰霾重重,絲毫不見陽光。

“我答應(yīng)你,等越國復國之后,我就帶你隱居山野,閑云野鶴終老一生。”西施上馬車離開苧蘿村時,范蠡拉著她的手說。

西施淺淺一笑,抬眼望向前路。風呼呼地吹著,殘陽如血,古道上衰草依依,寒煙凄迷。

馬車遠去了,揚起一片黃沙。

范蠡呆呆地看著,有淚滑過臉龐。西施

西施身披輕紗出現(xiàn)在吳王夫差面前時,從夫差的眼神里,她知道,自己可以救范蠡救越國百姓了。西施的絕世容顏柔言媚語讓夫差神魂顛倒。與西施一同進吳宮的其他越國美女皆不在夫差眼中。

不久,夫差得知晉國王宮比吳國王宮豪華漂亮,心中十分不高興,拒聽伍子胥修水利工程造福社稷之良言,而接受奸臣桂坤的建議,大興土木,專門為西施建造一座天下最豪華的宮殿。

宮殿落成,雕梁畫棟,極盡奢華之能事,名為“館娃宮”。

從此,夫差于館娃宮中日夜笙歌不思朝政。伍子胥不斷勸諌夫差,提醒他注意越國的動靜。夫差每次都哈哈大笑道:“相國多慮了!”而后置之不理。伍子胥和王后對此一籌莫展,他們密謀暗殺西施,但每次行動都被一不明身份的黑衣人所阻。兩人十分惱怒,卻又不敢明目張膽地有所表示,只好暗中隱忍,等候機會。

西施日夜面對著荒淫的夫差,心中的苦處和對范蠡的思念只能與同在宮中的鄭旦傾訴。兩人常常抱頭痛哭。

身在越國的范蠡亦日日夜夜思念西施。一次照例上吳國朝拜時,范蠡乘夫差大宴群臣之際,借口不勝酒力離去,潛入了館娃宮。

這一舉動沒能逃過日夜監(jiān)視西施的伍子胥和王后的眼睛。兩人大喜過望,覺得除掉西施的時機到了。當西施和范蠡執(zhí)手傾訴衷腸的時候,伍子胥帶兵沖入了館娃宮,并派人告之夫差。

夫差大怒,急急趕往館娃宮。

范蠡被五花大綁扔在大殿中。西施靜靜地站在一旁,臉色慘白。伍子胥和王后臉上掛著勝利的笑容。

“范蠡,你好大膽子,竟敢勾引本王的愛妃!”夫差咬牙切齒地吼道。

“不是……”范蠡的聲音顯得有點底氣不足。

“那你潛入館娃宮做什么?”夫差發(fā)了狂一般,揮舞著手中的劍。

范蠡沉默了。西施閉了閉眼,覺得死亡迎面撲來。她深情地看了一眼范蠡,露出一絲笑意。至少他們可以同年同月同日死,做一對同命鴛鴦了。

“他是來找我的!”一個清脆的聲音在殿門口響起。

眾人一驚,盡皆回頭。

一個身披白紗的絕色少女俏生生地站在門邊,輕紗隨風輕舞,飄飄欲仙。

“鄭旦?”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鄭旦走到范蠡身邊,輕撫著他身上的傷痕說:“范將軍,是我害了你?!彼羁钭叩椒虿蠲媲?,輕輕一笑說:“大王,是我思念家鄉(xiāng),想請范將軍前來一敘家鄉(xiāng)之事。因怕大王不準,所以偷偷約見?!?/p>

伍子胥和王后大驚,力勸夫差立斬范蠡和西施。

夫差半信半疑,但見范蠡一副光明磊落的樣子,加上心愛的西施在旁邊鶯聲雁語訴說想念故鄉(xiāng)之情,帶雨梨花的樣子讓夫差柔腸百結(jié)。他下令放了范蠡,還笑著對范蠡說:“以后范將軍進宮皆可來館娃宮陪愛妃敘敘家常,讓愛妃開心?!?/p>

伍子胥據(jù)理力爭,無奈夫差主意已決,他只好憤而拂袖而去。

西施進宮十年了。

吳國遇到了大蝗災,范蠡覺得越國復國時機已到,讓越國進貢大批煮過的谷種給吳國。接著,吳國與晉國因小事鬧起了矛盾,范蠡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時機,讓手下人扮作晉國軍隊侵擾吳國。夫差即命伍子胥率軍征討晉國。伍子胥勸諫,反被夫差削去兵權(quán)。

夫差攜大臣桂坤親自帶兵出征,伍子胥再伏地勸諫,被夫差賜死。臨死時,伍子胥請求劊子手將他的尸體掛在城樓上,他要親眼看到越國軍隊攻進吳國。

夫差桂坤不善兵法,很快輸?shù)靡凰?。勾踐趁機揮兵攻吳。夫差兩頭受夾,迅速潰敗。危急時刻,桂坤提劍闖進夫差的賬內(nèi)要取他的人頭獻于勾踐邀寵。幸好忠臣長風及時趕來殺死桂坤。夫差帶傷逃回吳國,

人去樓空的吳宮中,夫差高高舉起了寶劍,對準西施美麗的胸脯。西施安詳?shù)亻]上明眸。夫差的手在空中顫抖。

突然一截帶血的劍尖從夫差的胸前露了出來。他艱難地回首:“鄭旦,你?!”

鄭旦手執(zhí)寒光閃閃的寶劍,面無表情。

“其實,我根本不會殺西施,因為我愛……”夫差睜著大大的眼睛倒下了。鄭旦一把拉起淚流滿面的西施,往宮外跑去。

迎面碰上越國的軍隊。

“大王有令,帶西施和鄭旦兩位姑娘回宮等候大王臨幸?!币卉娛棵鏌o表情地說。

西施與鄭旦對視一眼,苦笑不已。吳宮即將變成越宮,越王也即將成為又一個吳王。

西施再見到范蠡時,他比以前更加英姿勃發(fā),一副春風得意的樣子。

西施的心不斷往下沉。

“范蠡,你還記得你答應(yīng)過我什么嗎?”西施絕望地問道,“如今吳國已滅,越國已復?!?/p>

范蠡頓了一下,避開了西施的目光,喃喃地說:““大王喜歡你。真的西施,其實我是很想和你在一起,但是,即使走到天涯海角,大王也不會放過我們的?!彼粺o痛苦地說。

西施望著一臉痛苦的范蠡,突然奇怪地笑了。

“好吧。”她說,然后就再也不理范蠡。

第二天,船兒載著西施往越國駛?cè)ァ?/p>

到了河中央,西施站在船頭,一身布衣,依舊美麗絕世,風吹起她長長的秀發(fā)翩然飛舞,好象她整個人都要乘風而去。

風起云涌。

西施輕盈地落入了水中,越國兵士們一片忙亂。范蠡呆呆地站在船頭,海天相接的地方,殘陽如血,幾只孤鶩斜斜地飛過。

兵士們怎么也找不到西施,她好象化成了水滴溶入了碧波中。范蠡知道,如果回去勾踐不會放過自己,便掉轉(zhuǎn)船頭而去。從此隱居民間做生意,竟成為商家的始祖,世稱陶朱公。這是后話。

“西施,西施?!?/p>

西施在熟悉的流水聲中睜開眼睛,映入眼簾的是一張恍若隔世的笑臉。

“東戟?怎么是你。”西施大為不解。

“其實我早就混進了吳宮,一直在你身邊暗中保護你?!币簧砗谝碌臇|戟憨憨地笑道。

“十年?”

“十年!”

西施抬起臉,理了理鬢發(fā),展開一個最燦爛的笑臉。

天晴了。

不遠處,苧蘿村靜靜地佇立著, 垂柳依依,河水潺潺。

西 施 傳 奇

話說越王勾踐自吳國歸來之后,決定采用文種的計策,選用美女到吳國去迷惑夫差,勾踐專門成立了“尋訪美女辦公室”,自己親自領(lǐng)導,由文種任辦公室主任,范蠡任常務(wù)副主任。并從各地抽調(diào)了四十名精兵強將,立誓尋遍越國美女。

這一日,“尋訪美女辦公室”經(jīng)過籌備、組建,將正式展開行動。行動之前,勾踐專門召開了誓師兼動員大會。在一個月黑風高、雞犬不驚的夜晚,勾踐發(fā)表了他那著名的演說《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發(fā)揚共產(chǎn)主義精神、選送美女到吳國,堅決、徹底、毫不留情地將夫差葬送到底!》(有刪節(jié))

“同志們、兄弟們,大家晚上好。(掌聲)今天,各路英豪匯聚一堂,參加這個動員大會,我感到非常的高興。大家都知道了,我們這個辦公室的主要任務(wù)是到全國各地去尋訪美女。但是,現(xiàn)在,我要非常遺憾且痛心地告訴大家:尋訪到的美女不是給各位享用的,也不是給我勾踐享用的,而是給-----夫差那個老匹夫的?。ǔ聊L時間的沉默)。(此處刪去1000字)在坐的各位都是男人,都是不用偉哥就很威猛的男人,現(xiàn)在要眼睜睜地看著我們親自找到的美女、我們的姐妹讓夫差那個老色狼享用,我不知道各位有什么感受。我很難過,是我沒有用,是我無能,是我害得越國的父老鄉(xiāng)親、兄弟姐妹跟我受苦。我愧對蒼天、愧對祖宗?。。ü篡`老淚橫流,臺下一片寂靜。半晌,人群爆發(fā)出驚天動地的吼聲:打倒夫差!夫差老色狼不得好死?。┱l叫咱越國窮、誰叫咱越國弱呢,所謂貧窮就要受氣、落后就要挨打,這在我們身上得到了多么完美的體現(xiàn)啊。但是,我們必須看到,我們今天的忍辱負重是為了換取明天的強盛。(此處刪去800字)各位都要意識到你們擔負著多么重要的任務(wù),我知道你們有的人想不通,想通的要執(zhí)行,想不通的保留意見也要執(zhí)行,這是政治任務(wù)。同時我希望大家要遵守紀律、嚴格保密,不能說的堅決不說,哪怕是你的老婆、小蜜、二奶、老情人也不能說。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夫差那老色狼是擋不住我們“糖衣肉彈”的攻擊的。夫差這個烏龜王八蛋不是人,我們要堅決、徹底、毫不留情地將他葬送到底?。ㄕ坡暎┳詈螅A祝此次行動取得圓滿成功!祝各位家庭幸福、生活愉快、工作順利!祝我們的祖國蒸蒸日上、繁榮昌盛。謝謝大家。(長時間的掌聲)”

在勾踐講話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文種、范蠡帶領(lǐng)四十名工作人員發(fā)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輕傷不下火線、重傷不進醫(yī)院、死了不進太平間,克服種種困難,連續(xù)作戰(zhàn)。但是經(jīng)過一個月的尋訪,并沒有找到特別貌美的女子。

這一日烈日炎炎,文種、范蠡來到了佇蘿山下。他們走得乏勁,想找個地方休息一下。前面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一行人走了上去,喝水、洗臉、洗腳,正感愜意時,突然聽到一聲斷喝:是什么人在這里把溪水搞得這么渾的?!眾人抬頭一看,不覺呆了。原來下游溪水轉(zhuǎn)彎處轉(zhuǎn)出兩個女子來,俱是美貌絕倫,靚麗無比。兩人不施粉黛,清秀脫俗,只是左邊那個穿著青衣,右邊那個穿著白衣。

青衣女子道:你們是哪里來的人,沒看到我們在洗紗嗎?把水攪得這么渾,叫我們怎么洗?!

眾人俱不吭聲,原來都是在癡癡地盯著兩個女子看。文種喃喃道: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范蠡喃喃道:絕代雙嬌,絕代雙嬌啊―――

青衣女子微微一笑,向白衣女子道:西施,我說男人都好色吧,你還不信。

文種聽到青衣女子之言,卻如晴天里打了個霹靂。暗叫一聲“慚愧”,心中自罵道:文種啊文種,現(xiàn)在是你好色時候么?凡事要以國家為重?。?/p>

文種上前深深一鞠,道:兩位姑娘,打攪兩位洗紗了。實在抱歉。敢問兩位姑娘芳名?

青衣女子道:芳什么名呀,也不看看你什么樣,這么大年紀了,學人家泡妞!

饒是文種機智善變,也被這女子一句話給噎住了。文種求助西施地看了看范蠡,希望范蠡能夠幫他說說話,卻見范蠡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那叫西施的白衣女子,嘴角邊竟有一股涓涓的細流。文種正要叫范蠡一聲,范蠡臉上露出童年的微笑。文種向西施看去,原來西施也正看著范蠡,面若桃李。文種暗踩了范蠡一腳,范蠡回過神來,道:這位姐姐叫西施,那這位姐姐一定叫東施了。對吧?

西施撲哧一笑,眾人但覺紅霞撲面,西施道:她叫鄭旦。

文種連忙上前做了自我介紹:在下文種,男,41歲。越國人。大學文化----

鄭旦道:又不是相親,你那么羅嗦干什么!

旁邊警衛(wèi)隊長上前呵斥道:大膽民女,你知道你是在跟越國總理說話嗎?!

鄭旦慌了神,正要下拜,文種攔住了她,并將他們來此的目的說了一遍。范蠡仍是盯著西施不放。

文種話未說完,鄭旦已嚷了起來:我說你們這幫人吧,個個獐頭鼠目,一看就知道沒安好心,我說是干什么呢,原來是叫我們?nèi)プ鲭u!

西施道:各位大人,你們的要求太過分了吧!

文種正色道:同志,你們的思想覺悟怎么這么低呀。你們這是為國家為人民去做出犧牲啊,是光榮的啊。人民會記住你們的-----

鄭旦又打斷了文種的話:賕,這年頭還講這些,你以為是學雷鋒呀!

西施:你這樣做是對女性的極度不尊重,我要到婦聯(lián)告你去!

西施一說話,范蠡回過神來,道:不錯,這是叫你們?nèi)プ鲭u,但這不是一只普通的雞,是去做王妃的。而且,如果你們肯做這件事的話,具體的條件我們可以談?wù)劇UO,那邊小樹林風景不錯哦,不如就去那邊談?wù)劙伞?/p>

文種、范蠡、鄭旦、西施四人在小樹林里的談話今天已成為無可考證的歷史懸案。我們唯一知道的是:西施、鄭旦跟隨文種、范蠡走出了貯蘿山。

西施、鄭旦被送進越都的時候,萬人空巷,眾人爭睹芳容,以致發(fā)生踐踏人致死的慘劇。范蠡想出一個絕妙的方法:派軍隊封鎖街道,凡進入觀看者需向彩車擲白銀一兩, 既限制了人數(shù),又增加了財政收入。后世選美活動必收“門票”,即源于此。

西施、鄭旦來到越宮,立即被送到越國最高學府——中央大學進行了三個月的強化培訓。范蠡自告奮勇?lián)瘟伺嘤柊嗟陌嘀魅巍7扼辉谶@三個月里的具體行動今天已經(jīng)無法知曉了,但無可否認的事實是:三個月后,西施愛上了這個其貌不揚的男人。

西施、鄭旦拿到了大專文憑(自考),即將離越入?yún)恰T趯⒆叩那耙惶焱砩?,風飄飄、雨瀟瀟。范蠡和西施在“范家花園”舉行了秘密、隆重而又簡潔的分別儀式。

范蠡西施來了一個創(chuàng)造當時“吉尼斯世界記錄”的長吻。

(歌聲從畫外起:我和你吻別,在無人的街,讓風嗤笑我不能拒絕,我和你吻別,在狂亂的夜,我的心,等待迎接傷悲-----)

范蠡道:雨真大!

西施道:范哥哥,我真舍不得你。

范蠡道:我也是。

西施撫摸著范蠡的臉,深情唱道:沒有你的日子里,我會更加珍惜自己,沒有我的歲月里,你要保重你自己。你問我何時歸故里,我也輕聲地問自己。不是在此時,不知在何時,我想大約會是在----

范蠡淚如雨下,道:你不要唱了,不要唱了。你再唱我的心都要碎了。

西施道:范哥哥,我走了之后,你不要想我,也不要寫信給我,更不要來找我。我們的關(guān)系如果給別人知道了,我們就只有一死了。死并不可怕,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我們不能做無謂的犧牲,我們要保存革命的力量,我們要等到勝利的那一天!

范蠡擁著西施站在窗前,西施道:啊,黑暗,黑暗就要離去;啊,黎明,黎明將要到來。一切總會過去的。

范蠡喃喃道:西施,我對不住你。我不是個男人。我位高權(quán)重,卻保護不了你一個弱女子。我真的沒有用,我真的沒有用-----

西施道:傻的,這怎么能怪你呢!做地下工作嘛,總會有犧牲的。遇到你我感到很幸運,你是真心真意對我好的。我只盼你對我好下去,一生一世。我的初戀、我的第一次都交給了你。如果上天給我一次再來的機會,我仍舊會選擇你。如果我們還能相見,我們立即去登記結(jié)婚。

范蠡摟住西施,半晌,道:西施,去到吳國要處處小心。要盡快適應(yīng)環(huán)境。少吃零食多吃飯;天冷了記得加衣服;晚上別蹭被子----

西施輕輕道:知道了。

兩人坐在窗前,范蠡輕撫著西施的頭發(fā)。窗外,雨越下越大。

夫差一見到西施、鄭旦兩個絕世美女,魂魄俱醉,拉著兩人的手,左看看,右看看;左親一口,右親一口。正不亦樂乎,偏偏這個時候,伍子胥來了。

伍子胥一進門,就大聲說:夏因為妹喜而亡、商因為妲己而滅、周因為褒姒而衰,女人自古就是紅顏禍水,大王你千萬別上勾踐的當啊!你千萬不能享用?。?/p>

夫差正在興頭上,被伍子胥突然一嚷,什么興致都沒了。他板起臉,道:老伍啊,你這就不對了。你的說法是不符合唯物主義思想的嘛。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我讓你到黨校理論學習班去學習你是怎么學的嘛?你不要以偏概全嘛,不錯,在歷史上,是有不少女人是紅顏禍水,但那畢竟是少數(shù)的嘛。你要看到,大多數(shù)女同志還是好的嘛,在經(jīng)濟建設(shè)、社會生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有貢獻的嘛。再說,我們國家第一產(chǎn)業(yè)在國民經(jīng)濟中的比重過大,現(xiàn)在不是提出要大力發(fā)展第三產(chǎn)業(yè)嗎?要發(fā)展第三產(chǎn)業(yè),首先就要發(fā)展服務(wù)業(yè),這是一個根本的戰(zhàn)略嘛。西施、鄭旦來照顧我,這就是發(fā)展服務(wù)業(yè)的最好體現(xiàn)嘛。不是說婦女能頂半邊天嗎?你怎么可以這么污蔑女同志呢?你這樣做是不對的,雖然你的實踐經(jīng)驗比較豐富,但是你的思想有問題,你要做出深刻的檢討!

伍子胥哪里辯得過夫差,只好喃喃道:我這也是大王著想,為社稷江山著想。

夫差道:老伍啊,你這樣又不對了。你為我著想就不應(yīng)該干涉我的個人私事。而且,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你不知道么?你怎么也要娶老婆?

在吳越之爭硝煙散盡之后,美女西施的結(jié)局,后世有各種各樣的傳說,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6種:

1、愧疚自縊說

在一些話本和戲劇中演繹的情節(jié)是,西施助越國滅掉了吳國后,一方面感到欣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另一方面也感到內(nèi)疚,覺得對不起吳王夫差,在一種異常矛盾的心理中,不能解脫,最后自縊于館娃宮內(nèi)。

2、被范蠡帶走說

這種說法較為風行,典籍中有記載。東漢人所寫的《越絕書》中記述:“西施,亡吳后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蔽膶W戲劇作品大都這么描繪。說吳國滅亡的當天,范蠡做了兩件事,一件是勸他的好朋友、一同共患難的文種,趁早離開勾踐。再一件事就是,在姑蘇臺下花蔭深處找到了萎頓不堪的舊日情人西施,倉皇逃到太湖,雙雙駕一葉扁舟,消失在煙波浩渺之中。蘇東坡曾經(jīng)寫道:“五湖問道,扁舟歸去,仍攜西子。”在山東肥城陶山,據(jù)說有范蠡和西施墓。

3、被范蠡沉湖說

西施在越滅吳后的命運還有一種說法,說吳國滅亡以后,越王因為西施的美貌想要將她留在身邊,但是范蠡堅決反對,他要越王吸取吳王教訓,不能被美色誘惑。他設(shè)下計策,派人用越王的車把西施騙到太湖,又把她騙上船,到湖心的時候,趁西施不注意,狠心將西施從船上推下,西施就這樣溺死于太湖之中了。

4、被吳人沉江說

民間有一種傳說,吳國滅亡后,吳人把一腔怒火都發(fā)泄在西施身上,用錦緞將她層層裹住,沉在揚子江心?!稏|坡異物志》載:“揚子江有美人魚,又稱西施魚,一日數(shù)易其色,肉細味美,婦人食之,可增媚態(tài),據(jù)云系西施沉江后幻化而成?!?/p>

唐代羅隱寫詩道:“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為誰?!睆奶拼藢懙倪@首詩中,可以看出西施“被吳人沉江說”,有一定市場。

5、被勾踐沉江說

越王勾踐曾說:“亡吳之功,西施當屬也?!眰髡f勾踐認為吳國的滅亡源于夫差沉湎于西施的美色,為了避免西施的美色反過來殃及越國,他恩將仇報,賜西施沉江而死。這種說法和“被吳人沉江說”、“被范蠡沉湖說”是異曲同工,都把西施看成了“紅顏禍水”。

6、被越后沉江說

傳說越國滅吳后,勾踐欲將西施收進后宮。越后認為西施是“禍國之女”,擔心西施禍害越國,就令手下將其裹進牛皮袋子中沉入江底了。

這種說法因較為符合君王好色、王后妒嫉的心理,比較流行?!稏|周列國志》上就是這種說法。

筆者贊成“沉江說”。不管是吳人、勾踐或王后沉的。

因為“沉江說”,典籍記載較早。離吳國滅亡(公元前475年左右)不到百年,墨子在《墨子·親士篇》中說:“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賁之殺,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吳起之裂,其事也?!?意思是這些人都是“死其所長”——因各自的所長招致相同的禍害。西施是因其美貌而被沉入江遇害的。他清楚地說“西施之沉,其美也”,明確地指出西施被沉江而死的。另一典籍《吳越春秋》也明確記載:“吳王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隨鴟夷以終。” 這里的“鴟夷”,有人解釋是指范蠡,根據(jù)是范蠡曾經(jīng)“變名易姓,適齊為鴟夷子皮?!保ā妒酚洝へ浿沉袀鳌罚9P者認為這里的“鴟夷”,解釋為“牛皮”較為合理。意思是把西施用牛皮一裹,“浮于江”上了。范蠡改姓名為“鴟夷子皮”,是紀念朋友和對手伍子胥的懷念。伍子胥被夫差賜死后也是用鴟夷牛皮收斂的尸體。唐人司馬貞的《史記索引》載:“鴟夷子皮,范蠡自謂也。蓋以吳王殺子胥而盛鴟夷,今蠡自以有罪,故為號也。”

還有一個反證:浙江沿海一帶一道名菜“西施舌”(一種蛤礪肉),據(jù)說就是紀念西施沉江的,所謂美女加美食。

筆者在《西施頌》采用的是“沉江說”,并設(shè)計了范蠡棄官亡走后,在江面上看到了牛皮裹著的西施尸體,派人送她回家鄉(xiāng)安葬的情節(jié)。

也就是說,西施之魂已經(jīng)回歸故里,至于埋葬在什么地方,是葬的尸體,還是衣冠,則需要進一步考證。

5. 禮道文化公司

掌:把握、主持的意思;翰:長而堅硬的羽毛,指筆。掌翰就是掌握筆桿的人。在舊社會,嫁娶禮道紛繁復雜,民間娶親嫁女,都要請一位有文化,懂得嫁娶禮俗的人來應(yīng)酬事務(wù),統(tǒng)攬全局,這個人叫做“掌翰”。他最重要的職責是為東主代寫各種書貼和告文。

舊時男女婚事全憑媒人說合,父母包辦。男家首先要請掌翰寫《請媒人書貼》,然后寫《親家書貼》和《慶門書貼》。隨著婚事的進展,要寫《鴛鴦書貼》(即開八字)和《開禮單書貼》。男方擇定了迎親佳期,又要寫《報日子書貼》和《報堂書貼》。女方要寫《請女婿上門書貼》等等。

舊時作興寫轎對,到了等(迎)親喜慶之日,男方掌翰要寫好上聯(lián)貼于轎左,到了女家,女方掌翰要把對好的下聯(lián)貼于轎右。男方要寫好《迎鸞(親)告文》由等親的人帶去女方宣讀,而女方則要宣讀一篇回應(yīng)男方的告文。嫁娘上轎之前辭別父母兄弟,掌翰要宣讀《辭堂告文》。新娘花轎到了郎家,掌翰要“出轎煞”

6. 禮文化內(nèi)容

數(shù)字“一”

“一”為數(shù)之始,這就奠定了它重要文化地位的數(shù)學基礎(chǔ)。開始自然是重要的,在漢文化中,“一”由數(shù)之始進而被看成萬物之始,這在道家哲學和宗教中表現(xiàn)得尤其突出。老子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成為抽象的“道”轉(zhuǎn)化為具體的物質(zhì)世界的起點。有時,“一”干脆成為“道”的代名詞,并被冠以“太”字以突出其至尊的地位——“太一”(又稱“泰一”)。在漢民族的神話、宗教系統(tǒng)中,“太一”(也作“太乙”)又成為諸神之最“天帝”的代名詞。

“一”的重要性不止于此。“一”的數(shù)學性質(zhì)本就是多樣的,它的文化意義就更加多樣。在整數(shù)范圍內(nèi),唯有“一”不能再被分解(整除)。因而,它代表了單獨的個體或單純的性質(zhì),跟“單、獨、純”等成了同義詞。單獨的個體在藝術(shù)上有突出形象的聚焦作用,李煜名句“一江春水向東流”,如換成“大江春水向東流”,意境就稍為遜色。人名“張帆”的形象性,也不如“張一帆”鮮明。甚至群體形象也可以借“一”化為許多個個體形象,“一道道青山緊相連”就有如此效果。單純的性質(zhì)是許多中國人,特別是道士僧人所追求的美德,“一”被取入名字道號的例子很多,“一清道人”、“弘一法師”之類就反映了這種價值取向。

比起小數(shù)、分數(shù)來,“一”又是完整、整體的代表,“統(tǒng)一、整一、合一、一齊、一律”等詞都用到了“一”的這層意義,杜牧《阿房宮賦》“六王畢,四海一”徑用“一”作“統(tǒng)一”的同義動詞。

此外,“一”是唯一的乘任何數(shù)、除任何數(shù)都仍得該數(shù)的數(shù)字,“一”的任何次方仍得“一”,因此“一”還帶上不變的含義,“始終如一、一以貫之”等成語都用“一”強調(diào)恒久不變。

“一”在所有正整數(shù)中,畢竟又是最小的數(shù)字,因此很自然地又獲得了“少”的含義,特別是跟其他數(shù)字相對時,如“一丁點兒、九牛一毛、千鈞一發(fā)”,當然,若跟比“一”還小的分數(shù)“半”配合,強調(diào)“小”就更理想了,如“一鱗半爪、一知半解”之類。

“一”從數(shù)量小,又發(fā)展出時間極短的意義,并形成了副詞性關(guān)聯(lián)詞的用法,古有“一觸即發(fā)”一類,今天咱們還說“他倆一見面就吵架”。

以上意義都是從“一”的基數(shù)義發(fā)展出來的。作為序數(shù),它就不是小、少,而是老大,排在最前面,“一流產(chǎn)品、一級教練、第一把手”,都是最高最好之意(除非前面還有“特級”、“高級”之類)。但是也有例外,工人的級別,就是從“一級”到“八級”由低到高升上去的。作為序數(shù),“一”也有一批同義詞:元(元月)、大(老大)、首(首位)、頭(頭等)。這些詞大都有頭腦之意,用它們代表“一”正顯示了漢文化對序數(shù)“一″的看重。難怪咱們逢“一”的節(jié)日特別多,春節(jié)(年初一)、十月一日、七月一日、八月一日等。除了有一定的歷史事件原因之外,選在一日也切合了漢人的文化心理。

數(shù)字“二”

“二”是偶數(shù)之始,在自然數(shù)列中,它是笫一個能被其他數(shù)整除的數(shù),又是能整除所有偶數(shù)的唯一的一個數(shù)字。漢民族早在遠古時期就發(fā)展出了樸素的一分為二的辯證哲學思想,這大大增加了“二”的文化重要性。這種辯證思想的代表是陰陽學說。古人認為,“太一生兩儀,兩儀生陰陽”;萬事萬物都有陰陽兩個方面相對構(gòu)成一個整體,天——地、男——女、晝——夜、峰——谷、日(太陽)——月(太陰)、盈——虧、盛——衰,等等。天地缺一無以生萬物,男女缺一無以滋人類。在這一意義上,“二”才是完整的、完美的,而相比之下“一”便有孤單、不完善之意。

由此發(fā)展,“二”及其倍數(shù),即一切偶數(shù),都代表吉、喜慶,“一”及一切奇數(shù),則與兇、不幸有關(guān)。難怪結(jié)婚送禮錢,數(shù)目定額逢雙,辦喜事人家發(fā)糖也要逢雙,甚至發(fā)喜煙也要兩支一發(fā),而平時發(fā)煙總是一支一發(fā)的。1990年10月14日,正逢陰歷8月26日,陰陽歷月份日期巧逢四個雙數(shù),報載北京城里形成結(jié)婚高潮,可能還不止北京一地,都是圖這四雙會集的大吉大利之時。只有辦喪事時,送禮錢要逢單,上菜數(shù)目也逢單,以示對不幸的哀悼。求雙求對的價值觀,又跟漢民族特重對稱的審美觀相互促進和強化,從而滲透到生活的許多方面。門前石獅要成對,門口燈籠要成雙,小戶人家沒有這些,那門上一年一度的春聯(lián)是非貼不可的。

我們的文學語言也極重成雙成對,它并成為駢文、律詩的首要美學原則。即使在口頭語言中,成對出現(xiàn)的單位也比比皆是,如大量的對稱四字格(死去活來)、對稱俗語(你一言他一語)、對稱諺語等。在漢語中,除了“一”,只有“二”有不少同義近義詞:“兩(本指成對物)、對、雙、偶、駢、儷”,這些詞,都表達了一可分二,合二才成一的意思。“美麗”的“麗”是“儷(儷)”的古字,這充分說明了漢人以“儷”(成對)為美的觀念。二龍戲珠、干將莫邪雌雄二劍等,都成為漢文化中恒久不衰的優(yōu)美藝術(shù)形象。

“二”的重要性,不僅在于其本身及其倍數(shù)——偶數(shù),而且在于對其他數(shù)字的作用。別的數(shù)字如果成雙出現(xiàn),便容易成為富有意義的數(shù)字??匆幌轮袊膫鹘y(tǒng)民間節(jié)目:正月一(春節(jié))、三月三、五月五(端午)、六月六(某些地區(qū)的動物節(jié))、七月七(乞巧)、九月九(重陽),十二個月中,竟有六個月月日同數(shù)的節(jié)日,數(shù)字在其中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當然,比起“一”是不可分的單獨整體來,“二”是個可分的數(shù)字。所以“一”是穩(wěn)固、不變,“二”就有分離、變異之意,試比較:“一心、一心一意”和“二心、三心二意”。在兩派沖突中,“兩面派”往往不受歡迎,一旦暴露,難免成為“風箱里的老鼠——兩頭受氣”。

“二”跟“一”雖然只相差一,但作為序數(shù),地位卻遠不如“一”。“一流”、“一等”都有贊美之意,“二流子”、“二等公民“卻是十足的貶義詞。

數(shù)字“三”

三”是多之始。在自然數(shù)列中,“三”是第一個與“一”相隔的數(shù),就這一點,使“三”成了多的代表。老子的“道”,生到“三”便生萬物了。“三”的文化意義沒有“一”“二”復雜,基本上都跟多有關(guān)。先秦漢語中,“三”字用得特別多,其中許多并不表示確數(shù)“三”,而是泛指多。如《論語》“三思而后行”,《左傳》“三折肱,知為良醫(yī)”,《詩經(jīng)》“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三”都可以用“多、幾、數(shù)”來翻譯。訓詁學家們早就注意到這一點,清人汪中撰《釋“三”“九”》,專門分析了“三”表多的現(xiàn)象。

“三”沒有“一”“二”那種濃郁的哲學、宗教氣息,但卻有強大的世俗、民間文化的活力,是個很得中國人寵愛的數(shù)字。漢民族在創(chuàng)造文化符號時,特別愛把三樣相關(guān)事物湊合在一起,以顯示其多,滿足多樣化統(tǒng)一的審美需要。松、竹、梅稱為“歲寒三友”,書、畫、印俱佳即成“三絕”。至于“三鮮湯”“炒三樣”,超出三種菜料是常事,不到三種有時也冒稱“三鮮”。小說家是最懂得“三”的魅力的,《三國演義》有桃園三結(jié)義、三請諸葛亮、三氣周瑜,《水滸》有三打祝家莊,《西游記》有三打白骨精,《紅樓夢》有劉姥姥三進大觀園,都是最為膾炙人口的故事。

“三”跟其他數(shù)字的配合也很有趣,“三”是多之始,若與小于“三”的“二”配合,那表示的不是多而是少,如“三三兩兩”“三言兩語”;若跟大于“三”的數(shù)字配合,則強調(diào)多,如“三令五申”“三姑六婆”。但“三”跟“四”配合,卻是貶義多于數(shù)量義,如“丟三拉四、推三阻四、低三下四、不三不四”,這可能是奇偶相連、“不三不四”引起的不協(xié)調(diào)感?!捌摺恕毕噙B也有這種效果,詳下。

“三”作為序數(shù),那肯定是貶多于褒了?!叭鞲枋?、三流作家、下三流”,都帶有鄙薄之意。但序數(shù)“三”用于時間,卻沒有貶義,還可能是個重要日子。人出生后的第一個紀念日,就是“三朝”,有的地區(qū)還隆重請吃“三朝面”,以慶祝嬰兒已平安度過很“多”日子。

“三”為多的文化觀念,遠起于漢民族形成之初,這有漢字為證。漢字造字時,就是用三個相同字形來合成該事物多之意的,如“眾、森、品、垚(堯)、晶、磊”。這種“三”字文化歷經(jīng)數(shù)千年,依舊不衰。

數(shù)字“四”

“四”是全之始。漢語數(shù)字中,表示“全部、所有”含義的數(shù)字有好幾個,“四”是其中最小的數(shù)字,也是最基本的一個。從空間看,以人為基點。方向有前后左右四個,相對于太陽的位置,則方向為東南西北四個。從時間看,漢民族把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這就大大加強了“四”代表“全”的地位。還有一些小因素,如人有四肢、漢語調(diào)有四聲等,也有幫助增強“四”給人的“全”之感。

“四”表全部,有許多是直接從四個方位和四季而來,貼近本義,如“四方、四季、四時、”,但運用時其實已不強調(diào)分開的四者,而是看作包含全部的一個整體,如“四方賓朋,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香飄四季”?!八募尽蓖耆恰叭辍钡拇~。還有一些用“四”的,已進一步引申虛化,只表全部,不能確切地分成四分,如“四鄰”是所有鄰居或鄰國,“四國”古代也可指所有鄰國,“四座皆驚”即“滿座皆驚”,“烽煙四起”即到處鬧兵。

漢文化中,把四樣事物湊在一起的也跟三物并舉的一樣很多,但比較起來,舉“四”言全,舉“三”言多,區(qū)別還是明顯的。如古書分經(jīng)史子集“四部”,清代又整理為“四庫全書”。古代把治國之綱結(jié)為“仁義廉恥”——“四維”,孟子則把道德觀念歸結(jié)為“仁義禮智”——“四端”,并與人的四肢作比說“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印度文化也重視“四”,認為世界有四大物質(zhì)“風火水土”,佛教有“四大皆空”“四大金剛”,后兩者也融合到中國文化中了。此外中國人在列舉有代表性的人或物時,也特別愛“四”,如戰(zhàn)國時信陵、平原、孟嘗、春申四君子,古代四大美女,初唐詩壇四杰,京劇四大名旦,江南四大米市等。這些雖然是實在的“四”,但畢竟有以“四”概“全”之意。

可是,“四”在漢語中與“死”音近,僅有去聲與上聲之別,這給“四”蒙上了一層色彩。在有些行當,“四”字的讀音便成了禁忌的對象。影響所及,連“四”讀sì,“死”讀“洗”二字不同音的滬蘇一帶,“四”也是禁忌,面館中遇到要喊“四碗”,便一聲“兩兩碗”避開了“四”。有趣的是,“四”、“死”二字被借入日語,而日語沒有聲調(diào),二者完全同音,講迷信的日本人,忌“四”竟比中國人還厲害。漢字文化圈把“四”的忌諱也帶出中國了。

“一”為數(shù)之始、“二”為偶數(shù)之始,“三”為多之始、“四”為全之始,這四個數(shù)字,大概就構(gòu)成了漢語基本數(shù)字中最基本的數(shù)字。漢字用橫線數(shù)目構(gòu)成表數(shù)指事實,也到“四”為止:一、二、三、亖(后改作“四”)?!拔濉币陨?,便用其他方式構(gòu)字了。

數(shù)字“五”

“五”是“十”的一半。漢民族早就采用十進位計數(shù),“十”是第一個進位之數(shù),是數(shù)字第一輪循環(huán)的結(jié)束和第二輪循環(huán)的開始,又是漢字系統(tǒng)中用單個漢字表達的連續(xù)數(shù)字中最大的數(shù)字(“百”、“千”等與“十”不相連續(xù),“十一”起用兩個數(shù)字表過),因而是個重要數(shù)字,“五”就因為是“十”的一半而獲得一定的重要性。人們在慶祝某事物的周年紀念日時,除了逢十的周年(十、二十、三十……),就數(shù)逢五的周年(十五、二十五、三十五……)隆重。但是,“五”的文化意義并不到此為止。漢文化的陰陽學說,進一步發(fā)展為陰陽五行學說?!拔逍小钡幕疽饬x是,世界萬事萬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要素構(gòu)成。除太陽太陰(月亮)外,五顆最亮的星星(行星)成為五行在天上的代表,分別以五行之一的名稱命名?!墩f文》就以五行來釋“五”,“(即五),五行也,從二,陰陽在天地間交午也?!蔽逍袑W說大大增強了“五”在漢文化中的重要性,成為另一個表“全”的數(shù)字。

五行學說不限于解釋世界的基本要素,而且還將五行推廣到其他方面。很多重要的自然現(xiàn)象和人文現(xiàn)象都被劃分為五個基本范疇,并且與木、火、土、金、水相配。色彩有“五色”:青(木色)、赤(火色)、黃(土色)、白(金色)、黑(水色),音節(jié)有“五音”:宮商角徵羽,地域有四方加上中構(gòu)成“五方”:東(主木,青龍)、南(主火,朱雀)、中(主土)、西(主金,白虎),北(主水,玄武)。甚至后世有些音韻學家在給聲母分類時,也將唇舌齒牙喉“五音”分別與五行相配。每個朝代也都有所配的“行”與“色”,如黃帝土德黃色、炎帝火德赤色、秦水德黑色等。

“五”表達的“全”與“四”表達的“全”在文化意義上是有所區(qū)別的?!八摹敝叭庇伤姆健⑺募径鴣?,是確實包含全體之“全”,“五”之“全”由五行而來,是用五種基本要素概括全體之“全”。如顏色細分有數(shù)十數(shù)百種,而以五色概括。類似的情況有許多,如“五谷”(具體內(nèi)涵說法不一)指一切糧食作物乃至一切農(nóng)作物,“五味”(甜、酸、苦、辣、咸)指一切味道,“五蟲”(裸蟲、毛蟲、羽蟲、鱗蟲、甲蟲)指一切動物,“五刃”(刀、劍、矛、戟、矢)指一切兵器,“五金”(金、銀、銅、鐵、錫)指一切金屬。

“五”跟其他數(shù)字配合,也能幫助我們看出“五”的文化意義。跟表示“多”的“三”配合,“五”也沾上“多”的意味,如“三令五申”、“三五成群”(比“三三兩兩”多)。跟表示“全”的“四”配合,兩“全”一起更強調(diào)全部,如“五湖四?!保ㄈ珖鞯兀?、“四分五裂”(徹底分裂)。跟大于“五”的數(shù)字相配,表示多而全,但重在多,如“五顏六色、五花八門”。跟“十”相配,由于“十”本是全而多,重在全,因此“五”也幫助表達這一意義,如“五光十色”。

數(shù)字“六”

“六”用于文化意義似乎不如前五個數(shù)字常見,但它的文化意義卻頗不簡單。其實,“六”的數(shù)學性質(zhì)首先就比較復雜?!傲笔恰岸焙汀叭钡某朔e,如果不考慮“一二得二”,那么,在自然數(shù)列中,“六”是第一個既為奇數(shù)的倍數(shù),又為偶數(shù)的倍數(shù)的數(shù)字。它跟奇數(shù)和偶數(shù)同時有關(guān)可能為“六”在文化意義上的兩重性奠定了基礎(chǔ)。另外,陰陽學說關(guān)于數(shù)字的觀點,又加重了“六”字文化意義的復雜性。

“六”本身是偶數(shù),按民間信仰本該屬吉數(shù)。在陰陽學說中,則奇數(shù)為陽,偶數(shù)為陰。雖然陰陽各有長短,但“六”被看作陰數(shù)之極(與陽數(shù)之極“九”相對),不免顯得“陰氣”太重。于是,“六”在漢文化中便帶上了吉與兇雙重意義。

一方面,“六”常常跟“順”聯(lián)系在一起,稱為“六順”,打撲克發(fā)牌、打麻將開牌,遇“六”也稱“六順”,由莊家右手第一人開始。貴州省原來有個“六順縣”,也由這種觀念而得名。兩個“六”相遇,則更順,稱為“六六大順”。

但是,漢文化中又有“六沖”之說,這成了迷信者所認定的阻礙婚姻的唯一年齡限制。意思是說,男女雙方年齡若相差六歲,則他們的婚姻將是不吉利的,因而不能結(jié)婚。在這里,“六”又成為不順之數(shù)了。陰歷六月初六,兩個“六”相逢之日,是許多地區(qū)的貓狗節(jié)或動物節(jié),一說為貓狗生日。這天,應(yīng)該給貓狗洗澡,人要吃餛飩。都與水有關(guān),水正是柔性的、陰性的。

從空間看,平面上的方向有四個, “四方”成了所有方向的總稱;但在三維空間中, “四方”加上天地兩者便成了六個方面,漢語中稱為“六合”。李白詩云“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六”也獲得了泛指所有地方的文化意義,類似的還有“六極”、“六幽”等說法,但終究沒有“四”常用。人死后所住的空間也是六面體——棺材,所以有些地方謔稱死為“睡六塊板”。

數(shù)字“七”

“七”的數(shù)學性質(zhì)很奇特,在自然數(shù)列的前十名中,“七”是個最不合群的數(shù)字,因為它是唯一的既不能整除任何數(shù),又不能被任何數(shù)(除“一”外)整除的數(shù)字,不做乘積、不做商,跟任何數(shù)都沒有明顯關(guān)系。這種性質(zhì),給“七”帶上了獨特、古怪、神秘甚至兇險的色彩。在漢語運用和漢文化生活中,“七”的用武之地不多,人們通常對它敬而遠之。跟“七”聯(lián)系最緊的生活內(nèi)容是喪事,人死后每七天為一個悼亡祭靈的周期,稱為“頭七、二七……”,到七七四十九天結(jié)束,稱為“斷七”。送喪禮錢要取奇數(shù),而“七”也是奇數(shù),這倒是一致的,只是“七”是奇數(shù)中最為“兇”的數(shù)字。中國古代辦喪事時,要給死人躺杉木板,板上鑿七個孔,稱“七星板”, “七”成了喪事的文化符號。

“七星”本為北斗之名,大概因為“七”的緣故,帶上了兇險神秘之意,所謂“七星寶劍”也給人一股肅殺之氣。古代神話中有一個兇神,名字就叫“七煞”。至今“七煞”還是吳地的罵人話?!段饔斡洝分刑捉鹦菬挼t將齊天大圣煉了七七四十九天,也就是想煉死神猴,誰知這神秘之爐和神秘之數(shù)卻煉就了悟空的銅頭鐵臂和火眼金晴。陰歷“七月”在漢文化中是“鬼月”,整整一個月因“七”而帶上“鬼氣”,“七月半”則是明確的“鬼節(jié)”。

陰歷七月七,兩“七”相遇,也是漢民族的節(jié)日,稱“乞巧”,那天,據(jù)說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之日,是個帶點喜氣的日子,人間的姑娘媳婦們也借機向織女乞求傳授織布巧技。不過,這喜氣畢竟是帶著悲劇色彩的,因為相會之后,就將是一整年孤獨分離的日子在等著這對苦命夫妻。這個故事選七月七作為相會之日,確實不是偶然的。

“七”不管實用虛用,總?cè)菀讕腺H義?!捌吒[”、“七孔”,其實意思也跟“五官”相近,可是,只用在“七竅生煙”、“七孔流血”之類不大恭敬的說法中,贊美一個人“五官端正”,是決不會說“七竅端正”的。“七”這個不合群的數(shù)字,能搭配的唯一數(shù)字是鄰數(shù)“八”,這一奇一偶搭配的結(jié)果是讓本無貶義的“八”也帶上貶義,如“七零八落、七拼八湊、橫七豎八、亂七八糟”。

數(shù)字“八”

“八”是“四”的兩倍,又是“二”的立方(三次方),是第一個可開立方之數(shù)(“一”的任何次方都得一,不計)?!鞍恕钡奈幕饬x也跟“四”一致。“四”表示全部,“八”也表示全部,只是更為強調(diào)。東南西北和四方,分得再細一點,加上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便成為八方。“四方來賓”“四方支援”,也可以說“八方來賓”“八方支援”,意思基本相同,只是說“八”更帶夸張語氣。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古人又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加上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合為“八節(jié)”,“八節(jié)”和“四季”一樣都可以代指所有時間。

在更為虛化的用法中,“八”也可以看作是“四”的進一步強調(diào),如“八面玲瓏”,比“四面討好”更加強調(diào)。至于“八寶飯”、“八寶鴨”、“八珍糕”之類,“八”更有全而多之意,在多的意義上,是“四”所不能代替的。

由于“四”“八”基本同義,因此這兩個字常常配合使用,這比單用“四”或“八”更強調(diào)全部,如“四面八方、四通八達、四平八穩(wěn)”??墒恰鞍恕备捌摺毕嗯鋮s有多而雜亂的貶義,這跟“四”“三”相配的貶義恰恰相映成趣(例子已見“三”“七″處,不再重復)?!叭薄八摹?,“七”“八”都是相鄰的奇偶兩數(shù),可見數(shù)字及數(shù)字搭配的文化意義確實跟它們的數(shù)學性質(zhì)有關(guān)。

在另一方面,“八”的命運卻比“四”好得多。“四”因為音近“死”而有時被忌諱,“八”卻由于諧音“發(fā)”而受到中國人(主要是閩廣人)的青睞。許多閩廣人在生活中視“八”為神明,尤其是商人,更關(guān)心“八”(發(fā))的好運。據(jù)報載,旅館中帶“8” 字號碼的房間,總是被閩廣人搶著訂住,若有“888” 號,更是會四季常滿,個別人甚至不帶“8”的房間不住。海南省有一廠家,所產(chǎn)的電視機就叫“888”牌,“發(fā)發(fā)發(fā)”,讓做著發(fā)財夢的人聽來確實帶勁,可是對“北佬”們的作用還不明顯。不過隨著南風北漸,北邊也開始有廠商挖掘起“八”的潛力來,江蘇鹽城的“燕舞燕舞”廠,就推出了“燕舞888” 的新型產(chǎn)品。對“八”的崇拜也被出洋的閩廣人帶到海外。新加坡不久前建起一批中國古代名人塑像,選八人,據(jù)說也是為諧“發(fā)”,不過是這個共“發(fā)”解作“發(fā)財”大概不宜”,恐怕只能“發(fā)達”之意了。

“八”字字形簡單卻有一定的形象性。作為漢字,“八”也常被人移作他用。唇上髭須被形象地稱為“八字須”,事情還沒頭緒叫“八字還沒一撇”。人們對舊時官府的評價是“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這句諺語中用得極妙的“八”字,是既不能意譯,又不能音譯,恐怕得“形譯”才行。

數(shù)字“九”

“九”是“三”的三倍和平方,是最大的個位數(shù),這是“九”字文化意義的數(shù)學基礎(chǔ)。在陰陽學說中,“九”是陽數(shù)之極,這又加重了“九”的文化意味?!叭笔潜矶嘀當?shù),“九”是“三”的平方,“三”不足以言其多時,便可用“九”來強調(diào)。對此,清人汪中在《釋三九》中已分析過了。按說,“十”比“九”大,但“十”已進位,在二位數(shù)中是最小的,所以中國人寧可用個位數(shù)中的最大者來強調(diào)多。

人們描寫極高的天有九重,簡稱為“九霄”,上面住著“九天玄女”一類神仙。相對的,地下則有極深的“九泉”,人死之后,只能“九泉有知”。至于《左傳》“三折肱,知為良醫(yī)”,到《楚辭》中說成“九折臂而成醫(yī)兮”,更說明“三”“九”都是言多之辭。山川河流稱“九”的也很多,黃河流域眾多支流古代總稱為“九河”,與此相應(yīng),則有長江流域的“茫茫九派”。此外還有“九嶷山、九華山、九龍江”等等。

在有些情況下,人們是明顯地故意取“九”舍“十”的。在吳地,習慣上慶祝“某十大壽”是在虛歲逢九的年紀時舉行的,如四十九歲時做“五十大壽”;六十九歲時做“七十大壽”,還名之為“做九不做十”。進位缺一的多位九數(shù),在漢人看來更能顯示多,更有表達力和形象性。“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當然有押韻的緣故,可“黃河九十九道彎”,卻純粹為了強調(diào)和增強形象性。電影《紅高粱》的歌詞作者深通此道,“九千九百九”一句,廣為流行。

陰陽家定“九”為陽極之數(shù),這也進一步提高了“九”的地位。陰歷九月初九,并沒有什么要紀念的事物,只因為兩個陽數(shù)相遇,就成為一個頗大的節(jié)日,稱為“重陽”,地位比兩陰相遇的“六月六”高。重陽是人的節(jié)日,要登高,體現(xiàn)“陽”意,“六月六”是動物的節(jié)日,要下水,體現(xiàn)“陰”意。

“九”的文化意義不僅體現(xiàn)于個位數(shù)“九”的本身,而且還影響到帶“九”的多位數(shù)(如“九千九百九”)和“九”的倍數(shù),形成了一個陣容龐大的“九文化”家族,這在數(shù)字中是最突出的。許多“九”的倍數(shù)都有與“九”有關(guān)的文化功能,人們樂意用它們作文化符號。

“九”的兩倍“十八”,也強調(diào)多,地下除了“九泉”,還有更糟糕的“十八層地獄”。武士們最喜歡自夸的是精通“十八般武藝”。

“九”的四倍是“三十六”,又是一個表多的數(shù)字,“三十六計”、“三十六行”可為例證。“三十六行”的十倍“三百六十行”,也還指多。

《水滸》里則有“三十六天罡星”,還有“七十二地煞星”-—“九”的八倍,加起來是“一百單八將”——“九”的十二倍?!端疂G》用這些“九家族”成員,當然不光是指多,而且也給這些“替天行道”的好漢增加神秘色彩——“天意”、“陽氣”之類,一百零八將的頭兒宋江,就是靠了“九天玄女”親授的“天書”來帶領(lǐng)這支隊伍的?!段饔斡洝防锾粕畮熗降轿魈烊〗?jīng),要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這是大神們有意設(shè)下考驗他們的,當然在“多”之外有更多的神圣意味了。孫悟空有“七十二變”,也是“九”的八倍,但比起體現(xiàn)佛法的“八十一難”來,畢竟又差一籌。兩位數(shù)字有九十個之多,恰恰這些“九”的倍數(shù)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這決不是偶然的。

“九″跟其他數(shù)字配合,主要也表示多。跟“一”相配構(gòu)成多少對比,如“九死一生”“九牛一毛”。“九”和“三”“六”是漢語中表多的數(shù)字系列,“三”和“六”相配前已舉例,“三”和“九”相配如“三跪九叩”。“三跪九叩”雖有實義,但作為禮儀,它是人為規(guī)定的,可知規(guī)定者是有意取其象征意義的。“六”和“九”相配沒找到,可見在表多數(shù)字中,“三”還是最基本的。

數(shù)字“十”

“十”是第一個進到兩位的數(shù)字,比前面九個數(shù)字高了一個層次,又是連續(xù)的自然數(shù)列中數(shù)目最大的單個漢字?!笆睅в袑η懊娴臄?shù)字總結(jié)歸納之意。在漢語中,“十”的基本文化意義是“多而全”。就多而言,它跟“三、六、九”這個表多系列相關(guān);就全而言,它又跟“四、五、八”及一定程度上的“二”這個表全系列相關(guān)。所以有總結(jié)之意。同時,“十”跟這兩個系列又都有一些差別。

7. 道 禮 法

感謝邀請!若是想要一段文字便能夠具體描述清楚孔子說的“道”,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涵蓋的太廣,但就我個人理解且最偏愛的便是“中庸之道”。

在中國文化中,“中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但這是被誤解最深的一個概念。很多人都以為,“中庸”是和稀泥,是沒原則,是當好好先生。其實,中國儒家恰恰把那種表面上的好好先生,但是沒有道德原則的人稱之為“鄉(xiāng)愿”。儒家最痛恨這種人,孔子不是說嘛——鄉(xiāng)愿,德之賊也。

那“中庸”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原則,是主觀世界的事情。而中庸,則是另一個世界的事,就是實踐世界。很多人就是因為搞不清這兩個世界的區(qū)別,不僅誤解了“中庸之道”,而且也容易成為一個失敗者。

舉個例子,我們上駕校學習開車,先學交規(guī),學汽車的機械原理,這都是主觀世界的事,你會學到很多原則。但是一旦進了車、上了路,原則的用處就不大了。開車的每一刻,你說是向左打方向盤好,還是向右打方向盤好?都不對,開車實踐講究的是“剛剛好”,不左也不右,這就是中庸。

再比如,經(jīng)濟學有兩個大的流派,凱恩斯主義的“國家干預”,和哈耶克的“自由放任”。在主觀世界里,在學理上,你可以有自己的偏好,可以堅持自己以為的真理。但是實踐中的治國者,不會完全偏向其中任何一種,他會力爭在特定的情況下給出“剛剛好”的政策。

實踐世界中,每一個具體的事都是這樣,寫字、做手工、打球、創(chuàng)業(yè)等等,都是在兩個互相矛盾的原則中,找到那個剛剛好的動態(tài)平衡點。所以,如果“中庸”這個詞你不喜歡,那就來一句西方名言好了——“一個人同時保有兩種相反的觀念,還能正常行事,這是第一流智慧的標志。”這和“中庸”是同一個意思。

你看,主觀世界和實踐世界之間有一條深深的溝,主觀世界里有一大堆絕對的原則,而客觀世界里則只有剛剛好的行動。

羅胖講了一段話,大意也是這個。每一個受過教育的年輕人,腦子里的主觀世界就已經(jīng)建成了,什么道理都懂。那余生的任務(wù)是啥呢?就是不斷地對付那些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不一致的情況。

舉些例子啊,不是說好了人要誠實嗎?這是主觀世界的原則。可為什么客觀世界里,有時候不得不撒謊,而且好像也不算道德瑕疵?

不是說好了法律是追求正義的嗎?為什么在實踐中,法律追求正義也不會完全不計算成本?

不是說好了認真努力、與人為善就會前程似錦嗎?為什么我這么努力,可還是混得不夠好?聽過那句話吧,“聽了那么多道理,可還是過不好這一生”,說的就是這個現(xiàn)象。

這條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之間的溝,每時每刻我們都可能掉進去。如果你能爬出來,就是彌合了這條溝,把那個和我們主觀世界不一致的東西,放到自己的身體里自我破碎,然后重建自我。這個過程就叫成長。

所以,一個人成長得越快,歲數(shù)越大,成長的時間越長就越會在自己精神世界里容得下很多復雜的東西。所以查理·芒格在《窮查理寶典》中一再強調(diào)“多元思維模型”。至于有多么“多元”無所謂,可是我們不能“一元”呀。

到這里希望已經(jīng)簡要的說明了我對孔子亦或是儒家所說的“道”的理解。大家有什么不一樣的見解,咱們評論區(qū)接著聊……

推薦閱讀

中國酒道有什么特點,生態(tài)消費與酒道文化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