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白酒要倒八分滿,為什么茶倒七分

茶不能倒?jié)M,倒?jié)M了燙手,杯子都拿不起來,令人惱怒。在酒桌上,給人倒酒一定要倒?jié)M,否則被視為看不起、不尊敬,茶不倒?jié)M,就是為了留下一些空白,在茶桌上,給人倒茶一定不能倒?jié)M,否則被視為不歡迎、不尊重,蘇東坡心中想,此老如此吝惜,一杯茶也不肯倒?jié)M。

1、為什么茶倒七分,酒倒八分?

1、為什么茶倒七分,酒倒八分?

人生如同一場旅行,太過于追求完美往往會忽略沿途的風(fēng)景,在很多人眼中人生最瀟灑的狀態(tài)是: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半親半愛半苦樂,半俗半禪半隨緣,過盈則缺,過滿則虧,過剛易折是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人們常說“七分茶八分酒,留下幾分是人情”說的似乎也是這樣的道理,那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說法呢?今天我們討論的就是這個問題,

風(fēng)俗禮儀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的是這是一些地區(qū)的特定禮儀,尤其是在閩南地區(qū),“七分茶八分酒”就是指給客人沏茶只宜沏七分滿,而斟酒則以斟八成為宜。酒斟八分滿的意思暗示喝酒的人不可貪杯過量,少斟節(jié)飲才既不會傷身體又不會造成浪費(fèi),常言:“酒滿欺客”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其實(shí)有的地區(qū)也有“七分水,八分茶,酒滿上”的說法這里不做討論。

那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禮儀呢?這就來源于王安石和蘇東坡之間的一段故事了,文化典故相傳有一次王安石作了詠菊詩:西風(fēng)作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沒有寫完,有客人拜訪就去見客了,恰巧蘇東坡來,看了這兩句詩,提筆寫道:秋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xì)吟,因此,蘇東波被貶去湖北,臨行前,王安石交待:待得回京城時,帶一些長江中峽水回來。

在黃州的秋天,蘇東波明白黃州的菊花是不落花瓣的,非常佩服王安石,三年后,蘇東坡考績回京城,特意到三峽取水,可是只顧貪看美景,船過了中峽,才想起取水的事。打算讓船夫回頭時船夫說:“三峽水流如此湍急,回頭談何容易,三峽水水一流而下,下峽水不是也從中峽來的嗎?”蘇東波一想有理,就取了下峽水去了京城,蘇東坡回到京城送水給王安石時,王安石很是高興留下他一起試新茶,取出皇上新賜貢茶,用揚(yáng)子江中水沖泡。

蘇東坡不待王安石開口,忙搶先說自己在黃州的經(jīng)歷:菊花確實(shí)有不落瓣的,茶泡好,王安石給自己和蘇東波各倒了一杯,只有七分。蘇東坡心中想,此老如此吝惜,一杯茶也不肯倒?jié)M,王安石端起茶,喝了一口,品評一番,皺起眉頭說道:“你這水是三峽水,可不是中峽水吧?”蘇東坡嚇了一跳,趕忙把情況說明。王安石說:“三峽水性甘純活潑,泡茶皆佳,唯上峽失之輕浮,下峽失之凝濁,只有中峽水中正輕靈,泡茶最佳”,

蘇東坡如醍醐灌頂,幡然醒悟。王安石又說道:你見老夫斟茶只有七分,心中一定編排老夫的不是,蘇東坡被說中心事,忙說不敢。王安石又說道:這長江水來之不易,你自己知曉,不消老夫饒舌,這茶進(jìn)貢,一年正貢365葉,陪茶20斤,皇上欽賜,也只有論錢而已,斟茶七分,表示茶葉的珍貴,也是表示對送禮人的尊敬;斟滿杯讓你驢飲,你能珍惜嗎?好酒稍為寬裕,也就八分吧,

蘇東波一句也不敢回應(yīng)。從此流傳下來七分茶八分酒的美談和禮儀,“七分茶八分酒”到了今天不僅僅是禮儀更多的是賦予新的意義:行事把握分寸,說話留有余地,待人寬容之心,處世淡泊從容。正所謂:接受平凡,接受遺憾,接受人生之中的不完滿,太滿則虧,太盈則泄。不太滿的人生,或許才是真的圓滿,如果大家有更多的禮儀和見解歡迎在評論區(qū)或輕酌會踴躍發(fā)言。

2、給人倒茶時,為什么不能倒太滿?“斟茶七分滿”有什么說法?

2、給人倒茶時,為什么不能倒太滿?“斟茶七分滿”有什么說法?

倒茶只倒七分滿,是最重要的常識,也是茶席禮儀的代表,為什么只能倒七分滿?這個小小的動作里,原來蘊(yùn)含著大道理。如果把茶倒?jié)M,滿滿的一杯茶,咄咄逼人,讓人敬而遠(yuǎn)之,茶不倒?jié)M,就是為了留下一些空白,剩下的三分,是人情,是余地,是分寸,為人處世,把握好分寸,留一點(diǎn)余地給別人。既給了別人空間,也給了自己自由,茶只倒七分滿,是對別人的尊重,留下三分人情,讓人體會到你的用心,雙方其樂融融。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