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風范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順天理的儒家學說

”意思是說“無”是天地的始源?!币馑际钦f循環(huán)往復是“道”的運動。意思是協(xié)助天地自然,保護和養(yǎng)育民眾。”誰都知道什么是榮耀,老子讓我們守住卑辱。誰都知道什么是光亮,老子卻讓我們守住幽暗。”意思是說,“有”給人帶來方便利益,是因為“無”發(fā)揮了它的作用。

怎樣才算是有儒家的風范,道家的風骨?

下面用我的一篇國學文章談談如何做才能得到道家風骨。人生與道家風骨(張清義談國學智慧)人生在世,離不開塵世喧囂。因為隨波逐流,經(jīng)常忘記傾聽自己的心聲。要想停下腳步,沉靜下來溫暖、冷靜地打量這個世界,就必須領悟道家思想,認真體味道家的風骨。談到道家風骨,就不得不談老子。因為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創(chuàng)始人。老子哲學的思想地位可以說舉世公認,他使我們懂得了巍峨大道,說他創(chuàng)立了一座哲學高峰,一點也不為過,讀了下面的文字,你就會深有同感。

1、老子,是讓中國文化獲得世界身份的第一個代表。2、魯迅先生說,不讀《老子》,不知中國文化。3、胡適先生說,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鼻祖,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學家。4、老子所寫的《道德經(jīng)》,書名也叫《老子》。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統(tǒng)計,世界上幾千年來被翻譯成外文而廣泛傳播的著作,第一是《圣經(jīng)》,第二是《老子》。

5、《紐約時報》公布,人類古往今來最有影響力的十大作者,老子排名第一。6、我們知道,德國是一個哲學素養(yǎng)很高的國家。關于這個觀點我們從下面敘述的一件事就可以得到證實:拿破侖征服了歐洲,日爾曼哲學家費希特在他的《告德意志國民書》里講:“上帝把海洋給了英國,把陸地給了法國,但是把思想的天空給了德國。”正是在這樣一個有思想天空的國度,據(jù)統(tǒng)計,《老子》幾乎每家一冊。

7、德國法蘭克福學派認為公元前八世紀到公元前二世紀,是“軸心時代”,這個時期地球上智能大爆發(fā),出現(xiàn)了一批大哲學家,老子就在其中,他與釋迦牟尼幾乎同齡,只差幾歲。通過以上七點講述,我想我們有了同感,老子的智慧對我們人生不僅是有指導意義,而且還能左右我們的人生,并決定我們的人生結果。那么我們?yōu)槭裁促澴u道家風骨,請看南懷瑾先生對中國文化的描述:我們知道,中國文化一源三流,源為易經(jīng),三個支流分別是儒、釋(佛)、道。

南懷瑾先生說:“道為骨,佛為心,儒為表,大度看世界?!蹦蠎谚壬选暗馈北扔鞒扇酥羌?,其實我們就可以理解成是一個人修身的精神骨架。因為老子的思維是為天地萬物解密的大思維,正是他的這種至高思維使華夏民族走向精神成熟。所以我們也可以說老子的思想是我們民族的精神骨架。如此看來道家思想就可以支撐起我們的生命結構。

有了這生命結構的基礎,我們就能在修身中尋覓人生之道,可尋來尋去,結果發(fā)現(xiàn)原來人生之道就是“德”。這里需要強調的是這個“德”不是教化的目標,而是萬物的自然屬性,當然也就成了人的自然屬性。當我們把這種屬性修成人生之德,人的品德就會在這自然秩序中鍛造而成。當我們把這人生之德回歸到天真未鑿的狀態(tài),就會真正體味出道家風骨的精神內涵。

如此看來,道家風骨在我們修身之路上不僅能撐起生命的藍天,而且他熠熠生輝的智慧光芒使我們蒙昧的思想混沌大開,天籟方醒。沿著道家的修身之路,只要我們步子放輕,就會遠離喧鬧,就會在安靜中平穩(wěn)行進,就會發(fā)現(xiàn)沿途疏疏朗朗,上有鯤鵬的翅膀偶爾掠過,下有緩緩溪流和飛舞的蝴蝶,處處都會滲透出神圣的氣氛。由此可見道家思想在我們修身踐行中的主導作用,所以我們必須認真領悟道家風骨的精神內涵,而它的精神內涵的主體也就是道家的以出世的大智慧來入世。

接下來我們一一細數(shù)道家的經(jīng)典智慧。智慧點一:無老子講:“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意思是說“無”是天地的始源?!坝小笔侨f物的母體。我們看,老子在宏觀上給我們明確了“無”和“有”的關系。在這里我們也可以把“無”理解為“道”,也就是說“道”是無形的。老子在《道德經(jīng)》第40章講得更加具體,“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我們看這里如何參透老子講的“無”的準確內涵,也就是我們從中汲取怎樣的人生智慧。無,也就是無邊無涯,無框無架,所以其大無邊,等同于無形大道。是無形的自然之態(tài)。我們世人為了生存都在一味地追求“有”,老子在這里給我們當頭棒喝,提醒我們陰陽的另一面“無”。也就是讓我們不要過度,不要過分,要做減法,降低熱度來制衡。

老子的意思最明確,就是要我們追求“有”的同時不要忘掉“無”。也就是不要忘記回歸到“道”,回歸到自然之態(tài)。所以我們就會經(jīng)??吹揭恍┑玫赖某晒θ耸?,或裸捐,或低調,或做慈善,他們雖擁有財富,卻從來不會感到所有財富歸自己所有,他們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財富是吸納了自然界的資源,最后還要回報給社會和自然界。也就是完成一個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的完美過程。

因此我們可以推論出:人生要想“有”,就必須先做到“無”。人生要想平安善終,在“有”了時候,必須把“有”變成“無”。也就是保持“持有守無”的心態(tài),意思是說雖然我有家產(chǎn)萬貫,但堅持這不是我個人的,我自己什么也沒有擁有。老子在《道德經(jīng)》第十一章用生活的常識給我們解釋了這種人生智慧。他說:“鑿戶牗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意思是說開鑿門窗建造房屋,因為房屋中空,使其可以住人,成就了房屋的功用。所以他又說:“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币馑际钦f,“有”給人帶來方便利益,是因為“無”發(fā)揮了它的作用。由此可見,“無”的智慧是我們踐行中的人生基本智慧。如果我們用舍得智慧來解釋“無”,那就是追求“無”就是“舍”,“有”就是“得”。

從古至今,那些名垂千古、建功立業(yè)、最后平安善終的大人物都把“無”的智慧運用到了極致。先看歷史上的三個人物:孫武 春秋時期著名軍事家,尊稱兵圣。他到吳國后深受吳王器重,與伍子胥一起指揮軍隊打了很多勝仗,使吳國成了顯赫一時的軍事強國??墒蔷驮谒p收,事業(yè)巔峰之時,孫武激流勇退,歸隱山林。做到從“有”到“無”的華麗轉身。

事實證明孫武的決定是英明的,后來的吳王整日飲酒作樂,濫殺大臣,如果孫武沒有放棄功名利祿去追求“無”,很可能落一個身敗名裂的下場。范蠡春秋末期政治家、軍事家、經(jīng)濟學家、道家學者。被后人尊稱為“商圣”。他和文仲共同輔佐越王勾踐滅掉了吳國,興盛了越國。功成名就后,他激流勇退,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間,期間三次經(jīng)商成巨富,三次把錢財施舍給窮人。

所以后代許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為財神。我們看范蠡對名利的態(tài)度就是運用“無”的智慧,從“有”到“無”,符合道法。而和他一起的文仲,不聽范蠡的勸阻,執(zhí)意留下來在越王那里享受名利富貴,結果被越王殺害。周潤發(fā)香港影星周潤發(fā)把自己一生的積蓄56億港幣全部捐了出去。他對媒體說:“錢不是我的,只是暫時由我保管。”他用的手機一直是諾基亞,從來沒有用過智能手機。

出行坐公交或地鐵。他的整個生活進入了“簡”和“素”的狀態(tài)。我們看三位成功人士或激流勇退,或散盡家財,在名和利上都追求“無”。在“有”的時候果敢地轉化成“無”,真正做到了“持有守無”。從以上人物事例中體悟到“無”的智慧后,很自然地就會聯(lián)想到老子的“無為”和“無為而治”的其它智慧點。老子在《道德經(jīng)》37章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這里的“無為”,就是要我們遵循自然之理,順應自然之運行,不做不必之事?!盁o不為”就是要我們必須做遵循自然邏輯該做的事。談到這里我們會恍然悟道:原來“無為”不是不讓我們做事情,而是要我們不亂為,不要違反規(guī)律做事情。至于“無為而治”,就涉及到管理層面的智慧。大到治理國家,小到一個區(qū)域,一個單位,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回望歷史,大漢大唐之所以偉大,就是在立朝之初,幾代君王服膺“黃老之術”,運用這種大智慧,推進了社會生態(tài),很快恢復了社會應有的秩序。智慧點二:反老子在《道德經(jīng)》40章里講:“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意思是說循環(huán)往復是“道”的運動。保持柔順弱小是“道”的用途。老子在這里想告訴我們“道”是運動發(fā)展的,但它延伸走向一定不是一條直線,到了一定程度會是反線。

也就是說一切事物的發(fā)展都會向著相反方向發(fā)展。換句話說,一切事物的組合結構必然是“相反相成”。我們看老子的“由反得正”的思辨的確魔力十足,他不僅告訴我們事物發(fā)展的方向,也告訴了我們結果。所以接下來老子就要求我們第一不要“爭”,第二要守住事物的另一端。 老子之所以說要“不爭”,是因為在他看來,一切對立面相互依存,又相互轉化,爭,有時就是多此一舉。

其實現(xiàn)實中很多人把“不爭”理解成暫時不爭,是為了避其鋒芒而暫時示弱,一旦韜光養(yǎng)晦,積攢力量后,突然反擊,制對方于死地。這與老子的意思完全相反,老子要我們不能等強,而是守弱。接下來我們談另一個問題,守住事物的另一面。老子在《道德經(jīng)》28章里講:“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币馑际钦f,深知雄性動物的剛強躁動,卻安守雌性動物的柔弱安靜。

這樣做就像出于幽谷的溪水安謐恬靜。很顯然,老子在這里借助雌、雄兩類動物的特征告訴我們要放棄狂躁,守住安靜。一個人如果達到了恬靜、自然的境界,自然之道的德性就會與他同在。在28章里緊接著老子又說:“知其白,守其黑?!痹谶@里用黑白表示人頭腦的明白與昏昧。誰都知道什么是光亮,老子卻讓我們守住幽暗。他又說:“知其榮,守其辱。

”誰都知道什么是榮耀,老子讓我們守住卑辱。談到這里,我們自然折服于老子的“由反得正”的思辨魔力,但如果我們認為老子這是心機和謀略,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那樣你會把老子的大道看成是邪道。接下來我們該談談道教了。因為道教研究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至大談到天人合一,至微講到養(yǎng)氣護生。如果我們從道家中汲取思想,就更加容易體味道家風骨。

戰(zhàn)國時期,齊國有了崇拜黃帝和老子的黃老道教。真正把這種政治信仰神化,建立道教正式組織的是東漢末年的張道陵。張道陵創(chuàng)立的道教后來取得重大發(fā)展,并且它在發(fā)展的同時漸漸融合了儒家和佛學的精神,它發(fā)揮的核心優(yōu)勢就是:養(yǎng)心、養(yǎng)氣、養(yǎng)身。這樣我們就不難看出:道教以養(yǎng)身為歸結。這一點與儒、佛兩家有很大的不同。下面談到的事例最能說明道教的十足魅力,也最能體現(xiàn)道家的風骨。

成吉思汗在占領了大片疆土后,就想長生不老。于是派人把道教中最著名的全真道大師丘處機請了來。這位鶴發(fā)童顏的仙翁見到成吉思汗后,對長生不老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1、不嗜殺。丘處機這里宣揚的是道教的“貴生”思想,也就是珍愛生命。成吉思汗馬上布告天下:不殺掠。2、天下已定,成吉思汗請教如何治理。丘處機馬上回答:敬天愛民。

敬天愛民的意思如果用道教思想解釋就是“參贊天地之化育”。意思是協(xié)助天地自然,保護和養(yǎng)育民眾。談到這里,我想道家風骨的內涵早已躍然紙上。我們之所以體味道家風骨,是因為它關乎我們修身和功成的兩個基本點,這兩個點一個是得“道”,一個是得“悟”。得“道”就會遵循天地法則,得“悟”就會融于自然之中。所以最后我們要用一位禪師的話來結束本文,他說:“生活,就應該做到四隨:隨遇而安、隨緣而化、隨性而動和隨機而做。

在教化、人格培養(yǎng)方面,儒家的基本范式是什么?儒家的圣人觀是怎樣的?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是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諸子百家的功勞,儒家起源于舊封建社會的小農(nóng)意識,只是被朝廷奉為圭臬,保障自身權威利于統(tǒng)治而大肆宣揚,當老百姓頭腦變得開明以后就不再相信了。儒家宣揚的‘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本質并不是儒家獨特的產(chǎn)物,而是高等生物的美德共性,不分種族,比如鴉雀反哺、虎狼報恩、尊老愛幼,還有國外的很多宗教也支持友愛互助,儒家以外的諸子百家也贊同的,是很普通的道德規(guī)范。

沒有儒家人類社會一樣發(fā)展,比如西方文明和伊斯蘭文明,發(fā)展還更快更好。而儒家門生卻離不開諸子百家,沒有農(nóng)業(yè)你吃啥?沒有工匠你用啥?保家衛(wèi)國要用兵家和縱橫家,難道靠儒家道德去退敵嗎?別忘了,在任何時代任何地方,道德不過是個虛偽的外衣,背后還是真正的實力說話!治國理念只看道家(休養(yǎng)生息、沒有道德綁架,、允許自由發(fā)揮開腦洞)和法家(嚴格執(zhí)法、勵精圖治),陽道陰法嘛。

儒家的先天兩大缺陷注定了它的窮途末路:1.重傳承輕創(chuàng)新,追求所謂的美德過于走極端,儒家教育越強百姓思想越僵化,幾千年發(fā)展,別說產(chǎn)生不出真正的現(xiàn)代科技,連音樂、舞蹈、雜耍、魔術、體育競技等調節(jié)生活情趣的都玩不好(玩物喪志嘛);2.沒完沒了的’揚善’卻閉口不談‘如何懲惡’。治國即治吏,關鍵是如何管住壞人不敢作惡,而不是天天盯著好人,極盡所能地約束好人,把好人變成思想刻板、千篇一律的傀儡。

儒家該干的事不去干,沒用的廢話連篇案牘,讓百姓窮經(jīng)皓首,算算人生苦短幾十年,到頭來卻是一事無成!這種裹著糖衣的慢性毒藥,只會制造出一茬又一茬的披著道德外衣的精致利己主義者,對人指手畫腳、道德綁架、講馬列,対己就是放縱散漫、胡作非為、搞自由主義,這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沒落的根本原因。世界列強都是靠盡可能完善的法律法規(guī)、財產(chǎn)公示和透明管理體制相結合發(fā)展起來的,沒有一個國家是靠喊口號宣傳道德成為世界強國的。

中國目前情況就是重宣傳重教育輕懲處,結果是培養(yǎng)了大量偽君子,最終只能是社會風氣敗壞,老實人吃虧,百姓怨聲載道。國家興旺要看管理,清廉執(zhí)政權力公開,嚴厲打擊腐敗和違法犯罪,而不是寄托在虛幻的道德教育、道德綁架。尤其是那些開口 ‘ 中國法律不夠完善 ’,動輒‘ 中國人素質低 ’ 、‘ XX省人坑蒙拐騙偷下賤 ’ 為借口的謊言、謬論,大家一定要清醒認知,不要被存心不良的匪類所誤導。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