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表怎么樣,卡地亞手表檔次質(zhì)量怎么樣

那么中國皇帝順序表應(yīng)該怎么排列呢?如果排除過度政權(quán)、傀儡政權(quán)、割據(jù)政權(quán)等,被正史公認(rèn)的中國皇帝順序應(yīng)該這樣排列。

宋朝有多少個皇帝?

北宋 共9位皇帝宋太祖 趙匡胤(960年—976年)宋太宗 趙匡義(976年—997年)宋真宗 趙恒 (997年—1022年)宋仁宗 趙禎 (1022年—1063年)宋英宗 趙曙 (1063年—1067年)宋神宗 趙頊 (1067年—1085年)宋哲宗 趙煦 (1085年—1100年)宋徽宗 趙佶 (1100年—1125年)宋欽宗 趙桓 (1125年—1127年)南宋 共9位皇帝宋高宗 趙構(gòu) (1127年—1162年)宋孝宗 趙昚 (1162年—1189年)宋光宗 趙敦 (1189年—1194年)宋寧宗 趙擴 (1194年—1224年)宋理宗 趙昀 (1224年—1264年)宋度宗 趙禥 (1264年—1274年)宋恭帝 趙隰 (1274年—1276年)宋端宗 趙是 (1276年—1278年)宋幼主 趙昺 (1278年—1279年)。

中國皇帝順序表怎么排列?

中國古代的皇帝應(yīng)該從秦始皇算起,“始”就是開始,第一個的意思,秦始皇之前的國家君主并不稱作皇帝,而是王或公相稱。比如夏、商、周都是以“王”作為尊稱,到了春秋時期則改為了“公”,比如秦穆公、晉文公等,到了戰(zhàn)國時期,一國之君又以“王”相稱。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之后,自認(rèn)為這是自古未有的功業(yè),如不改變“王”的稱號,“無以稱成功,傳后世”。

于是丞相李斯等人建議改稱號。眾人商議后報告秦王贏政說:“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貴,可改王為泰皇”。贏政反復(fù)考慮,認(rèn)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逾五帝”,所以決定兼用“帝”號,稱為皇帝。從此以后,“皇帝”的稱號便為歷代君王所沿用。因此有人質(zhì)疑秦始皇之前的君王為什么沒有排入中國皇帝之列是不正確的。那么中國皇帝順序表應(yīng)該怎么排列呢?如果排除過度政權(quán)、傀儡政權(quán)、割據(jù)政權(quán)等,被正史公認(rèn)的中國皇帝順序應(yīng)該這樣排列。

秦朝秦朝二世而亡,因此皇帝只有秦始皇贏政和秦二世胡亥二位。(漢武帝)漢朝漢朝又分西漢和東漢,西漢的皇帝分別是:高祖劉邦、惠帝劉盈、少帝(劉恭、劉弘)、文帝劉恒、景帝劉啟、武帝劉徹、昭帝劉弗陵、宣帝劉詢(劉病已)、廢帝劉賀、元帝劉奭、成帝劉驁、哀帝劉欣、平帝劉衎和新朝王莽,其中少帝為呂后擁立的傀儡皇帝,王莽為過度政權(quán)。

東漢皇帝為:光武帝劉秀、明帝劉莊、章帝劉炟、和帝劉肇、安帝劉祜、順帝劉保、桓帝劉志、靈帝劉宏和獻帝劉協(xié)。三國皇帝(魏、蜀、吳)魏國:武帝曹操、文帝曹丕、明帝曹叡。蜀漢:昭烈帝劉備、后主劉禪。東吳:大帝孫權(quán)、會稽王孫亮、景帝孫休、烏程侯孫皓。兩晉皇帝(東晉、西晉)西晉:武帝司馬炎、惠帝司馬衷。東晉:元帝司馬睿、明帝司馬紹、成帝司馬衍、康帝司馬岳、穆帝司馬聃、孝武帝司馬曜。

十六國(前涼、成國、漢國、前趙、后趙、代、前燕、前秦、后燕、北燕、西秦、后涼、北梁、南燕、西涼)前涼:成昭公張寔、文公張駿。成國:武帝李雄、幽公李期、后主李勢。漢國:光文帝劉淵、昭武帝劉聰。前趙:劉曜后趙:高祖石勒、太祖石虎代:代王拓拔什翼健前燕:景昭帝幕容儁前秦:景明帝苻健、厲王苻生、宣昭帝苻堅、高帝苻登。

后燕:成帝幕容垂、昭文帝幕容熙。北燕:昭成帝馮弘。西秦:武元王乞伏乾歸、文昭王乞伏熾磐。后涼:懿武帝呂光、隱王呂紹、靈帝呂纂北涼:武宣王沮渠蒙遜南燕:獻武帝幕容德、末主幕容超西涼:武昭王李暠南北朝皇帝(宋、齊、梁、陳、北魏、東魏、北齊、西魏、北周)宋:武帝劉裕、少帝劉義符、文帝劉義隆、武帝劉駿、明帝劉彧、廢帝劉昱、順帝劉準(zhǔn)齊:郁林王蕭昭業(yè)、海陵王蕭昭文、明帝蕭鸞、東昏侯蕭寶卷、和帝蕭寶融梁:武帝蕭衍、文帝蕭綱、元帝蕭繹、敬帝蕭方智陳:武帝陳霸先、文帝陳蒨、廢帝陳伯宗、宣帝陳頊、后主陳叔寶北魏:道武帝拓拔珪、明元帝拓拔嗣、太武帝拓拔燾、文成帝拓拔濬、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詡、孝莊帝元子攸、孝武帝元修。

東魏:孝敬帝元善北齊:神武帝高歡、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緯西魏:文帝元寶炬、廢元帝元欽北周:孝閔帝宇文覺、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赟、靜帝宇文闡(唐太宗)隋朝皇帝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唐朝皇帝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中宗李顯、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肅宗李享、代宗李豫、德宗李適、順宗李誦、憲宗李純、穆宗李恒、武宗李炎、昭宗李曄大周:武曌(武則天)五代十國皇帝后梁:太祖朱溫后唐:明宗李亶、末帝李從珂后晉:高祖石敬瑭、出帝石重貴后漢:高祖劉知遠后周:太祖郭威、世宗柴榮南唐:烈祖李昪、元宗李璟、后主李煜前蜀:高祖王建后蜀:高祖孟知祥、后主孟昶吳國:太祖楊行密閩惠宗王延鈞閩康宗王昶荊南武信王高季興吳越:武肅王錢镠宋朝皇帝(北、南)太祖趙匡胤、太宗趙光義、真宗趙恒、仁宗趙禎、英宗趙曙、神宗趙頊、哲宗趙熙、徽宗趙佶、欽宗趙桓高宗趙構(gòu)、孝宗趙昚、光宗趙惇、寧宗趙擴、理宗趙昀、度宗趙禥遼朝皇帝太祖耶律阿保機、世宗耶律阮、穆宗耶律璟、景宗耶律賢、圣宗耶律隆緒、興宗耶律宗真、道宗耶律洪基、天祚帝耶律延禧、宣宗耶律淳、德宗耶律大石金朝皇帝太祖完顏阿骨打、太宗完顏晟、熙宗完顏亶、海陵王完顏亮、世宗完顏雍、宣宗完顏珣西夏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景宗李元昊、毅宗李諒祚、惠宗李秉常、崇宗李乾順、仁宗李孝仁元朝皇帝太祖鐵木真、太宗窩闊臺、定宗貴由、睿宗托雷、憲宗蒙哥、世祖忽必烈、裕宗真金、成宗鐵穆耳、順宗答剌麻八剌、武宗海山、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英宗碩德八剌、泰定帝也孫鐵木兒、文宗圖帖睦爾、明宗和世疎、順帝妥懽帖睦爾明朝皇帝太祖朱元璋、惠帝朱允炆、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鎮(zhèn)、代宗朱祁玉、憲宗朱見深、孝宗朱祐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熜、穆宗朱載垕、神宗朱翊鈞、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檢、南明隆武帝朱()鍵、南明永歷帝朱由榔。

古代皇帝有表字嗎?你怎么看?

表字,又稱字,古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義的名字。表字起源于商朝,盛行于周朝,后逐漸形成一種制度。根據(jù)《禮記》記載,古人男子在二十歲舉行冠禮成年后,就要得到社會的尊重,同輩或后輩在稱呼時就不能直呼其名,這時就需要取“表字”用來在社會上與別人交往時使用,以示相互尊重;同時表字體現(xiàn)一個人的德行,一般由父母或師長等德高望重的長者進行取字。

古代女子也有取表字的情況,根據(jù)《禮記·內(nèi)則》記載,“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焙髺|漢大儒鄭玄作注“謂應(yīng)年許嫁者。女子許嫁,笄而字之,其未許嫁,二十則笄?!币馑际钦f,古代女子在十五歲舉行笄禮,就需要取表字進行稱呼,以示其成年待嫁。古人取表字十分講究,一般有一言字、兩言字,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①表示兄弟排行并給予期望的字,如孫堅四子其表字按照排行分別是:長子孫策字伯符,次子孫權(quán)字仲謀,三子孫翊字叔弼,孫匡字季佐;這里孫堅對四個兒子給予深厚的希望,伯、仲、叔、季是兄弟之間的排行,長子孫策掌握符印為一家之主,次子孫權(quán)作為參謀出謀劃策,三子孫翊為輔弼之臣而存在,四子孫匡也作為輔佐之臣而存在。

②表示美稱或尊稱的字,如孔樁字子思、仲由字子路、司馬遷字子長、曹植字子建、蘇軾字子瞻、杜甫字子美、袁枚字子才,“子”就是對古代男子的尊稱或美稱。③表示與名意思相近的字,如曾鞏字子固,鞏、固意思相同;班固字孟堅,堅、固意思相同;孟軻字子輿,軻、輿都有車之義;梁鴻字伯鸞,鸞、鴻都是飛禽;鄭樵宇漁仲,樵、漁都是一種職業(yè);陳琳字孔璋,琳、璋都是一種美玉制品。

④表示意義相反的字,如曾點字皙,點為黑污、皙為白色;朱熹字元晦,熹是天亮、晦是黑夜;劉過字改之,改了就不為過錯;王績字無功,成績和無功意思相反。⑤表示對名進行補充、延伸,如曹操字孟德,即道德操守之意;趙云字子龍,即云從龍之意;李白字太白,太白是延伸白為太白金星;杜牧字牧之,延伸牧為牧守一方之意。古代士族一般在成年之后都有表字,古代部分皇帝也有表字,如劉備字玄德、孫權(quán)字仲謀、劉秀字文叔、劉徹字通。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