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份酒和窖齡酒一樣嗎
不一樣。年份酒最初是葡萄酒、白蘭地、威士忌等酒類的等級概念,20世紀90年代被引入中國白酒市場。一般認為,所謂年份酒就是指窖藏時間較長的酒。由于中國缺乏有關年份酒的標準和法規(guī),致使年份酒亂象嚴重,中國市場上的年份酒多數只是使用少量的年份原酒勾兌而成。 窖齡顧名思義指"釀酒窖池的年齡"。窖齡酒指連續(xù)不間斷釀酒超過20年的窖池,所釀出的濃香型白酒。
不一樣的
不一樣!年份酒是表示當年的氣候非常好,單個年份出產的酒足以釀出符合標準的酒,無需勾兌或混合其他年份的酒來調配。窖齡酒的意思是釀酒的那個窖的年數,就是說這個窖86年開始用來釀酒,那么今年它的窖齡就是26年。
年份酒是指成品白酒的基酒是存放多少年的。比如有的酒瓶上的30年,就說基酒是30年前的。但是現在所謂的年份酒,很多都是不正規(guī)的,國家也缺少相關方面的管制,或者說管制不夠嚴格。窖齡酒是指生產所用的成品酒基酒的窖池是多少年的。比如瀘州百年老窖這款酒,有三個單品,寫的30年,60年,90年,就說的窖池的使用時間。
2,酒出自哪個時期
“猿酒”大概是最早的酒。有關這種“猿猴造酒”的說法聽起來似乎荒唐可笑,其實是有些科學根據的。人類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往往是大自然后發(fā)的結果,釀酒之本,亦可有同觀。
洪荒時代,野果落地無人拾,溫度相宜自然發(fā)酵,成為香味醇厚的汁水,此一現象,年復一年,循環(huán)不已,隨著生靈智慧的提高,于是地球上便有了酒。《粵西偶記》中,有這么一段記載:粵西平等府,山中多猿,善采花釀酒,樵之入山,得其巢穴者,得酒多至數石,使之,香美異常,名曰猿酒。
當人類進入舊石器時代后期,當時人類過著采集、漁獵的生活,在這一階段的山頂洞人對于食物有了好惡選擇的可能,他們發(fā)現經自然發(fā)酵有酒味的野果好吃,從而將野果貯存起來,有意識發(fā)酵后可食用,這種經自然發(fā)酵的野果生成的酒,可以說是最原始的酒。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類社會進入新時器時代,畜牧業(yè)逐斷產生,發(fā)展起來,當蓄養(yǎng)的母獸產仔,有獸奶時,含糖分的奶人們一時吃不完,和野果相仿也可能受到自然界中酵母的作用,發(fā)酵成酒,于是有了《周禮》之中提到的“醴酪”,即用乳制的酒。又隨著人類的進步,生產力的發(fā)展,終至多數人以耕稼為生。農業(yè)產生、發(fā)展起來,以五谷為食,并且有了剩余。晉人匯統(tǒng)在《酒誥》中說:“酒之所興…,有飯可盡,委之空桑,郁積成味,久蓄芳氣,本出于此,不由奇方?!边@說明殘湯剩飯發(fā)酵,可以成酒,是在偶然間被人們發(fā)現的,于是谷物造酒使人類釀酒技藝有了很大提高。經過歷代勞動人民的實踐及千百年來的探索改進,始以果,繼以奶,再之谷,始而甜酒,繼而醴酪,后以燒酒,終于今天把我國茫茫酒水之河釀成了。
我國是酒的故鄉(xiāng),也是酒文化的發(fā)源地,是世界上釀酒最早的國家之一。酒的釀造,在我國已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發(fā)展史中,酒與文化的發(fā)展基本上是同步進行的。
據有關資料記載,地球上最早的酒,應是落地野果自然發(fā)酵而成的。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認為,酒的出現,不是人類的發(fā)明,而是天工的造化。一般來說,有了酒,才能有酒器,因此,人工釀酒的先決條件,應該先從陶器的制造開始,否則,便無從釀起??脊艑W證明,在近現代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制品中,已有了專用的酒器。這說明我們的祖先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和酒發(fā)生了關系,而且當時我國釀酒技術已經開始盛行。以后經過夏、商兩代,飲酒的器具也越來越多。在仰韶文化遺址中,既有陶罐,也有陶杯。在出土的商、殷文物中,青銅酒器占有相當大的比重,說明當時飲酒的風氣確實很盛。而且,我們可以從《史記·殷本紀》關于紂王“以酒為池,懸肉為林”,“為長夜之飲”的記載,以及《詩經》中“十月獲稻、為此春酒”和“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的詩句中推知,約在六千年前,人工釀酒就開始了。
堯舜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