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的主要香型類別包括哪些

  我國的白酒香型其實按照比較大眾和小眾的香型,大約分為12種,經過一定的評比,其中比較常見的香型,有濃香型白酒,醬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和米香型白酒,他們也已經獲得了一致的認可之后便誕生了很多創(chuàng)新的白酒融合了兩種甚至是兩種以上的香氣。那么我國白酒的香型類型具體有哪些?有什么樣特色的代表白酒品牌?

Content 2
  一、清香型白酒(GB/T10781.2-2006)
  清香型白酒也稱汾香型白酒,主要以高粱為釀酒原料,以大麥、豌豆為酒曲作糖化發(fā)酵劑,采用清蒸清糟釀造工藝、它的主要香氣成分是乙酸乙酯喝乳酸乙酯,酒液清澈透明、清香純正??谖叮呵逍录冋?、諸味協(xié)調、余味爽凈。
  主要代表:山西汾酒、廈門高粱酒、青楓亭純糧酒;
  二、濃香型白酒(GB/T10781.1-2006)
  濃香型白酒,以高粱為釀酒原料,發(fā)酵采用混蒸續(xù)渣工藝,它的主體香源成分是己酸乙酯和丁酸乙酯,其主要特點:濃香甘爽,酒液無色透明、窖香濃郁、回味豐滿、入口綿甜干凈。
  主要代表:瀘州特曲(單糧)、五糧液(多糧)、劍南春(復合);
  三、醬香型白酒(GB/T26760-2011)
  醬香型白酒也稱茅香型白酒,以紅纓子高粱為釀酒原料,酒液顏色微黃或者透明,香氣突出、細膩幽雅,酒體特點: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后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
  主要代表:貴州茅臺酒、郎酒;
  四、老白干型白酒(GB/T20825-2007)
  老白干香型白酒,于2004年正式列入中國白酒的第十一大香型,以優(yōu)質高粱為釀酒原料,其特點是香氣清雅,自然協(xié)調,綿柔醇調。
  主要代表:衡水老白干;
  五、其他香型白酒
  1.米香型白酒(GB/T10781.3-2006)
  主要代表:桂林三花酒;
  鳳香型白酒(GB/T14867-2007)
  主要代表:陜西西鳳酒;
  3.董香(藥香)型白酒
  主要代表:貴州董酒;
  4.芝麻香型白酒(GB/T20824-2007)
  主要代表:山東景芝;
  5.豉香型白酒(GB/T16289-2007)
  主要代表:廣東佛山玉冰燒酒;
  6.兼香型白酒(GB/T23547-2009)
  主要代表:濃兼醬——黑龍江玉泉白酒,醬兼濃——湖北白云邊;
  7.馥郁香型白酒(GB/T22736-2008)
  主要代表:湖南酒鬼酒
  8.特香型白酒(GB/T20823-2007)
  主要代表:江西四特酒。(DB52/550-2013)
  白酒的十二種香型的由來
  要說正式按香型評酒,則是在1979年的第三屆全國評酒會上。為了便于對參評的百余種酒樣品嘗評比,增加可比性。當時確認了4種香型,即濃香、醬香、清香和米香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4大基本香型。
  與此同時,這次的評酒會還對這四大香型的風格進行了不同的描述。
  往后,各白酒廠商也開始效法茅臺,在香型上下功夫,后來發(fā)展出十二種,即醬、濃、清、米、鳳、藥、特、兼、豉、芝麻、馥郁、老白干十二香型。
  如今雖有12香型,甚或更多,但放到過去卻并非如此。對于白酒香型的劃分,其實并不是自古便有的。
  在1965年之前,中國的白酒是沒有明確的香型概念的。而前兩屆評酒會(1953,1963)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展的,評審標準也依據著傳統(tǒng)的色香味。在這種情況下,香氣濃的酒定然占盡優(yōu)勢,所以我們會看到,當時的濃香可謂是出盡風頭。
  而之所以說1965年是一個分水嶺,在于茅臺的醬香概念開始在這一年提出,并開始為大眾所知曉,而往后的香型分類,也由此開始邁出腳步。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白酒所劃香型,并不是先型后酒,而是先酒而后型的。
  綜上所述,現在還有香型不僅僅是風靡一時產品,在市場上有著悠久的歷史,濃香型白酒和醬香型白酒是出盡風頭。白酒受到人們的青睞和喜歡,適量的喝上一點白酒可以起到殺菌的作用,也能夠促進血液循環(huán),在寒冷的冬天可以起到保暖的效果。但是凡事都會有它的弊端,如果過量的飲用對身體有著不利的影響,對于肝臟和胃起著反作用,無論是在喝酒還是其他方面,都一定要適量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