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剡興酒業(yè),柏星超級大酒店離新昌穿巖十九峰多遠

1,柏星超級大酒店離新昌穿巖十九峰多遠

本數據來源于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最新數據為準。駕車路線:全程約32.4公里起點:柏星超級大酒店(嵊...1.從起點向正西方向出發(fā),行駛70米,右轉進入嵊州大道2.沿嵊州大道行駛90米,調頭進入嵊州大道3.沿嵊州大道行駛1.3公里,直行進入剡興路4.沿剡興路行駛1.2公里,直行進入迪貝路5.沿迪貝路行駛1.4公里,朝新昌/臺州方向,稍向左轉進入京福線6.沿京福線行駛2.6公里,稍向右轉進入京福線7.沿京福線行駛550米,朝嵊新大道方向,右前方轉彎8.行駛420米,左轉進入嵊新大道9.沿嵊新大道行駛950米,直行進入泰坦大道10.沿泰坦大道行駛3.7公里,右轉進入新蟠線11.沿新蟠線行駛16.6公里,左轉12.行駛3.5公里,到達終點終點:新昌穿巖十九峰

柏星超級大酒店離新昌穿巖十九峰多遠

2,新昌新富村王姓的來源

朱(O-MF91>MF23402)新昌新昌南屏王氏來源之迷按2003年續(xù)修的《南屏王氏宗譜》,南山王氏始遷祖王紳由青州東昌徙新昌前梁(今嵊州前良),其曾孫王之純(1145-1231),行傳曰:“權公子,之純,字卿,行火一。由漕貢進士任臺州司理參軍,歷潭州推官,僉判黃州軍事轉奉議郎,賜緋銀魚袋。娶過氏,封孺人,子四,正學、述學、強學、敏學?!倍踔冎畬O德明“生子椿年,早世,繼甥楊瀛老為嗣?!焙髞項铄现油鮿賹毴胭樐仙?,是為南屏王氏之祖。而據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長潭王氏天姥派裔孫王立志編修的《圖山天姥王氏合纂譜綱》,長潭王氏天姥派始祖王逵亦有一孫名王之純,其行傳曰:“庚辰公幼子,諱夢純,字居里,又名之純,登進士第,任潭州推官,后授杭州僉判官,賜緋魚袋,為左紆派祖。生二子,遷三二、遷三三。公后傳至孫德明公無嗣,以楊轟之孫瀛老入繼,生子勝寶,分居南山。南山之祖是公之裔也。”由行傳可知,兩個不同派系的宗譜所描述的是同一個王之純,然則內容各異,除了官職相差無幾,后裔繼楊姓而開南屏王氏之描述一致,而上下兩代的描述則完全不同。而按《晦庵集》,朱熹在奏折中也曾提到臺州司理王之純,可證宋代新昌王之純確有其人,并且與朱熹曾在臺州共事過。到底孰是孰非?若按《南屏王氏宗譜》,則其先祖王紳出自三槐王氏,為王祐之后,若按《圖山天姥王氏合纂譜綱》,則王之純出自長潭王氏,與丞相王爚同宗,為瑯琊王氏之后。如若《南屏王氏宗譜》為是,則王之純又為何會竄入至長潭王氏的譜系之中呢?可見南屏王氏至少在歷史上曾與天姥王氏聯合修過譜。(按長潭王氏支派天姥派與南屏王氏都地處今儒岙鎮(zhèn)天姥山四周)。若《圖山天姥王氏合纂譜綱》為是,則南屏王氏早期世系必有誤??v覽《南屏王氏宗譜》,行傳內容父子傳承對不上的例子屢見不鮮,如我表弟家及表弟的表弟家在《南屏王氏宗譜》中皆記載有誤。實際上或許正是由南屏王氏與天姥王氏早期混修家譜所致。無論南屏王氏出自哪一派,但傳至王德明而無嗣,由楊姓入繼,此點乃是一致的,而在《彩煙楊氏宗譜》中也有同樣的記載。照這一說法,則南屏王氏在血統(tǒng)上從元末明初起就已經全部出自楊姓。23魔方基因檢測機構兩年前根據全國王姓樣本構建了一支遠邁漢唐、地跨冀魯浙粵的“魯浙王氏家族”基因譜系。而祖上傳說出自南屏王氏的我,根據基因檢測正屬這一魯浙王氏家族。根據共祖年代與南遷軌跡,魔方推測魯浙王氏家族有可能是魏晉時期的瑯琊王氏。兩例新昌王氏樣本與我共祖于1220年前(其身上攜帶的上游基因為1550年前),據此推測新昌王氏可能就是源于長潭王氏。而目前檢測到四例新昌楊姓,全為O-MF91,處于魯浙王氏上游之上游(按新昌楊尚未深度檢測,還不能判定其與魯浙王氏有著怎樣的關系)。不過根據現有的族譜與基因信息,可以推測出幾種可能的情況:①史上南屏王氏與天姥王氏聯合修譜,南屏王氏有一部分是長潭王氏竄入。②南屏王氏出自長潭王氏天姥派,寫入家譜中的楊姓入繼可能并非事實。③楊姓入繼為事實,而南屏王氏與楊姓先祖都出自長潭王氏,楊姓實則出自王姓。④早期王楊一家,魯浙王氏并非歷史上的瑯琊王氏,樣本中的新昌王也并非長潭王。又按,新昌彩煙楊氏稱先祖楊白為隋煬帝楊廣曾孫,因隋亡逃難至新昌,這本來就與史實不合,而據基因觀之,彩煙楊氏為隋煬帝之后的傳說完全不攻自破。真相如何,則有待更多基因樣本來驗證。摘要 新昌縣現有人口較多的姓氏皆從外地遷入,以中原地區(qū)遷入最多,先祖遷入新昌的過程見諸宗譜記載。東漢晚期,丁氏最早遷入;西晉末,梁氏遷入;南朝,王氏遷入;隋、唐時期,楊、董、俞、石、黃等5族遷入;五代時期,潘、胡、何、吳、陳等5族遷入;宋代,張、袁、朱、唐、呂、章、徐、劉、金、周、婁、柴、任、孫、裘、施等16族遷入,這一時期成為氏族遷入新昌的一個高峰時期。王氏:澄潭王氏始祖王超之,南朝梁武帝時任武毅將軍,原居剡縣,因游剡溪,上溯至澄潭,愛慕此地山水,遂卜居。澄潭王氏分出圖山、天姥兩大派,王迥墓葬禮義鄉(xiāng)圖山,為圖山王氏始祖;王逵墓葬仙桂鄉(xiāng)天姥山,為天姥王氏始祖。澄潭王氏在新昌縣的聚居村有澄潭、左紆、山頭、寒莊、官塘等地,繁衍甚盛。南屏王氏始祖王紳,原籍山東,南宋初隨宋室南渡,定居前梁,其七世孫王勝寶遷居南山,后裔居住王渡里、王渡溪、歐潭、東山頭、上道地、上八塢等地。后溪王氏始祖王噲,南宋淳祐年間任新昌縣令,后裔分居石柱灣、山泊、方塘頭、烏竇山、王渡街等地。里王王氏始祖王剛,將父擇地卜葬于王家?guī)X朝星崗,后開基筑舍于石墻塢,后改稱“里王”,后裔居住在王家?guī)X、莒溪、章家畈山東、棠村、石子坪、孟家塘太公廟、侯村、磕下龍村、五聯塘心等地。碇嶺王氏始祖王承廉,明嘉靖年間游沃洲、天姥,道經碇嶺,見此地山環(huán)水秀,遂遷家于此,后裔分居在沙溪鎮(zhèn)一帶。瑯溪王氏始祖王積公,于960年前后遷瑯溪,后裔繁衍成里瑯坑、外瑯坑、石演、王泗洲等派別。渡皇山王氏始祖王言,臺州知府,葬后門山。結局山王氏始祖,葬螃蟹山。新昌王氏族派眾多,2006年總人口42085人,居全縣第一位,占全縣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咨詢記錄 · 回答于2022-03-12浙江省新昌縣上道地王姓先祖來自哪里您好,我這邊正在為您查詢,請稍等片刻,我這邊馬上回復您~新昌縣現有人口較多的姓氏皆從外地遷入,以中原地區(qū)遷入最多,先祖遷入新昌的過程見諸宗譜記載。東漢晚期,丁氏最早遷入;西晉末,梁氏遷入;南朝,王氏遷入;隋、唐時期,楊、董、俞、石、黃等5族遷入;五代時期,潘、胡、何、吳、陳等5族遷入;宋代,張、袁、朱、唐、呂、章、徐、劉、金、周、婁、柴、任、孫、裘、施等16族遷入,這一時期成為氏族遷入新昌的一個高峰時期。王氏:澄潭王氏始祖王超之,南朝梁武帝時任武毅將軍,原居剡縣,因游剡溪,上溯至澄潭,愛慕此地山水,遂卜居。澄潭王氏分出圖山、天姥兩大派,王迥墓葬禮義鄉(xiāng)圖山,為圖山王氏始祖;王逵墓葬仙桂鄉(xiāng)天姥山,為天姥王氏始祖。澄潭王氏在新昌縣的聚居村有澄潭、左紆、山頭、寒莊、官塘等地,繁衍甚盛。南屏王氏始祖王紳,原籍山東,南宋初隨宋室南渡,定居前梁,其七世孫王勝寶遷居南山,后裔居住王渡里、王渡溪、歐潭、東山頭、上道地、上八塢等地。后溪王氏始祖王噲,南宋淳祐年間任新昌縣令,后裔分居石柱灣、山泊、方塘頭、烏竇山、王渡街等地。里王王氏始祖王剛,將父擇地卜葬于王家?guī)X朝星崗,后開基筑舍于石墻塢,后改稱“里王”,后裔居住在王家?guī)X、莒溪、章家畈山東、棠村、石子坪、孟家塘太公廟、侯村、磕下龍村、五聯塘心等地。碇嶺王氏始祖王承廉,明嘉靖年間游沃洲、天姥,道經碇嶺,見此地山環(huán)水秀,遂遷家于此,后裔分居在沙溪鎮(zhèn)一帶?,樝跏鲜甲嫱醴e公,于960年前后遷瑯溪,后裔繁衍成里瑯坑、外瑯坑、石演、王泗洲等派別。渡皇山王氏始祖王言,臺州知府,葬后門山。結局山王氏始祖,葬螃蟹山。新昌王氏族派眾多,2006年總人口42085人,居全縣第一位,占全縣總人口的十分之一。

新昌新富村王姓的來源

3,新昌縣全部知識

新昌縣目錄 基本概況 自然地理 歷史沿革 澄潭鎮(zhèn)的由來 風土人情 經濟概況 行政區(qū)劃 歷史名人 基本概況 新昌縣古稱剡東,又名南明,在紹興市管轄區(qū),位于浙江省東部。 唐代以前屬剡縣,五代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建縣。 現列入沿海經濟開放地區(qū),屬上海經濟區(qū)域,隨著寧波國際性“東方大港”的建成和對外開放,新昌區(qū)域優(yōu)勢更為顯著。 縣境東鄰寧海、奉化,南接天臺,西南毗連磐安、東陽,自西至北與嵊州市接壤。 東西相距52.3公里,南北間隔36.9公里。全縣總面積為1213平方公里,折合181.95萬畝,約占全省陸地面積的1.2%。 其中耕地面積22.87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12.6%;山林面積為131.3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71.7%,是一個以山林、旱地為主的山區(qū)丘陵縣,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稱。新昌縣自然風光秀麗,人文古跡眾多,素有“東南眉目”之稱。 境內有大佛寺、穿巖十九峰、沃洲湖-天姥山三個省級風景名勝區(qū)。 全國重點開放寺院大佛寺,系南朝古剎,以擁有江南第一大佛--石窟彌勒像和1075尊小石佛而名揚海內外。 近年來加大開發(fā)力度,相繼建成了般若谷、射雕村、佛心廣場、木化石林、露天彌勒、羅漢洞、白云湖、城隍廟等特色景觀。 穿巖十九峰的峰巒幽谷、飛瀑流泉、小溪碧潭,展示了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和山水神韻。 沃洲、天姥的湖光山色為歷代文人墨客向往的棲止之地。 從東晉、南朝的佛教文化到唐代的詩文化,新昌承載了兩座文化高峰(《人民日報》2001年10月9日)。 多年來,新昌山水和名勝古跡,吸引了央視《西游記》、《笑傲江湖》、《射雕英雄傳》、《少林武王》、《天龍八部》、《鳳求凰》、《寶蓮燈》等眾多,成為聞名全國的外景基地,唱響了影視文化。 當前,“佛教之旅”、“唐詩之路”、“山水之韻”、“影視外景”等眾多特色旅游線路吸引國內外游客紛至沓來。 2002年,新昌游客量達到142.67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10.05億元,旅游業(yè)已成為新昌的一項支柱產業(yè)。新昌縣建置于公元908年,歷史悠久、人杰地靈、物華天寶。 “煙、茶、絲、術”為四大傳統(tǒng)特產,今有“中國名茶之鄉(xiāng)”、“中國桂花之鄉(xiāng)”、“長毛兔之鄉(xiāng)”、“小水電之鄉(xiāng)”等美稱。 名品名點眾多,小京生、春餅、芋餃等風味小吃聲名在外。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新昌縣境東鄰寧海、奉化,南接天臺,西南毗連磐安、東陽,自西至北與嵊州市接壤,東西相距52.3公里,南北間隔36.9公里。 全縣總面積為1213平方公里,折合181.95萬畝,約占全省陸地面積的1.2%。 其中耕地面積22.87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12.6%;山林面積為131.3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71.7%,是一個以山林、旱地為主的山區(qū)丘陵縣,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稱。新昌縣主要山峰海拔均在600米以上,最高峰為小將菩提峰,海拔996米。 四明山脈自東北入境,構在小將至沙溪山地。 天臺山脈兩支自中南部入境,古稱“一邑主山”的天姥山區(qū)逶迤綿亙至鞍頂山,構成儒岙至回山東部山地。 會稽、大盤山脈自西南入境,盤亙于鏡屏鄉(xiāng)的安山和鏡嶺鎮(zhèn)的西坑一帶,構成鏡嶺南部山地。 中部為丘陵臺地,一般為海拔250米至500米玄武巖臺地,范圍較大的有回山、大市聚、孟家塘、遁山等,邊緣為陡坡峻嶺。 新昌縣有三大主要溪流,縣境流域面積1209平方公里,有大小支流73條,部長455.6公里,河網密度0.38公里/平方公里。 是典型的山區(qū)性河流,支流多,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 最主要的河流是澄潭江、新昌江、黃澤江。澄潭江 澄潭江系曹娥江干流,源于磐安縣尖公嶺(海拔870米),始稱藤(騰)溪,過五丈巖水庫稱夾溪,于本縣回山鎮(zhèn)石年坑西北1公里處入境,由南向北流經鏡屏、鏡嶺、澄潭、梅渚等鄉(xiāng)鎮(zhèn),在田東的白渡溪流入嵊州市,全長91公里。 新昌境內44.1公里,流域面積388.63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31.8%,上游、下游河寬分別為80至140米左右。 兩岸集中著全縣60%以上的耕地和70%以上的人口。 解放后,我縣在上游興建了石門水庫和門溪水庫,為控制和減輕沿江地區(qū)洪澇災害提供了保障。新昌江 新昌江系曹娥江支流。 源出于天臺華頂山,經石梁瀑布、石橋鄉(xiāng)慈圣至大竹園入境,經小將鎮(zhèn)上海村稱茅洋江、黃壇江,向西北斜貫縣境中部,經大市聚鎮(zhèn)、拔茅鎮(zhèn)、城關鎮(zhèn)至后溪村西北半公里處入嵊州市境內,全長67.3公里。 新昌境內48.9公里,流域面積433平方公里。 占全縣總面積的36.3%,河寬平均60米左右,自然落差173米,中游有長詔長庫又稱沃洲湖,系省級風景名勝區(qū)。黃澤江 黃澤江舊稱王澤溪,源于今巧英鄉(xiāng)耐煩嶺(中溪村東南3公里),始稱莒根溪。 經大市聚鎮(zhèn),至新林鄉(xiāng)竹岸后稱廣溪,經大明市鎮(zhèn)欽村后稱橫溪,經長山村后稱黃澤江,入嵊州至黃澤浦口入曹娥江,全長70.6公里。 新昌境內50.6公里。 流域面積378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30.9%,河寬平均70米左右,自然落差257米,其上游有巧英水庫。 新昌屬亞熱帶氣候,地處中、北亞熱帶過渡區(qū),溫和濕潤,四季分明。 春夏初雨熱同步而盛夏多晴熱,秋冬光溫互補,災害性天氣較多。 同時具有典型山地氣候特征,水平、垂直方向差異明顯。四季分布為冬夏長、春秋短。 春季,冷暖空氣團在縣境進退交鋒,驟冷驟熱,天氣多變,陰雨連綿。 降水量多,占全年26%~35%。 3、4月份出現“倒春寒”。 初夏,常有“梅雨”,降水量大,有時5月下旬提早出現“梅雨”。 盛夏7~8月間,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入境,天氣晴熱,形成“伏旱”,常有臺風、狂風暴雨致災,亦伴降水解旱。 午后常有地方性雷陣雨,間有冰雹、大風、暴雨成災。 降水量占全年37%左右。 初秋,冷暖空氣團交鋒,多低溫陰雨天,仲秋后受長江下游小高壓影響,秋高氣爽,常見“秋旱”,十月間出現“小陽春”。 降水量占14%。 冬季, *** 通過西北河谷平原(盆地)進入三江河谷,氣溫驟降,降水量占全年23%。 新昌縣地表環(huán)境多樣,資源豐富。 主要有土地資源、水力資源、礦山資源、勞動力資源和生物資源。 為工農業(yè)的發(fā)展開創(chuàng)了美好前景。新昌縣是浙閩低山丘陵的一部分。 東部以低山兵陵為主,主要高峰均在海拔800米以上,中部多為300米以下的丘陵臺地,自南向北梯級下降,西北部為河谷與低丘地相間分布,海拔在150米以下,最低處海拔才28米。 據統(tǒng)計全縣山地面積為382.49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31.7%,丘陵臺地面積為765.48平方米,占總面積的62.25%,盆地面積73.56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6.58%。 根據1989--1992年土地資源調查,全縣土地總面積182.08萬畝,其中耕地50.17萬畝(含田埂地埂),占27.56%;園地17.8萬畝,占7.03%;林地90.41萬畝,占1.08%;水域8.11萬畝,占4.45%;未利用地11.72萬畝,占6.44%。新昌水資源豐富,從整體上看供需基本平衡。 縣境內溪江支流縱橫密布,河段山高坡陡,河道彎曲落差大,水流湍急,不利航利,卻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年均自產徑流總量9.47億立主米,每平方公里產水77.1萬立方米,人均2370立方米,接近省平均水平。 解放以來,新昌縣人民興修水利,建成了大、中、小水庫600余座,和大小山塘5200余處,1997年總蓄水量達3.17億立方米。 地下水年均總儲量有1.64億立方米。 這得天獨厚的水力資源優(yōu)勢,為發(fā)展小水電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潛力極大。 經有關單位調測:理論蘊藏量達7.28萬千瓦,可開發(fā)總量6.15萬千瓦。 新昌縣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達59.6千瓦,為紹興市之首。 1986年新昌縣在全省率先實現農村電氣化,到1998年底全縣水電站發(fā)展到108座,總裝機容量4.37萬千瓦,居全省首位。 全縣100%的鎮(zhèn)壓鄉(xiāng)村通了電。 被譽為“小水電之鄉(xiāng)”,小水電已成為農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新昌縣內礦山資源種類較多,主要有螢石、花崗石、褐煤、油頁石、銀礦,還有被稱為“江南碧石”的青條石,是國內著名風景點的裝飾建材。 螢石礦(砩石),開發(fā)已有70年以上歷史。 花崗石遠景儲量1多立方米,居紹興市首位。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縣名來自新昌鄉(xiāng)名,也寄寓著新設縣興隆、昌盛之義。 新昌縣境,春秋戰(zhàn)國時期屬越地,秦時屬會稽郡,西漢初,會稽郡下置剡縣,新昌是剡縣的一部分。 唐朝末年,軍閥割據,擁兵自立,唐乾寧三年(896),錢镠攻下越州,建立吳越國。 吳越王錢镠因都城錢塘江至溫州路途悠遠,剡東南人員往來,特資交流,比較頻繁,而沿途無驛站接應,于是在五代梁開平二年(908),分剡東13鄉(xiāng)置新昌縣,這13個鄉(xiāng)是永壽、石順、昌化、像明、遵德、石城、五山、豐樂、彩煙、善政、新昌、安仁、守義。 縣名來自新昌鄉(xiāng)名,也寄寓著新設縣興隆、昌盛之義。 北宋新昌屬越州,南宋屬紹興路。 元代屬紹興府,隸于江浙行省。 明代,隸于浙江布政使司寧紹道。 清代,新昌屬紹興府,隸于浙江小寧紹臺道。 民國時期,浙江省設行政督察區(qū),新昌縣先后屬第二、第三區(qū)。1949年5月22日,新昌解放,成立縣人民 *** ,屬紹興專區(qū)。 1958年1月,紹興專區(qū)撤銷,劃歸寧波專區(qū)。 1958年11月,新昌縣制撤銷,行政區(qū)域并入嵊縣。 1961年9月后,新昌縣為紹興專區(qū)、地區(qū)和市所屬縣至今。 [編輯本段]澄潭鎮(zhèn)的由來 澄潭江鎮(zhèn)是1995年撤區(qū)并鄉(xiāng)后,由原澄潭江、大圣、山下三個鄉(xiāng)鎮(zhèn)合并而成。 東鄰中和、文家市,北靠荷花、高坪鄉(xiāng),西與大瑤鎮(zhèn)接壤,南與江西省萍鄉(xiāng)市交界。 鎮(zhèn)域面積157.83平方公里,其中水田1.9萬余畝,山林18.8萬畝,轄14個村(社區(qū)),有人口5.9萬人。 境內,南川河全長35華里,橫貫全鎮(zhèn)。 相傳因南川河上至沿潭灣,下至大瑤伍家洲潭,共有大小深淺不等的28座水潭相串成珠,得名澄潭江。 [編輯本段]風土人情 所謂的三十要做四十要錯:是指做壽慶,過壽誕,是人們表達良好愿望的—種祝福,也是一種尊老敬老的好風俗,這種風俗在我國有著比較悠久的歷史,至今仍在延續(xù)。 越諺曰:“十歲外婆家,廿歲丈母家”,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外婆家和岳父家屆時都要送袍褂、文房四寶、饅頭等禮物,都要敬神,為外甥或女婿祝福和慶賀一番。 十歲和廿歲雖然沒有壽慶的資格,但也符合中國人遇“十”舉行紀念和慶祝活動的傳統(tǒng)習俗,民間叫“做生日”。 在新昌,逢十的歲數一般要做壽慶,但并不是所有逢十的歲數都可以祝壽。 新昌舊俗慶壽誕有獨特的講究,特別在年齡方面有比較明確的規(guī)定,也有不少禁忌。 新昌有“短十八、亡十九,二十做陰壽”的俗諺,這說明不能為二十歲之前的青年做壽。 新昌還有一句俗語叫做“三十要做(壽),四十要岔(音同錯)”。 這句話是說,年滿三十歲,慶祝一番未嘗不可,但“四”與“死”為諧音,不吉利,所以四十歲是不能搞壽慶活動的,要岔開,或者說要錯過去。 按照新昌風俗,一般按虛齡計歲。 五十歲起均由兒孫在壽誕之日祀神祭祖,操辦壽酒。 生辰之日稱“正壽”,壽宴由兒孫承辦,稱為“桃觴”。 觴為酒器,桃為壽桃,“桃觴”之謂大約就是壽誕舉觴稱賀的意思。 正壽的前一天,稱“暖壽”,由出嫁的女兒負責籌辦。 慶壽誕在一年之內可提前做,但過了生日,則不能祝壽。 臨近壽誕日,一般由兒孫出面邀請親戚好友來渴壽酒。 喝壽酒之日,一般都要送壽禮。 在嵊州、新昌等地,多在生辰當年正月初就送壽禮。 壽慶禮物,都冠以“壽”字,如壽燭、壽面、壽酒、壽嶂、壽鈾、壽聯、壽畫、壽屏、壽糕、壽饅頭、壽桃等等,且均用紅紙剪出“壽”字,放在壽禮和祝壽用的器皿上。 其中壽桃是必不可少的壽禮,但如不在產桃的時節(jié),可用米粉做的替代。祝壽期間,賀壽者除送上壽禮之外,還要向被賀者祝福,說“壽比南山”、“福如東?!钡燃?。 為營造壽慶氣氛,自暖壽始,即正壽前一天,一般都要懸掛燈彩,點上大蠟燭。 掛起壽星圖、條幅等。 正壽日壽者著吉服,受晚輩跪拜或親友們的祝賀。 女兒女婿除送上一般壽禮之外,還需要送上衣服、鞋襪之類的壽禮。 舊時紹俗,比較富裕的人家,還要雇上戲班演出壽戲。 壽戲多演唱平調、蓮花落或“隔壁戲”(這種戲是以口技為主的曲藝,目前已經失傳)。 壽戲的主要內容大多是喜慶,戲尾均以大團圓告終,以圖吉利。 新昌俗壽慶也有因特殊原因提前一年做的,稱之為“做九頭”。 另外,民間認為活到六十六歲,是人生旅途上的一個難關。 要過這個關,只有吃六十六塊肉方可順利通過。 因此,到了六十六歲生日,其女或侄女輩送上六十六塊肉由壽者食用,如壽者吃素,則用數量相同的豆腐干等食代替。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進步,世事演變,壽慶這一古老風俗雖存,但在形式和內容上卻有很大的變化。 人們一般不再祀神祭祖,更省簡了壽慶之門繁瑣禮節(jié)。 一般在壽誕日置酒祝壽、分送壽面、壽饅頭、壽糕等。 饋人以面,稱“長壽面”,取其延年益壽之意。 根據壽者的不同愛好,晚輩們分別送上有益身心健康的禮物,慶壽誕賦予了更新的內容。

新昌縣全部知識

推薦閱讀

熱文